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5省干旱的原因

不要回答是降水少等表面问题,要答实质

近期云南省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旱情严重,导致农业受灾严重,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干旱出现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干旱程度重是云南省气象干旱发生发展的主要特点。

云南干湿季分明,降水量在季节上分配极为不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的冬春季为云南旱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10%至20%,冬春季干旱多发。特别是从2002年以来,云南处于夏秋季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背景下,这也为2009年秋季以来干旱的发生提供了干暖的气候背景。

气象专家分析说,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是造成云南气象干旱的主要原因。

监测显示,2009年7月1日至2010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为521.6毫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少3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平均最高气温为23.7℃,比多年同期平均偏高2.0℃,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平均最高气温纪录;2009年7月至12月,云南省平均水汽蒸发量为822.5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多 12%;2009年9月1日至今年2月23日,云南省平均降雨日数为31天,比多年同期平均偏少44%,打破了1959年以来同期降雨日数的最少纪录。

问地理

为何北方冰天雪地南方艳阳高照?

2010年伊始,猛烈的寒潮、几十年未见的暴雪袭击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与此同时,云南大部地区却依然艳阳高照。

同一季节为何会出现反差如此巨大的气候情况?云南目前的气候对生产生活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应该如何应对极端天气情况?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云南省气象局的专家。

“2009年6月开始的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偏暖引发的大气环流异常,使冷空气难以南下影响云南,再加上云南本身低纬高原的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了去冬今春持续的高温少雨干旱天气。”云南省气象局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刘喻介绍。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频出现,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其中气候变暖造成的天气异变对云南的旱情影响十分突出。尤其是2009年7月1日-2010年1月20日,云南全省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少29%,打破了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同期降水量的最少纪录;全省平均最高气温为24.0℃,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纪录;全省平均降雨日数65.9天,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纪录。根据云南省气象台的“气象综合干旱监测预警及影响评估”系统的监测,截至2010年1月21日,云南省除2个站无旱情外,其余123 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其中全省91%的站点出现重旱;73%的站点达到了特别干旱等级。

根据云南省气候中心对2010年年度气候的初步预测,虽然去年冬气温较常年偏高,但影响云南冬季的阶段性冷空气依然活跃,在偏暖状态下一遇冷空气影响,极易出现严重低温及重霜冻,对农业造成较大伤害和损失。因此气象部门提醒近期云南各地及各有关部门在做好抗旱的同时,还应做好小春作物的防寒防冻工作。

问变暖

全球变暖加剧云南干旱频率?

云南是多种季风(东亚季风、南亚季风、高原季风)环流影响的过渡交叉地带,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季风气候形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必然性,不稳定的季风活动又造成了云南干旱灾害发生的随机性。

季风和地形影响的自然原因,加上人为因素

气候因素是主要原因,其次是当地政府未能很好的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从而造成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27
就云南来说,这些年造纸业很发达,森林因此锐减,另外现存树种不合理,水土保持的不好。
第2个回答  2010-03-28
可能与大量砍伐森令有关吧
第3个回答  2010-03-28
因为所以,天文地理
第4个回答  2010-03-29
是否是美国又在实验气象武器
第5个回答  2010-04-03
一,气象专家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破坏了大气结构,造成海洋季风无法登陆形成降雨,是导致这次极端干旱的主要原因。
二 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长3000多公里、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巨型高压坝。
造成此次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高压坝像一堵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造成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自从2009年8月以来就几乎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极端干旱。
三,秋冬季节降雨减少伴随着气温持续升高,二氧化碳排放增多,造成陆地海洋间温差减小,海洋季风登陆动力减弱,海洋上的水汽无力与北下的冷空气汇合,难以形成降雨。
四, 去年雨季降水结束的时间比常年平均雨季结束时间提前1个月
五,此地多卡斯特地貌,此地貌易于水发生化学反应,地表水缺乏,多地下暗河
六,此地人口聚集分布,导致用水量大
七,工农业用水量大
八,人们节约意识薄弱,水资源浪费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