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有什么好处吗?

如题所述

上大学,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一个机会,一个大跳板。

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和土地打交道的农民,真的很辛苦,也真的没有太多的路给孩子选择。

一没有靠山,二没有背景,农村孩子想有一片天地属于自己,必须靠自己去努力。

上大学,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武装头脑,还可以结识天南地北的同学朋友,将来在创业的路上,可能会有人助你一臂之力。

上大学,接触到更为广阔的天地,增加更多的见识,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机会。

跳出农门,让自己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会更加的丰富自己,补充自己的大脑,还可以让自己接触到更多的更高一级的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

大学里学到的知识,有人说,一出校门,都没用。那是瞎说!古往今来,功成名就的,做成大事儿的,大都是读过更多书的人。

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为你的未来。多了一道事业成功的门。要想有大一点的成就,肚子里没有那么多的墨水,很难成就。

所以。农村的孩子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争取在学业上有所成绩,学到更多。因为你没有后台没有背景,助你事业成功的人不多。要靠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0
并没有什么好处,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农村人,毕竟农民这么多,我就是农民大学生,宿舍里面8个人就有6个是农村来的,占据大学生的主流,主流还想要特权吗?
可能你说的是学费的问题,也就是国家助学贷款,你需要村里面的证明,盖个印章,到学校可以申请助学贷款,每年3000-4000的助学,不要利息,只是需要你毕业后自己偿还,那时候一年还4000也很简单了,但至少满足了你大学四年不用为学费发愁,安安心心学完就好了。
如果满意,还请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2-23
农村大学生补助政策
法律分析:国家对于农村大学生的补助政策具体如下:

1、国家奖学金制度: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2、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4、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法律依据:《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家对于农村大学生的补助政策具体如下:

1、国家奖学金制度:中央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奖励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负担。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平均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3%,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2、国家助学金制度: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3、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大力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4、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
第3个回答  2022-10-22
现在找工作难是一种常态,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但作为一些寒门学子,他们读书其实就是为了后面的就业,如果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那还有读大学的必要吗?

前不久,偶然听到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学生大学四年的开销在10万左右,如果学生高中毕业也了就出去打工,就算是进厂,一个月的收入在三千块,一年就是三万多,四年下来也能挣个十几万,然后加上大学四年的开销,差不多有二十几万了,但是大学毕业了,好一点的工作可能七八千一个月,一般的就是五千多一个月,一年下来就6万,关键是一些学生还不一定能找到工作,这样一算,读大学似乎不是那么重要了。


那么,读大学到底有没有用?特别是现在的农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的前提下,这个问题被越放越大,看看班主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读书无用肯定是错的。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一天书都没有读过的人,不是说找不到工作,而是工作的性质完全不同。读书不完全是为了工作,它是培养学生的眼界和格局。一个山区的老人,他的眼界可能就是保证自己衣食无忧,而对于站在行业顶端的人来说,他们的眼界便是世界。两种不同的眼界,会成就两种不同的人生。


其实上大学,本来就不是为了它“有用”才去,就像大学的一些专业和一些课程,可能都是无用的,但是,大学却是培养高等人才的地方。如果只是用“有用”或者“无用”去衡量你的大学,那就太片面了。如果你的有用是建立在毕业证上,那你大学四年的就能实现,但是,大学四年你学到了什么?你用什么标准去衡量这个“有用”才是大学该学到的。


如果有人说,“读大学没什么用”,那你是不是可以问一下他是否读过大学?如果读过,大学四年他是怎么度过的,他是如何要求自己的?如果他没有读过大学,如果你宁愿相信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去评价大学,那对你来说,读大学确实没什么用了。

读大学的作用并不是一毕业就全部展现出来,而是会在后期的发展中,慢慢的催动一个人的成长。比如:一些有名的企业,他们在招员工的时候都会要求学历,如果你没有,可能连争一争这个岗位的机会都没有。


要不要读大学,每个人自有选择,但只有读过大学的人,才有资格自嘲一句,大学真没用。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关于读书有没有用,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