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滴荒滩涌万泉是小河沿的传说吗?

如题所述

沈阳的“小河沿”,位于今天沈阳市大东区的万泉河畔,最初是一处园林,建于1906年,是沈阳最早的公园。据《沈阳县志》载:“在邑城抚近门(大东门)之东,源出观音阁之咏泉,西流入东水栅栏至魁星楼,过虹桥而南注逾南水栅栏,与二道河会,俗呼小河沿,即小沈水也。清波一泓,珠泉万孔,而四时不涸,故又名万泉河。”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九月,始有沈姓人经营此地,点缀修建。民国二年(1913年),移归东三省官银号,设专员管理,将河两岸商家的棚、亭、书场及其曲艺杂耍、叫卖摊贩等,统统移至虹桥的西南角处。虹桥以东植花木、砌山石,辟为“万泉园”。

由于绿树成阴,草木繁盛,湖光山色,景色秀丽,自清以来,只要评选沈城的美景,小河沿均位列其首。

小河沿不仅风景美,传说也美。

..万泉园

小河沿的那条河早年间叫“小沈水”。河里既没有莲花,也没有泉眼,河的南岸是一片涝洼塘,北岸是望不到边的荒沙滩。

河南岸住着一户人家,两个老人非常善良,儿子小泉是个俊小伙,聪明勤劳。媳妇小莲更是体贴丈夫,孝敬公婆,一家四口人日子虽说过得紧巴,倒也是和和气气的。

一天,小泉愁眉不展地对小莲说:“涝洼地不长庄稼,拼死拼活干一年都糊不住嘴。要是把这涝洼塘都种上柳树就好了,日子就会好过了。”“家有千棵柳,不用绕山走嘛。上哪去找柳树籽呀?”“听说千朵莲花山上有树籽,一个神仙看管着。我想去求点。可是,来回得好些天,丢下年迈的爸爸妈妈和你……”听了小泉的话,小莲心里热乎乎的,她咬了咬嘴唇说道:“找树籽爸妈能同意,家里的事你就放心吧。”第二天,小泉禀明了父母,告别了小莲,向莲花山走去。走了好多天,来到了一座大山前。满山的苍松翠柏、绿柳紫槐。花呀草呀,喷香喷香的。各种雀哇鸟哇,唱着最好听的歌在林中飞来飞去。小泉拽着青藤、攀着石头向山顶上爬。衣服刮破了,手磨出了血,终于爬上了山顶。一棵大松树像伞似的罩住山顶,一条泉水从松树的根底流过,松树下有一张四四方方的石桌,石桌旁有四个石鼓。旁边一块大怪石,上刻“仙人台”三字。

..沈阳万泉河

小泉喝了几口泉水,疲劳和困乏劲都上来了,他就不知不觉地依偎着石鼓睡着了,不知睡了多长时间,一股浓浓的清香味把他熏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有个小媳妇在松树底下,用簸箕簸树籽呢。簸箕一簸就飘过来一股香味。小泉急忙走了过去含笑说道:“神仙姐姐,能给我点柳树籽吗?”小媳妇说:“树籽是有,怕是来不及了吧……”

“怎么啦?”小泉着急地问。“你在这一觉睡了三天三宿,这里一天就是人间一年,三天就是三年哪。这三年小沈水发了十次大水,北岸的荒沙滩都变成黄土岗子了,南岸连一间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啦。你听我话就别回去了,留下来咱俩在这山上过日子吧。好不好?”小泉哀求着说:“我不是单为了自个过好日子才来的呀。再说,我家里有高堂父母和刚过门的媳妇,说啥我也不能留下。”小媳妇叹了口气说:“我给你一粒柳树籽、一粒莲花籽。”小泉不敢再说啥啦,接过树籽,道了谢,刚要走。小媳妇说:“我送你一程。”她从花篮里摘下一片桃树叶铺在地上,叫小泉站在桃叶上,闭上眼睛。告诉他,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落在地上了,再睁开眼。小泉闭上眼睛,忽忽悠悠起到空中,向西北飞去。

他感到双脚落到实地了,睁开眼睛,正是自己家门口。院墙塌了,房盖没了,满院子没腰深的蒿草,只有一根顶梁柱还孤零零地戳在那里。他哇地一声就哭了。边哭边顺着小沈水的岸边跑,边跑边喊:“爸爸——”“妈妈——”“小莲哪——我对不起你们!”眼泪变成了红色的,一滴一滴地滴进了小沈水河里,足足有一万多滴眼泪,一滴眼泪变成一个小泉眼,还咕嘟咕嘟往外冒泉水。突然,一股奇异的清香味透进他的心扉,他想起了树籽,他把那粒莲花籽扔进了小沈水里,把那粒柳树籽扔进涝洼塘里。说也奇怪,眨眼的工夫,小沈水的河面上开满了荷花,涝洼塘里长出了一棵挨一棵、一片连一片的小柳树。小泉看看荷花,看看小柳树,简直忘记了一切。忽然,他看到妻子小莲站在荷花丛中向他招手,他就高声喊道:“小莲——”纵身跳进了小沈水里。有人说小泉和小莲一同看管这满河的莲花呢。从那以后,人们把长满柳树的涝洼塘叫“万柳塘”,把长满莲花的地方叫“莲花池”,把有一万个小泉眼的地方叫“万泉湖”,小沈水沿岸叫做“小河沿”。

如今,小河沿的美景没有留下,万泉河沿岸的路却还在。这条路位于大东区南部,西起大什字街,东至长安路,长三千零九十八米,宽三十米。清代时已形成便道,1952年,将清代土路拓建为沥青路。1957年,因路在万泉河岸边,命名为“小河沿路”。

..沈阳小河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