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再次加息75个基点!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会带来哪些恶果?

如题所述

为应对“高烧不退”的通胀,美联储屡次“暴力”加息,试图转嫁经济危机。然而,美方按照“老套路”加息的效果却未达预期,全球的“韭菜”似乎不乐意再被割了。在这一背景下,美联储冷不丁“下了狠手”。

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美国债务虽然超过30万亿美元,一年内不追加加息,影响不大。如果一年内再加息3次,达到100个基点以上,会带来巨大的影响。但今天的美国已不是昨天的美国,美元正在动摇他自己的根基。美联储再次加息75个基点!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会带来哪些恶果?

由于美联储进入了加息周期,全球资本进一步看到美元资产,而最稳定和保险的应该就是美国国债,因此,即便是美联储加息,但这也意味着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在升值,外国资金进入美元市场看中的不仅仅是美国国债利息,其实还有美元兑本币的升值空间,假如美元利息为2%,而本币对美元的贬值是5%,那么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就是7%;可要是美元利息为4%,但本币对美元升值2%,那么一年的收益却是只有2%。因此,美联储加息并不意味着美国国债利率也会跟着大幅上涨。

美联储新一轮加息的开始,就是一场洗劫全球资本拉开序幕,各国资本在看好美元资产的前提下蜂拥而入,这样在众多资金抢夺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美元资产还会继续攀升,而作为投资香饽饽的美国国债可能不仅利率不升值,甚至有可能出现下跌的可能。美国国债30万亿美元即便年利率超3%,那也就是9000亿美元,这确实占据了美国税金的一大部分,可毕竟如今的美国国债已经债台高筑,也就不差这万亿美元的债务了,更何况美国还掌握着全球的印钞机。而一旦美联储升值可能消灭海外美元也在推进。总之,美联储升值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在美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3

联储宣布年内第三次加息,幅度75个基点,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这是自1994年的28年来,最大加息幅度。

美联储大幅加息,对其他国家影响几何?会不会出现“恶果”?

美联储加息影响的不仅是美国,还包括全球各国,毕竟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毕竟美元是货币霸主、毕竟当今全球经济金融已经一体化,传导效应之大自然不必多说。

那会给各国带来何种影响呢?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回流到美国市场。既然是加息,美元汇率会提高、美元指数会提高,全球资金流向美国市场“躺赢”是必然。

资金回流给各国带来的弊端就是资金不足,市场上的资金少了,股市就得不到提振、借贷成本就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也会随之上涨,投资信心就会受挫,资金被抽离后引发的负面效应不言而喻。

另外,美元走强后,各类货币对美元汇率会下降,也就是“贬值”,这对各国“稳定外汇储备”的挑战是极大的。

有人可能会说,那为了应对美元加息,我们也加息不行吗?

确实可以,事实上继美联储加息后,澳大利亚、欧盟央行、英国等国也随之加息,以此应对可能出现的资金抽离。

但跟随加息也会显现出弊端,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消费得不到提振、借贷收缩、生产成本上涨,尤其是对于欧美这类对消费依赖程度很大的经济体,一旦消费受挫,整个经济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经济复苏。

综上种种分析,美联储在此时选择加息,只照顾到了国内较高通胀的问题,实际上对全球经济复苏是十分不利的。

不过我们也不用过于悲观,美联储的目的是将通胀打压到2%以下,一旦实现这个目标,后期降息是必然。此外,为了应对美联储大幅加息给我们造成的冲击,我们也应当“适时而动”,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比如为了应对货币收缩,适当加大发行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就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债券融资来加大基础建设,缓和市场资金不足,“无资金可用”的问题。

当下的挑战是很大的,尤其是传出此次加息75个基点还不是终点,为了抑制通胀,不排除未来继续加息50-75个基点的可能性,这就很考验他国决策者的能力了。

美元的地位决定当下加息只会损害他国利益,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但实际上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如果想从根上解决,最重要的是改变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降低全球经济、贸易中美元的占比,最好能形成美元、人民币、欧元、日元多元化的局面,但是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任重道远。

第2个回答  2022-07-01
首当其冲的就是资金回流到美国市场资金回流给各国带来的弊端就是资金不足,市场上的资金少了,股市就得不到提振、借贷成本就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也会随之上涨,投资信心就会受挫,资金被抽离后引发的负面效应不言而喻。
第3个回答  2022-07-01
这样造成的恶果是非常严重的,首先会导致国际经济局势出现非常严重的动荡情况,从而导致现如今的世界经济出现非常严重的动荡,影响到其他国家内部的经济,从而导致经济通货膨胀造成的影响非常的恶劣,甚至对居民的生活以及百姓的生活出现都会造成影响。
第4个回答  2022-07-01
导致美国的经济下降。高位通胀,物价飞涨。股票下跌,商业成本上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