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龙舟会资料

也不止是龙舟会啦,只要是关于乐山端午节的都收

赛龙船,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往,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中文名
龙船会
类型
传统运动
起源
战国时代
时间
端午节
★赛龙船,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往,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船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实在 ,“龙船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船,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船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船,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船,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船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船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船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船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船也先后传进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船被列进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船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船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进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进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职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往汩罗江,奔向龙船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船节。赛龙船将盛传于世。
  端午节到处都兴划龙船比赛,因地而异习惯也不一样。在桂林,龙船一般在五月初五前一个星期下水,到五月初五那一天正式比赛。而在全州县则硬要在五月初一这一天的下午才下水。龙船从五月初一下水,天天都要划船,划到初五这天正式比赛。而在全州县与湖南省交界的黄沙河一带划龙船的习惯又不一样,他们的龙船在五月初五下水一直要划到五月十五。他们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01
老顾客
第2个回答  2012-03-04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第3个回答  2010-03-08
每年的五月端阳节,河两岸的黄家巷和西岸村都要进行龙舟比赛。赛龙舟分两段进行。上午9时至12时 称为“游龙舟”。两个村各自将本村供奉的神像置于龙舟之首,以罗伞盖之,还把村中长老及有身份之人请上龙舟。龙舟在“八音鼓乐”的伴奏中,于河中缓缓飘游,称之为“游龙舟”。
12时以后才称之为“赛龙舟”。两村共有龙舟六只,称之为红龙、黄龙、肉龙(粉红色)、白龙、乌龙、还有一条龙头高翘,酷似昂首吐气的毒龙‘饭铲头”,西岸人称之为“扁颈”。每条龙舟有20多名年青水手身穿各色背心短裤、很是威风,以鞭炮为号。一声炮响,鼓声擂动,水手们一声呐喊,有力的双手挥动木浆,水花四射,龙舟有如脱弦之箭,在河中飞驶。两岸观众如云,人头涌动,鞭炮声,喝彩声,响彻云霄,与龙舟上水手们的呐喊声相互呼应,岸上河中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五通桥龙舟会
被称为"龙舟之乡"的乐山五通桥,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规模巨大的龙舟竞赛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大自然的丰厚赐予和乐山人民世世代代的勤劳创作,产生了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情。三江奔流为乐山的龙舟竞渡提供了有利条件,每逢举办龙舟会万船齐发,百舸争流;抢鸭子和各种造型的龙舟游江,观者如潮。
乐山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境内水系发达,自古具有开展龙舟竞渡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古代乐山龙舟竞渡,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外,也曾用以纪念“川主神”李冰和“神勇大将军”赵昱。李冰因修灌县都江堰和凿乐山乌尤离堆等水利工程,造福川人,故被尊为“川主神”。隋代眉山郡(治地在乐山)太守赵昱曾率众疏浚岷江河道,民间将他的事迹神化为“赵昱斩蛟”,后来唐太宗追封他为“神勇大将军”,并赐建龙圣饲(又称龙神祠)供奉,今乐山城中九龙山犹存龙神祠残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按习俗仍自发组织进行龙舟活动。1957年端午节,乐山举办规模较大的龙舟竞渡和抢鸭子比赛活动。70年代,为纪念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的壮举,举行了多次规模较大的“军民横渡岷江”活动,少则百余人,多则三四百人。
1983年,由政府主持,于 6月14日至16日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龙舟会活动,内容包括龙舟竞速、抢鸭、水上军事表演、龙舟造型比赛等。1984年又举办了更大规模的龙舟会活动。进而逐步发展成定期举行的具有多方面文化活动的当代龙舟盛会。
五通桥区的龙舟活动在解放后发展迅速。早在咸丰年间,地方官员就整治河道以方便竞渡。民国期间参赛龙舟曾多达130多只,多以生产用船改装, 或用过渡小船改造成“双飞燕”舟,饰以龙头龙尾,中插桅杆。从1953年起,改历年民间筹办为政府主办,规模一年赛过一年,项目丰富多彩。1954年,有20余只龙舟参赛。1955年至1957年,龙舟达40余只。1958年大炼钢铁及“文革”期间龙舟活动停止了。1976年开始恢复,参赛龙舟40多只。龙舟造型不断翻新,并新增了水上文艺表演,观众逾10万。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8
每年的五月端阳节,河两岸的黄家巷和西岸村都要进行龙舟比赛。赛龙舟分两段进行。上午9时至12时 称为“游龙舟”。两个村各自将本村供奉的神像置于龙舟之首,以罗伞盖之,还把村中长老及有身份之人请上龙舟。龙舟在“八音鼓乐”的伴奏中,于河中缓缓飘游,称之为“游龙舟”。
12时以后才称之为“赛龙舟”。两村共有龙舟六只,称之为红龙、黄龙、肉龙(粉红色)、白龙、乌龙、还有一条龙头高翘,酷似昂首吐气的毒龙‘饭铲头”,西岸人称之为“扁颈”。每条龙舟有20多名年青水手身穿各色背心短裤、很是威风,以鞭炮为号。一声炮响,鼓声擂动,水手们一声呐喊,有力的双手挥动木浆,水花四射,龙舟有如脱弦之箭,在河中飞驶。两岸观众如云,人头涌动,鞭炮声,喝彩声,响彻云霄,与龙舟上水手们的呐喊声相互呼应,岸上河中成了一片欢腾的海洋。
传说,很久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有个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龙为了感谢渔人,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慢慢地,小水沟变成了大河(也就是现在的西岸河),河水为西岸带来了五谷丰登。为了纪念这条神龙,人们把沿河的村子称为龙头寨,上龙首等村。在神龙升天这一天,也就是端午节举行赛龙舟,以示庆贺。
五通桥龙舟会
被称为"龙舟之乡"的乐山五通桥,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规模巨大的龙舟竞赛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大自然的丰厚赐予和乐山人民世世代代的勤劳创作,产生了众多地方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风情。三江奔流为乐山的龙舟竞渡提供了有利条件,每逢举办龙舟会万船齐发,百舸争流;抢鸭子和各种造型的龙舟游江,观者如潮。
乐山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境内水系发达,自古具有开展龙舟竞渡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古代乐山龙舟竞渡,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外,也曾用以纪念“川主神”李冰和“神勇大将军”赵昱。李冰因修灌县都江堰和凿乐山乌尤离堆等水利工程,造福川人,故被尊为“川主神”。隋代眉山郡(治地在乐山)太守赵昱曾率众疏浚岷江河道,民间将他的事迹神化为“赵昱斩蛟”,后来唐太宗追封他为“神勇大将军”,并赐建龙圣饲(又称龙神祠)供奉,今乐山城中九龙山犹存龙神祠残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按习俗仍自发组织进行龙舟活动。1957年端午节,乐山举办规模较大的龙舟竞渡和抢鸭子比赛活动。70年代,为纪念毛泽东主席横渡长江的壮举,举行了多次规模较大的“军民横渡岷江”活动,少则百余人,多则三四百人。
1983年,由政府主持,于 6月14日至16日举办了为期三天的龙舟会活动,内容包括龙舟竞速、抢鸭、水上军事表演、龙舟造型比赛等。1984年又举办了更大规模的龙舟会活动。进而逐步发展成定期举行的具有多方面文化活动的当代龙舟盛会。
五通桥区的龙舟活动在解放后发展迅速。早在咸丰年间,地方官员就整治河道以方便竞渡。民国期间参赛龙舟曾多达130多只,多以生产用船改装, 或用过渡小船改造成“双飞燕”舟,饰以龙头龙尾,中插桅杆。从1953年起,改历年民间筹办为政府主办,规模一年赛过一年,项目丰富多彩。1954年,有20余只龙舟参赛。1955年至1957年,龙舟达40余只。1958年大炼钢铁及“文革”期间龙舟活动停止了。1976年开始恢复,参赛龙舟40多只。龙舟造型不断翻新,并新增了水上文艺表演,观众逾10万。
1986年4月,五通桥区政府拨出专款整治河道被称为"龙舟之乡"的乐山五通桥,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规模巨大的龙舟竞赛和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冬春两季几乎成静水,为水上体育运动特别是龙舟竞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又在茫溪河、涌斯江汇合处的四望关建成观景廊亭,中间是主席台,两边是观礼台,可容上千人,能承担国家级龙舟赛及皮划艇赛。犍为、青神、沐川、夹江、仁寿等地也曾举办过不同规模的龙舟竞渡活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