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共鸣?

如题所述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就是什么是共鸣、共鸣有哪几种、共鸣的作用是什么、共鸣与呼吸和发声的关系又是什么的相关内容的整合和梳理,准确认识这些基础概念,去努力做到能够将各大共鸣腔体之间的作用融会贯通,产生最和谐最悦耳动听的共鸣。只有将气息、发声、 共鸣三者的协调到平衡,统一、适度的状态,才能发出好的声音。希望我们这篇内容,对朋友们的练声练气吐字发声的学习有所启示和有所帮助。

什么是共鸣?共鸣就是某物体因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又传播到其它物体上,引起其它物体共振的现象就叫共鸣。我们人体共鸣形成的过程是,从歌唱发声到利用人体内很多可以产生共鸣的空间,使气息冲击声带而出现了基音。这个基音虽然很微弱,但是它一进入人体固有的共鸣空间之后,就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声波共振,于是出现优美、悦耳的歌声。共鸣的作用:就是可以够扩大音响效果,同时还可以美化声音。我们应充分利用人体结构的共鸣腔,努力控制歌唱发声,逐步训练形成空间立体感的音响。歌唱发声的共鸣效果对于歌唱是十分重要的。

    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这个硬腭前部我们也叫硬口盖,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靠前,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可减少咽喉的负担,起保护声带的作用。口腔共鸣要有声音的“点”和“心”(即共鸣焦点),首先必须使口腔中的各有关部分唇、齿、牙、舌以及相适应的咽、喉自然地松开,咽喉轻轻抬起,以使咽、喉、腔通畅,口腔壁、咽腔壁的肌肉积极坚硬,这样才会获得良好的共鸣效果。

    头腔共鸣

    我们常常把头腔共鸣称之为头声。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份。它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穿透力强,尤其是男高音、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头腔共鸣是由于声音的频率引起了头部上前方的蝶窦空间的震动而产生的。蝶窦位于鼻孔上,是比较小的结构空间,获得头腔共鸣必须先具有鼻腔共鸣、口腔共鸣,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获得头腔共鸣的具体方法是: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后移,下腭放下,软腭和小舌头尽量上提,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些,声波便沿着上腭骨而传到鼻咽腔、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当然要取得良好的头腔共鸣是必须建立在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协调运动的基础之上的。

    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常常在比较低的声部运用比较多,也常常在各个声部的低声区运用较多。实际上在我们每个声部的所有声区,都需要有胸腔共鸣的成分,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获得胸腔共鸣的具体办法是:发声时,咽喉部呈打哈欠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一定要注意松弛,千万不要过分地追求胸腔共鸣而去压迫喉头,把浓重的喉音误认为是胸腔共鸣。

    鼻腔共鸣

    鼻腔共鸣是声波进入鼻腔后所产生的共鸣。这个腔体体积较大,在歌唱过程中作用极为重要,它的共鸣音响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头腔共鸣。正确的鼻腔共鸣应是圆润的,声音靠前的,并具有自然美。训练鼻腔共鸣可以采用闭口哼鸣的绨习和以鼻韵母的发声练习,如安、肮、烟、央、湾、汪、人、辰、音、英等等。共鸣需要腔体,所有的共鸣腔体都要连通一气,从心理上塑造人的整体歌唱发声状态。共鸣腔体不仅互为相通,而且,在歌唱发声时要积极而又松弛地打开。歌唱者能够唱出优美动听的歌声,音色的共鸣起着关键的作用。共鸣是一种物理现象,是气息与声带相互配合产生的声波共振。人和动物的发声都能产生共鸣效果,共鸣决定着声音的传播力、穿透力、和声音悦感。声音共鸣有着一定的规律可循,掌握共鸣的声 学原理,解决好共鸣“三要素”的辩证关系,才能唱出好的声音。所以解决好气息与声带的平衡控制关系,是学习唱歌的基本任务, 也是初学唱歌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在舞台上表演歌唱、戏曲、曲艺的演员来说,声音必须要有穿透力,才能使剧场的所有观众都能听到,音色还要好听,这样才能获得观众的喜爱。这就要求演员们必须下功夫研究与学习声音的共鸣方法,长期坚持共鸣发声训练。老一辈艺术家们在实践中继承和积累了很多的发声训练的经验和规律,为我们学习唱歌提供了帮助。 中央音乐学院沈湘教授沈湘教授总结出了形成共鸣的三个必须条件:一是有产生共鸣 的空间,二是空间内有发音体(发声源),三共鸣空间里有足够的空 气传播声音共振,简称为发声的“共鸣三要素”。只有将气息、发声、 共鸣三者的协调到平衡,统一、适度的状态,才能发出好的声音。歌唱演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声带状态也会发生变化,歌唱的感 觉就会不同。因此,歌唱演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寻找新的发声、 共鸣的平衡点,不断调整唱歌的感觉。学习、研究、训练发声方法 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功,演唱不止、训练不止。声音工作者也是如此!共鸣状态和呼吸状态特别密切,好的共鸣状态就是深呼吸状态。用深呼吸的感觉把腔儿打开了等在那儿唱,好的共鸣音响就出来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和通畅有力的气息支持,是一切良好共鸣的基础。适当地使“劲”和合理地送气,是训练共鸣时必须做到的。富有弹性和力度的声音才能产生良好的共鸣。如用力太大、太猛,发出的声音僵硬、刺耳,就不会有好的共鸣;送气太猛、太强或太弱,也不可能有好的共鸣。沈湘教授就曾经说过:“共鸣状态和呼吸状态特别密切,好的共鸣状态是深呼吸状态。用深呼吸的感觉把腔打开了等在那儿唱,好的共鸣音响就出来了。”共鸣与呼吸的关系就如同鱼和水的关系,鱼在水中才能游动,声音靠气才能流动,这就是以气带声。良好的共鸣是依靠正确的发声方法,发声器官的协调配合和呼吸的正确应用而取得的。唱高低不同的音,有高低不同的共鸣点,称为共鸣位置。发声是否正确,与声音位置有很大的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1
共鸣是指一个物体或系统受到外界某个频率或节律的激励时,产生了与这个激励频率相同或相似的振动或响应现象。
在人类社会和人际交往中,共鸣通常指的是情感或思想上的共鸣,即两个或多个人之间在某些感受或思想上产生了相似或一致的感觉或想法,互相感同身受,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纽带。
第2个回答  2023-03-06
共鸣是指当一个声音在空间中传播时,另一个相似的声音也会以同样的频率、强度和方向发出。这是因为受到声波的共振而产生的现象。
第3个回答  2021-08-23
什么叫共鸣如下:
1.物体因共振而发声的现象
2.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
[读音]
gòngmíng
[例句]
这段真情对白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
[近义]
共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