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级下册第4单元作文咋写(400字)(题目:一张旧照片)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就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语文园地四

主题:看图写文(战争与和平)

要求:仔细观察照片,结合思考题,展开想象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提示: 1回顾课文,或通过影视传媒,了解战争情景,说出自己的感受。

2紧扣本组专题观察并想象,把内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

3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并将修改后的作文读给家人听。

范文1

一张旧照片

太平区新海小学

王秀坤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会让你想起60年前那场残无人道的战争。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 上海火车站,这张照片就是被当时记者拍下来的 真实情景。

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翁翁”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片片尸体倒在了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南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微的呻吟。

“妈妈,你在那里。”“爸爸,我害怕……”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该怎样生存……

眼前的废墟,眼前的孤儿,不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在中国留下的滔天罪行吗?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证明你们在中国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

这张旧照片让我们无法抹杀掉每个中国人心灵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让我们历历在目。

简评:文章从旧照片入手,引出了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作者通过细心观察抓住小男孩的外貌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日军的仇恨,突出了中心,也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范文2

废墟中的孩子

太平区新海小学

荀红翠

这幅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我国上海火车南站时的情景。啼哭的婴儿,倒塌的房屋,使我们不由得仿佛又回到了我们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屈辱年代。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这时本应当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老人和孩子在房前屋后小憩和玩耍的时候。可是由于日军的狂轰乱炸,上海城内的学校和工厂很多已被炸毁,人们已不能正常的上班和上学。

这时的上海火车站,由于北站已成为战区,交通被切断,南站就成了交通的惟一出口,所以上海火车南站,人流拥挤不堪。忽然空中传来飞机的轰鸣声,日本敌机飞来投下大量炸弹。上海火车站顷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车站,天桥月台以及铁轨被炸得稀烂。站内的人们死伤无数,地上躺满了横七竖八的尸体。火光中,父母焦急的呼唤着孩子,孩子哭喊着寻找着亲人,炸伤的人们痛苦的呻吟着,废墟中幼儿悲惨的啼哭声更是让人心痛。几分钟前,这个婴儿可能还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撒娇,手里还玩着爸爸亲手为他做的玩具。几分钟后,侵略者的炸弹顷刻间将这美好的一切都毁灭了。敌机投下炸弹的瞬间,孩子的母亲努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住纷飞的瓦砾和弹片,孩子的母亲被炸弹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侥幸活下来的孩子已认不出血肉模糊的母亲,他大声的哭喊着。可是眼前没有出现妈妈慈祥的笑脸,更没有爸爸平时那有力的双手来抱起他。孩子那稚嫩的哭声似乎在质问侵略者:你们为什么要这样的残忍,夺走我父母的生命,夺走我幸福的童年,我这么小,我以后将怎样生活啊!

是呀,是战争使原本繁华的街市变成了废墟,是战争摧毁了人们原本幸福的家园,是战争打碎了孩子们童年的梦想。愿这样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全世界的儿童都能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让世界永远充满幸福和欢笑。

简评:文章通过对图片内容的描写,把读者引入了战火纷飞的年代。文中重点描绘了敌机轰炸后,上海火车南站的悲惨景象。充分表达了倡导和平,反对战争的这一主题。语言朴实,表达真情实感。

范文3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太平区新海小学

王秀坤

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许多乘客在候车室等候列车。这时,日本侵略军向车站投下了无数颗炸弹,顿时,火车站变成了废虚,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一片狼籍。这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的父母和亲人都在“轰隆”的一声中,被炸弹夺去了生命。现在他已成了孤儿,今后的命运和生活不可想象。也许在那战乱年代,不会有人理他,他将流浪街头,甚至濒临死亡,再没有机会为死去的父母报仇雪恨。也许他会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养育他长大。无论他的生活怎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同胞3500多万人。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罪恶滔天,像这样的画面不计其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在大屠杀中奋起抗争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位女作家说得好:“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大屠杀。”

列宁告诫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判。”

让我们把警世的大钟撞得更响更响吧,让钟声时时唤起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着青少年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让钟声飘洋过海,振聋发耳,以史为鉴,呼唤和平,邪恶必败,正义必胜。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被侵略、被杀戮的悲剧重演!

简评:通过简单对照片的叙述,引出了对照片的思考,发表感慨,语言尖锐,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思考!

范文4

沉痛的教训

荀红翠

太平区新海小学

这是一幅拍摄于1937年的照片。这天,日本侵略者在上海火车南站投下了大量的炸弹。顷刻间,使繁华的上海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图中的幼儿由于剧痛和惊骇大声的哭嚎着,他的亲人可能已被敌人罪恶的炸弹夺去了宝贵的生命。上海火车站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残垣断壁,炸毁的铁轨,倒塌的天桥,无助的孤儿,无不诉说着侵略者的残暴。

看到这幅照片会使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感到心痛。战争都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啊!大批饥饿的难民、失学的儿童,倒塌的房屋、失去双亲的儿童、无家可归的贫民、致残的身体。

图中的幼儿今后将如何的生活啊。可能因为战争,会使这个刚刚来到人世不久的婴儿过早的夭折,这个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他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带着惊恐、带着无助、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他幸运,可能会被好心人收养,可是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孩子心灵深处将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也有可能,他的父母只是被炸弹炸伤了身体,在今后的生活中,拖着致残的身体领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沿街乞讨,孩子伸出的乞讨的手臂上,依稀可见弹片擦伤的疤痕。

是呀,这是中华民族屈辱的一幕,正是由于我们当时国力不够强大,侵略者才敢在我们的国土上如此嚣张。少年强则中国强,是啊,祖国的强大要靠我们年轻一代用勤劳的双手去建造。决不让这样的历史悲剧重演。

简评:文章以图中因剧痛和惊吓大声哭喊的幼儿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对因为战争可能会对孩子未来的命运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种种设想。通过这样的一个个设想,来说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痛斥了侵略者的凶残,表达了希望世界永远和平的美好愿望。

【知识链接】

通过写人物的语言写人

人的语言大致分为独白和对话两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表达思想观点都离不开语言,所以写人也离不开语言描写。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说话内容、语气声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使读者能由此而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描写要准确,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

(2)语言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色和感情。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能够帮助读者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3)语言要精练。

有的人为了能够充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人物语言,结果适得其反,令读者厌烦。

其实语言描写不能有话必录,拖泥带水,而应该挑选那些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品质、性格特点的人物语言加以重点描写。

(4)语言描写要注意场合。

场合是影响人物语言表达的外部因素,同样一句话在某种场合可以说,而在别种场合则不能说,比如议论某种疾病的危害性,就不能当着正患此病的人的面。又比如说笑话也要看场合,有些很严肃的场合,如追悼会上,就不能说笑话。我们在进行语言描写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

(5)在描写人物语言时,可配以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从而使人物性格更鲜明、生动,人物形象更富感染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8
提起旧照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自己童年时期快乐的情景。然而今天我要展示的这张旧照片,会让你想起60年前那场残无人道的战争。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了 上海火车站,这张照片就是被当时记者拍下来的 真实情景。

这一天,上海南站和往常一样,涌动的人群川流不息,正在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翁翁”的敌机声,还没等人们醒悟之即,“轰轰”几声巨响,顿时,火车站硝烟四起,建筑物坍塌了半边。“鬼子的飞机来了”“快跑呀、快跑呀”“爸爸、妈妈……”哭声、喊声,顿时连成了一片,人们慌作一团,不知所措。可敌人的轰炸还在继续,天桥倒塌了,此时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人们停止了涌动,一片片尸体倒在了血泊中,刚才还在喧哗的南站现已死一般的寂静,只是偶尔还能听见几声低微的呻吟。

“妈妈,你在那里。”“爸爸,我害怕……”就在这寂静的片刻,突然传来了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坐在铁轨中间,满身是血,正张着大嘴呼喊着。他看着眼前满身是血迹的父母,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不知父母为何一动不动,他也不知道从此以后即将成为孤儿,他更不知道今后该怎样生存……

眼前的废墟,眼前的孤儿,不都是日本侵华战争在中国留下的滔天罪行吗?孤苦伶仃的孩子不已证明你们在中国的“东亚共荣”是谎言吗?

这张旧照片让我们无法抹杀掉每个中国人心灵的震撼,那一幕幕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让我们历历在目。
第2个回答  2012-04-18
三完中小学,四年四班,尚明尧
937年8月28日,一架架轰炸机呼啸着驶过,成千上万的炮弹,在上海火车南站爆炸,使原本人山人海、繁华热闹的站台,刹时变得人迹罕见、冷冷清清。
图中,一个衣衫褴褛、遍体鳞伤的小男孩,坐在横七竖八的轨道旁,号啕大哭。断裂的天桥摇摇欲坠,歪歪扭扭的铁路、残破的候车室,车厢也在日军的狂轰乱炸下,化为一片废墟…..
孩子把脸仰上天空,望着眼前“大蚊子”,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在这一瞬间,他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没有了疼爱他的爸爸妈妈,没有了兄弟姐妹,没有了温暖的家庭,只剩下孤苦伶仃的他不知道如何维持生计?他只有沦落街头,每天伸出脏乎乎的小手,向路人乞讨,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日本的军人啊,你们也是父母养大的,也是有血有肉的,你们怎能忍心让孩子失去父亲、让妻子失去丈夫、让母亲失去孩子。我痛恨战争,它带给人类无尽的创伤,我们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让这个世界处处充满阳光与鲜花!
第3个回答  2010-04-29
让战争永远停止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在上海火车南站准备乘坐火车出发的人们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一小队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正向火车站的入口处逼近。他们手里端着冲锋枪,腰间挂着子弹袋,用恶狼般的眼睛迅速扫视着人群。
几架飞机在人们的头顶上飞过,谁也不知道日军将要干什么。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几颗炸弹从天空落下,刹那间一个完整的火车站被炸成一堆废墟,车站里成百上千的人们惊惶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哭声、叫喊声、求救声、呻吟声,所有的声音混作一片!所见之处都是血肉横飞,尸横遍野,其惨状目不忍睹!日军真是残忍!在一个角落里,一个只有一岁左右的小男孩侥幸地活了下来,他正在嚎啕大哭,他的眼泪不断地落下,他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会躺在地上,而不去安抚他,除了哭,他什么也做不到。
我常常听大人说:有国才有家,战争不仅侵略了一个国家,更无情地摧毁了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眼前的这个小孩仅仅只有一两岁而已,但他已经失去了家人,这是多么的可悲和不幸!日本人真是混蛋!
无论如何,我都希望战争永远停止,让和平永驻人间,让人们可以平静、安乐地生活!
第4个回答  2012-03-03
不急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