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8-12-04
从小就随父母工作出来了,回老家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每次只要坐上火车,越往南,说着家乡口音的人会越来越多。有时我会欣喜地和她们攀谈,有时会静静的听着,感觉很遥远的记忆都被唤醒,很熟悉,很亲切。回老家的时候,很喜欢说着半生不熟的家乡话,磕磕绊绊的参与其中,虽然一张嘴就会被表姐“嘲笑”我的不正宗,有时候她还会很皮的学上一学,但我依然很开心。心里觉得,只要我还有一丝丝的乡音在里面,我和老家的距离就不算太远,不远。
第2个回答 2018-12-04
这种现象我确实遇到过。在我上学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并不是很多。而我的一个远房亲戚去广州打工才半年时间,回家以后,他居然讲起了一口别扭的普通话,以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记得那次他来我们家做客,他前脚刚走,村里的老人就说他是“骡子学马叫”,是个“假洋盘”。后来这些话不知么被他的父母知道了,他爸狠狠地说了他一顿,他就老老实实地说我们本地方言了。而我们村上有一个赤脚医生,他家的孙子才一岁多的时候,他儿子一家人就去了北京定居。现在,他孙子已经二十多岁了,去年过春节他们一家人回村里来,他的儿媳还是说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而小伙子却和村民们说普通话,可是,村里的老人并没有指指点点,因为他们理解,那小伙子从小在北京长大,家乡话他肯定会的不多。所以啊,如果你是外出没几年,回家却说普通话,村民肯定觉得你,一是作秀,二是忘本,所以,他们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这也很正常。
第3个回答 2018-12-04
小时候妈妈带我回村里,村里的阿姨会说,“城市仔回来了”,或许她只是在开玩笑,但是我并不开心,说得好像我与他们割裂了。但是后来真的割裂了,村里面的那些小伙伴长大后都不认识了,观念不一样没办法。这种现象其实很普遍的,城市也一样。我的方位感特别差,应该算得上“路痴”,有一次我跟妈妈说,我不知道某某街在哪里,邻居那个奶奶马上就说了,“连某某街都不懂,哼!”语气里尽是鄙视啊!好吧,我什么都不懂。我就觉得吧,你可以不认同别人的行为举止,但是不要在背后指指点点,这样只会暴露出你的素质低下。
第4个回答 2018-12-04
说普通话被人指指点点,这个情况是好几年前才会是这样吧。当时老人的思想比较保守,认为村里明明都是讲方言的,还要故意讲普通话,给他们的感觉就是在作秀、炫耀,“半洋半土”,简直不伦不类。他们还认为那些外出求学或打工的人,因为长久在外,都不大会说家乡话了,这些都是忘本的人。老人又不会说普通话,也听不懂,那些人还在那里叽里呱啦地说个不停,简直是鸡同鸭讲。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加快,文化的融合,我们那里的人可不这样想了,他们的思想也跟上时代了。他们逐渐改变了保守、封建、古板的思想,他们已能够接纳新文化、新事物,不再认为说普通话的人是“异类”。很多以前不会说普通话的长辈,现在普通话都说得贼溜!有很多老人跟自己的孙子孙女聊天都是说普通话呢。况且,不管是外出求学还是打工,很多时候都需要使用普通话与人交流,所以学习普通话也是很重要的。不过呢,大多数时候,在家里还是会说方言,毕竟方言比较亲切,也需要得到保护,不能让方言消失了。方言也是中华文化最宝贵的遗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