养老保险是多缴多得,少缴少得,缴费越长获得越多,不同地区标准也不相同。一般来说,退休后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当地社平工资水平等相关。
一、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前的视同缴费年限×1.3%。
所以,一般建议不要交够15年就停缴,一是虽然能够办理退休,但是到手的退休金少;二是医疗保险一般必须交够20年(不同地区要求不同)才能办理退休,否则就要补缴。
二、企业退休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有所区别
1、企业退休人员在计算基本养老金时,是以参保人员退休时本市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参数来计算基本养老金。鉴于每年本市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公布的时间在六月份左右,所以在新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公布前退休的人员,暂按前年的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在新的职工平均工资公布后,即重新计算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并予以补支待遇差额。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2014年10月1日以后)退休的,按照国家此次改革的相关规定和统一部署,目前领取的仍然是预发的临时待遇,今后要对这些退休人员按照改革以后确定的计发办法重新计算基本养老金,并补支相应的待遇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