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专业学得很杂,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7
文丨jenny-jane

随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下发,近日来在后台频频收到简友的来信,有询问如何填报志愿的,有询问如何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的,有询问大学专业如何抉择的。

对于大学里设置的专业,社会上评价褒贬不一。例如“土木工程”专业,有人认为好,有人认为差。根据2015教育部不完全统计,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率高达95%。面对一个就业率如此之高的专业,怎么能说它是一个“差”专业呢?

所以,判断一个专业优秀与否,没有统一标准。

我大学时的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对于这个专业很多朋友可能不太熟悉。对此,我简单叙述一下大学四年这个专业主要包含的一些课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也就是计算机与管理学的交叉性学科。交叉性学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知识你得学,管理学的专业知识你也得学。

所以我大学四年学过的专业课包括:C语言,JAVA语言,网页设计等计算机课程,其次还包括:市场营销,会计学基础,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这个专业居然还学宏微观经济学,而且还是设置在大三时期的专业课类别里。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一脸茫然。

我到现今,自己从事了教师行业,仍旧无法想透这个专业存在的意义。这个专业并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殊荣,我也不曾觉得它“好”。

但是,专业学得杂,你就不学了吗?

肯定是不行的。

面对学的专业课如此杂的专业,你又应该怎么办呢?

当你的专业实在激不起你的半点兴趣的话,你可以适当考虑进入大学之后转专业。

申请转专业是在大一下学期即将结束的这段时间。大学第一年学的都是基础类课程,所以转专业需要大一结束时才能申请。

转专业需要参加考试,同时也需要看大一的成绩。由于想转专业的人很多,因此转专业的竞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激烈的。

大学转专业一般需要第一年成绩在班级的前10%,同时需向学院提出申请,再由接受学院审批转交教务中心等一系列程序,与此同时,还需进行面试。经过一系列筛选,如果你足够优秀,学院就可以审批同意你转专业。

相对来说,你想转的专业如果与你本专业属于同一个学院的话,就容易一些。如果你想转的专业跟本专业所属学院不同,就会稍难一点。

所以如果是真正的无法对自己的本专业感兴趣的话,可以考虑转专业。

在大学里没有读二专业,这是我迄今为止最懊悔的事。

先做个简要介绍:第二专业通常被简称为“二专”,指的是指在一些大学里学生除了本专业以外,还可以通过申请选择修读的第二个专业,完成学业后可以拿到第二专业的学位证书(一般会注明是第二专业)。于此相对应的,第二专业也要完成很多的课程,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对第二专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只能选择自己学院的第二专业,而有些学校则没有规定,学生可以在各个学院提供的第二专业目录上自由选取(具体情况要参照你所录取的大学)。

对于申请人数较多的专业,一般会单独开班(课程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六周日),单独进行考试。第二专业的课程一般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开始,由于需要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一般会和本专业一起毕业,也有的学校规定二专推迟一年毕业。

我没有读二专业,是因为当初咨询了一位学姐,学姐告诉我,二专业要周末上课,会很累。

当时年少无知,我也就放弃了读二专业的念头。

这件事情最后让我明白:很多事情你得亲自去做才能够感受得到用处,不要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轻易改变自己的选择。

那么我为什么会如此懊悔没有读二专业呢?读二专业有什么好处呢?

很多朋友可能都不知道,在一些企业二专业可以享受研究生待遇。甚至在有些企事业单位,二专业是能够享受“学历补贴”的。比如我现在所从教的这所大学,有二专业的教师,每个月能够领取“双学位”补贴。在一些事业单位与公职单位里,也有同样的补贴。

所以,如果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没法满足你的学习需求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二专业。

考研的确是一件关系到大学生前程的事情,昨天在后台,就有一个简友私信咨询: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有无必要?

对于考研,我的想法是从大三开始考虑完全来得及,考虑太早,最后变化也快,这个时代节奏太快,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等到大三了,学业各方面都差不多稳定,这时候再考虑,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会更准确。

但是有些同学会从大一大二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确实对于这个考研的大问题,是否做,如何做,多花些时间来考虑是必要的。在大一大二时候,你可以先了解清楚考研的整个流程,它要经过哪些阶段,在每个阶段需要做哪些事情。其次你还可以针对你想考的专业,去找一找相应的考试科目,在上课时,如果有涉及到考研科目的课程,应加倍认真听讲,以便及早安排,确保计划周详。

大学专业并没有消耗我对大学的热情。

相反的, 学的东西那么杂,让我更有了选择的方向。

在大学里,每学的一门专业课,都让我更深入的了解一个行业就业趋势。

对于大学里,能考的证书其实有很多。

每次我只要一谈到考证的话题,都会有学生反驳我:考那个证没用,我家谁谁谁说了,那本证书根本没用处。

其实听到这里,我就很想问,你家那位谁谁谁自己有考过吗?

当你想考某一本证书的时候,不要去咨询根本连这本证书都没考过的人,你应该咨询同样有考过这本证书的人。没考过的人,根本没资格给你建议,也没资格告诉你有没有用。

我所认识的一位学姐,也同样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大学期间,她就励志以后要从事金融理财方向的工作,在学好本专业课程之余,她还利用时间自学考取“理财规划师”,“证券从业资格证”等资格证书。正好这几年理财行业风生水起,她趁着这一波起势,也混得风生水起。

所以,如果有自己感兴趣的想要从事的行业方向的话,就要尽早安排自己的考证计划。

你的专业其实根本无法决定你的一生。

很多人在大学里,因为专业学的杂,他也就懒得学。天天听其他同学在吐槽本专业,他就学着吐槽。

如果你觉得你的专业没法给你带来你想要的就业前景。那你应该利用时间好好钻研一门技术。

比如,如果你以后想从事网站设计方向的工作,那你就应该在空余时间学习一下HTML语言,ASP.NET语言等。

再比如如果你对设计行业感兴趣,那你就可以去学学CAD,学学Photoshop等。

真正的掌握一门技术才是你求职的王道。

拿我自身来举例,我想做老师,其实是在大三时候才萌生出来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的第一个准备是先考教师资格证书,有了这本证书,起码让自己够得上教师的最低门槛。拿到了证书之后,起码自己有信心有底气去寻找一些教师相关的工作。

所以在大三下学期,我就找了一家培训机构,做兼职老师,自己学着备课,上课。有多余的时间,就去蹭培训机构里上课最好的老师的培训课,去学习她的授课方式。慢慢的不断积攒自己的授课经验。

对于一个非师范类专业的我,也一样凭着某种热爱,从事了自己最喜爱的教师行业。

你的专业根本无法决定你的未来,也无法决定你在今后的社会中处于哪个层次。

能够决定你的层次的,只在于你是否真心面对你的每个选择。

用行动去换一个自己喜爱的未来吧。

专业学得杂又如何,专业差又如何。你依旧有很多方法让自己越变越好。

-EN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