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人善被人欺,难道真的不能太善良吗?

如题所述

虽然民间有“人善被人欺”的说法,但是这并不能作为“人不能太善良”的论据。为什么?因为真正的“善”,是无所谓“回报”的,同时也是有原则性的。

有原则性意味着,所谓的“善”不是“老好人”,不是“无原则去帮人”。即便是提倡仁的儒家孔子,也曾经说“乡愿是德之贼”,这是孔子在批评“老好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德之贼”。说得通俗些就是,即便我们对别人好,也是要有原则的。

同时,真正的“善”不是所谓的利益交换,而是建立在将心比心上的“推己及人”,这不是“利益交换”。所以,一个真正善良的人,大抵不会要求对方因为自己的“善举”获得是“回馈。这一点后文用孟子的性善论解释。

1、真正与“善”同行的人,不会去期待“回馈”

我们知道,在儒家诸位思想家中,孟子是明确提出“性善论”的,他指明人生来就有“良知良能”,人的“善”是天生的。孟子指出,当人看到不认识的孩童落入井中,会心生怜悯,这是人良知良能在发挥作用。

而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就在于人拥有良知良能,拥有善端。所以在后天生活中,人应当时刻反省勉励自己,避免后世的物欲让自己的善端被蒙蔽,继而缩小自己与“野兽”的距离。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表达一个观点,孟子指明的善,是没有“功利性目的”的,是先天就有的,更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以,真正与“善”同行的人,她们对旁人的帮助,往往是自然而然的,不会去期待所谓回馈。

2、“善”是有原则的:即便我们对别人好,也要有原则

同时,古人所强调的“善”,不是无原则去帮助人,抑或者是两边不得罪的那种那老好人。早在几千年前,儒家大先贤孔子就非常愤怒地指出“乡愿,德之贼也”。

什么是“乡愿”?就是两边谁都不得罪,在哪儿都是好好先生。这样的人往往没有立场,无法坚守大是大非的原则。于此,对于“是”的一方,他是好好先生,对于“非”的那一方,他也是好好先生,这样行吗?这种“和稀泥”是最要不得的。

和稀泥的人多了,人身上表现出的是期待“美”的热爱,还是“利己排他”的偏见,就未可知了。

有时候,偏见和热爱本该泾渭分明,而让二者模糊了界限的,大抵便是这种“乡愿”了。所以面对乡愿,孔子深知其“颠倒是非黑白”的危害性,于是便大骂其为“德之贼”。

于此,我们也能知道,一个与“善”同行的人,他一定是有原则的,在大是大非面前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3、那么人善被人欺吗?功利心在作怪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首先,真正的善是不会期待“回馈”的,那么无“回馈”的期待,便无善意被“辜负”一说。所谓“欺”,在善意上是不成立的。只能说强弱关系对比之下,好说话的人,容易被心地不好的而欺负,这是比较现实的一种问题。

其次,我们从上面的叙述也能知道,“善”并不是无条件的,也是有其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真正的“善人”,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会是非不分去帮不该帮的“糊涂忙”。既然一开始就不会去帮“糊涂忙”,何来后面的人善被人欺?

所以真的是人善被人欺?这背后其实更多是自己“善意”被辜负的“功利心”在作怪。何来被人欺,一开始无回馈期待,更不会去帮“糊涂忙”,真正与“善”同行的人,不会被因善被人欺。

人与人之间的欺负与被欺负关系,往往建立在强弱关系对比之下,何必用“善”来掩盖这种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做人可以善良,但是要把善良用在正确的地方,否则就会让坏人觉得你好欺负。
第2个回答  2020-09-29
我觉得不是的,这是要教我们不要对不该善良的人善良,要把善良给对的人。
第3个回答  2020-09-26
不能这么说,只能说善良的太没有底线了所以才会被人欺负,而不是说善良被人欺负。我们的善良必须带点儿锋芒,不愿意的,不合理,不喜欢的要求我们直接拒绝。而不是一昧的去妥协,委曲求全,那样才不会因为善良而被人欺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