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节曲折的民间故事。课文讲了一只小兔子偶然听见“咕咚”一声,吓得撒腿就跑,其他动物也跟着逃跑,只有野牛提出质疑,大家去看了才明白:“咕咚”原来是成熟的木瓜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课文内容浅显易懂,所以字词处理结束后,我设计了两个语用训练环节。

    一、以读“图”带读文,图文结合,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四幅图对应故事的四个部分:第一幅图对应第1、2自然段;第二幅图对应第3、4自然段;第三幅图对应第5自然段;第四幅图对应第6、7自然段。依据这一特点,我引导学生读第一幅图,然后让学生交流插图内容。孩子们说出了以下句子:“图上有一棵树,一只兔子”,这是潜能生的描述,我及时鼓励引导“一棵什么样的树?”孩子们说出了“高大的”、“高高的”、“大大的”、“美丽的”等词语,我让他们把这些词语放进刚才的句子,他们发现这样句子就更丰富了。接下来又产生了“树下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它听到“咕咚”一声拔腿就跑”等句子。孩子们七嘴八舌,相互补充,最终诞生了这样的句子:“海边有一棵美丽的木瓜树,这一天木瓜成熟了,一个木瓜掉进水里,“咕咚”一声吓得可爱的小兔子拔腿就跑。”紧接着,我让一个孩子表演“拔腿就跑”,在欢快的笑声中孩子们理解了画面内容。“其实,这幅图的内容,作者已经给我们写出来了,只是我们没发现罢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调动,一个个的眼球被课文吸引住了,很快孩子们便发现,原来第1、2自然段和图一是相对应的,读懂了图一,第1、2自然段的内容也就理解了。继而,我引导孩子用读第一幅图的方式读其他三幅图,学生很快读懂画面内容以及和课文相对应的段落。那一刻,我也常常舒了一口气,原来“图文对照”竟可以化解孩子识字、读文、明义的困难,老师教的轻松,孩子也学的轻松。

二、发现语言规律,巧妙进行语言重组

这篇课文2、3、4、5自然段,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前边写的是小动物的动作(怎么做),后边是小动物的语言(怎么说)。我仍然采用由扶到放的方式教学,引导孩子学习第2自然段,让孩子们自己发现语言特点,孩子们边读边沉思,很快有几个聪明的孩子就发现前边是写小兔子怎么做的,后边是小兔子怎么说的,同时我抓住“!”引导朗读,在有感情朗读中体会小兔子的“害怕”心情,因为有了恐惧,所以才会产生前边的动作,“害怕”的心情通过动作和语言呈现出来。接下来,我让孩子们猜想其他小动物们会怎么样?看着一个个高举的小手,我给他们说“不着急,只有经过反复思考的答案才会精彩。”当他们放下手的时候,我对他们说“也许作者会帮到你哦”,孩子们自然开始从课文中寻求答案。很快,有孩子说“小猴子一听跟着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大叫……”这一段也是先动作,后语言。“此处应该有掌声,那么接下来自己想一想狐狸、山羊、小鹿、大象等动物会怎么做,怎么说?野牛呢?”我适时鼓励,引导孩子进行语言重组。“狐狸一边狂奔,一边尖叫“不好啦,快逃命吧,咕咚来了”” ……听着一个个重组后的句子,尽管稚嫩,但有个人想法。尽管脱离了多媒体的辅助,但这堂课的收获却很大,我和我的孩子们学的很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被多媒体画面束缚住了思维,我们的孩子被多媒体动画锁住了眼球,离开了多媒体设备,孩子们似乎不会读课本了。这节课应该是一个转折点,以后的语文课,我会努力引导孩子爱上课文,会读课文,使我们的语文课容量更大,我喜欢原生态的语文课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