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区别在于:

1、定义不同。在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时候把当时的人民划分为现在的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两个类别,农业户口是可以靠自己的辛勤耕耘生产粮食的农业户籍人口;非农业户口一般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的居民;

2、劳动与就业不同。非农业户口相比农村户口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城市有一个劳动再就业的政策,政府对于农村的投入在就业方面和城市在就业方面的投入相比会少很多;

3、教育方面不同。城市里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对于当地城市户口居民来讲门槛较低,而如果是农村户口可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就读,并且其他的门槛也更高一些;

4、分配土地不同。农村户口会分有土地,不过非农业户口没有;

5、参军、退役、退役后自谋职业等方面城市户口的人员会比农业户口的人员获得的补贴更多。

农业户口优势:

1、农业户口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赶上拆迁的话,会有高额补偿款。

2、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钱,男的到60岁,女的到55岁,每月就最低可以领到一定的养老金。相反,非农业户口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就必须自己买养老保险。

3、有些地方医疗保险村里全包,不用出一分钱。如果生病住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年可报销一定的住院费。

4、有些地方垃圾费、治安费等费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这一点上,比非农业户口有优势。

5、有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6、有些地方规定农村户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罚款。

7、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非农业户口优势:

1、招工、失业待遇好

(1)招工:农民要想致富,企业上班是出路。可是企业在招工时原则上只考虑非农业户口,即使没有户口限制,也在主观上优先考虑非农业户口。

(2)失业保险:非农业职工失业后,其享受的失业保金标准可能高于农业户口的职工。具体缴纳的保险金数额和享受的保金每个地区规定不一样。

2、同样当兵待遇好

(1)参军:非农业户口的优待金可能比农业户口的多一倍,城镇户口入伍的义务兵高于农村户口入伍的义务兵。

(2)退役: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政府给安置工作,有些地方规定任何单位不得拒绝承担安置任务,政府安置工作后,还可以去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参加一次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

(3)退役后自谋职业:非农业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退役士兵每人补助35000元,转业士官每人补助55000元;农业户口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发放一次性安置补助费每人1万元。

3、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遇高

(1)养老保险:非农业职工退休时,可以按月领养老金;而农业户口职工按现行政策,无论交多少养老保险费,退休时,只能一次性退保。

按现行标准缴费20年测算,企业非农业职工和农民工同样缴费5万元,到退休时,农民工只能一次性领取2万元左右的退休费,而非农业职工每月将领取1100元退休费,且随国家政策每年进行定期调整。按照北京市人均期望寿命80岁计算,在政策不调整的情况下,非农业职工每年领13200元,退休20 年就能领到26.4万元。

(2)医疗保险:非农业职工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不但住院可以报销,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退休后,还可以享受退休后的各项医疗费报销待遇;而农民工在职期间只有住院了才能报销,一旦退休了,就不给报销了。

4、低保标准高

按照民政部门现行的低保标准,非农业户籍人员享受低保待遇的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农业户籍低保人员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区两级共同负担,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区、镇两级共同负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