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西方对印度的什么感兴趣?

如题所述

西方对印度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很感兴趣,拍摄了以印度为题材的电影,此时期有《湿婆神之舞》和《太阳神》,在外国票房成功之后又引进到了印度。《湿婆神之舞》表现了阿西尔特尔和一个寺院舞女的爱情,女主角由法国女演员扮演;《太阳神》反映了寺院的生活,被英国观众和报刊认为是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优秀的印度故事电影。

电影在印度受到欢迎是有群众基础的,此前传统民间的消闲方式都已经没落,普通民众没受过教育,电影适应了民众的需求。1901年10月孟买的福拉姆吉·考瓦斯吉学院放映了《基督传》,巴尔吉正是看到了这部电影受到了启发拍摄了印度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并于1913年5月3日于皇冠影院放映,印度电影才算正式诞生。

巴尔吉在欧洲受过西方文明洗礼的石刻家,结合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印度神话故事,巴尔吉拍摄的全部电影均取材于印度的神话故事改编,拍摄的电影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并取材于印度本土文化取材于印度人民熟悉的故事印度光荣的历史,唤醒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电影配上了英语和印地语的解说字幕,便于人们观看,不仅是在孟买等大城市,甚至在加尔各答、浦那、苏尔特等边远城市也放映了并受到热烈欢迎。巴尔吉致力于拍摄民族电影,在海报中宣传:"题材选自印度神话故事,富有教育意义,由印度本土拍摄,投入巨额资金,具有印度特色,拍摄了圣城贝拿勒斯的实景,印度的观众一定会赞赏这部电影。"

5月5日《孟买纪事报》评价其为:"它是沿用西方国家神话故事片的手法拍摄的第一部伟大的印度戏剧故事片。""自从电影艺术诞生以来,巴尔吉先生的电影公司第一次拍摄了印度第一部故事片,他是印度第一位电影制片人。"巴尔吉获得了"印度电影之父"的赞誉。1971年印度发行了纪念巴尔吉100周年诞辰的纪念邮票,在达达尔城街道命名并立雕像。

印度的第一部由巴尔吉拍摄的《哈里什昌德拉国王》就涉及了女性演员的问题。印度历来没有女性参加戏剧演出,即使是妓女和舞女也认为参与戏剧演出是有损名誉的,导演巴尔吉就找到了一个男演员萨伦凯来扮演女主角塔拉玛蒂王后,此时还没有女性参与电影演出。由巴尔吉的儿子钱德拉来扮演哈里什昌德拉的儿子,是印度儿童第一次出现在镜头前。

1913年2月在孟买的奥林匹亚电影宫放映了巴尔吉拍摄的取材于《摩诃婆罗多》的电影《迷人的巴斯马苏尔》,长达一个小时。《孟买纪事报》评论其:"《迷人的巴斯马苏尔》是一部非常浪漫和优美的神话故事片。"同时上映的还有其拍摄的短片《手印》和《哥塔瓦利风光》。1914年6月孟买的奥林匹亚电影宫放映了其第三部故事片《萨达姆和萨维特里》,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神话故事片。

巴尔吉拍摄第二部故事片《迷人的巴斯马苏尔》出现了"银幕上第一批印度女演员"杜尔加巴依和卡玛拉母女,第三部故事片《萨达姆和萨维特里》出现了四位女演员,女性逐渐融入到电影的拍摄中来。

巴尔吉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均取材于印度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和当时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实行的电影审查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当时英殖民者严格的审查制度不允许拍摄现实题材因其反映印度人民的苦痛,所以其才拍摄取材于传统文化的神话传说,情节完整的故事片的出现使印度电影的竞争更加激烈。

1913年美国电影《伊丽莎白女王》几乎在美国和孟买同时上映,印度电影始终是和世界电影保持着同步。

由于电影的需求量的增多,传统的手动印片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巴尔吉去英国伦敦购买电动印片机,带上了他拍摄的三部故事片并在英国伦敦上映,虽然观众仅限于电影和新闻界,但却受到了称赞。《电影放映周刊》给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其同时具有精湛的拍摄技巧和优美的神话故事,印度电影初次受到了西方的关注。巴尔吉拍摄了民族电影并把印度电影带到了世界,之前都是印度引进外国电影,为印度民族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后期巴尔吉拍摄了故事片《火烧楞伽城》,和英国的电影《盲人的命运》一起上映,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巴尔吉在其自传中说:"在西区,十天之内,这部电影赚了三万两千卢比;在浦那,观众把电影院的大门挤破;在马德拉斯,票房收入不得不在警察的保护之下装在牛车内满载而归。"创造了印度新的票房纪录。

杰姆拉吉·弗拉姆吉·马登领导的艾尔芬斯坦电影公司素以拍摄短片而闻名,此时也开始了故事片的拍摄。1917年3月在加尔各答放映了其拍摄的电影《虔诚的国王哈里什昌德拉》,片长两个小时是当时印度最长的电影,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已经出现了萨瓦利亚和赫米·坦特拉女明星出演电影并附有英文字幕。1917年末上映的《普拉赫德拉的高尚情操》也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帕坦卡尔三友电影公司由帕坦卡尔和两个好友组建而成,拍摄了《什里亚尔国王》、《贾米尼》和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改编而成的《罗摩的流放》三部商业电影,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

经过扩建,在巴尔吉的电影公司基础上形成了印度斯坦电影制片公司,在纳西克制片孟买销售,拍摄了一系列卖座的电影。取材于印度神话的《克里希纳的诞生》,电影讲述了克里希纳的诞生以及杀死恶魔坎斯等情节,制片人巴尔吉和扮演克里希纳儿时的巴尔吉的小女儿曼达基尼获得了亚历山大里亚电影公司和特罗尔城塔果尔授予的金质奖章。

1919年,拍摄了神话剧《克里希纳大神的童年》,讲述了克里希纳儿时杀死卡利耶毒蛇的故事;《拯救阿希丽雅》讲述了忠贞的阿希丽雅向罗摩施礼而得到了解救;《乌夏的梦幻》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尼鲁特劫走乌夏公主的爱情故事,三部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后期巴尔吉写了《舞台》借以讽刺戏剧和电影节的内幕。

1919年,印度南部电影中心马德拉斯也开始了电影的拍摄。马德拉斯的纳特拉吉·穆达利耶尔拍摄了取材于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电影《谋杀基切克》,电影讲述了隐居山村的班库族五兄弟之一的皮姆为了保护妻子杀死舅父的故事。马德拉斯的《邮报》评价其为:"这部电影的拍摄手法十分细腻动人,吸引了很多观众",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杰姆拉吉·弗拉姆吉·马登创办了马登电影公司,拍摄了电影《忠诚的苏尔达斯》,电影表现了中世纪受人尊敬的盲诗人,剧中妻子莫钦塔尼由女演员高赫尔扮演,反映了印度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习俗,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因为印度曾经被英国殖民多年的缘故,很多人都会讲英文,而且印度的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所以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关注。
第2个回答  2020-11-12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对印度的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很感兴趣。拍摄了许多以印度为题材的电影,印度电影受到了西方人的关注,获得了成功。
第3个回答  2020-11-12
上世纪90年代,西方对印度的宗教信仰,以及文化制度是非常感兴趣的,最主要的就是宗教信仰,这是西方国家所缺少的。
第4个回答  2020-11-12
首先是人口,因为印度发展的过程当中肯定是有人口红利的,其次是石油,印度的石油量是非常巨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