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于丹:从万人敬仰到被北大学子轰下台,她做错了什么?

如题所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是诸葛亮曾说过的一句话,在这句话中他对他的儿子有很大期望,希望他的儿子不要那么在乎名利,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其实名利的问题到现在还是一个很大的争议,尤其对于学者、名人,仿佛他们就不该在乎名利、不该在乎除了内心的宁静以外任何东西,倘若他们沾染了这些,就会跌落神坛,被人们痛批人设崩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国学,毕竟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国学的支撑。这些年出现的很多国学大师相信大家也有所耳闻,易中天、纪连海,还有一位不得不提近期争议很大的人,于丹。

于丹是何方人士

即使你不关注国学或是央视节目,你也一定从周围人的口中听过于丹这个名字。于丹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中共十八大代表,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她是一名出色的作家,荣登过作家富豪榜第二位。

专业素养过硬,文采也是很好,她给多个大型电视专题片当过撰稿人,譬如《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甚至连大型节目《非凡抗击》都是由她来担任总撰稿的。在我国的申奥事业中她也贡献了很大一份力量,因为2001年的申奥策划片就是由她来策划的。

除了这些,于丹本身是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的疯狂爱好者,也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忠实传播者。在她上过的节目中,基本上没有她不传播古典知识的时刻。不仅如此,她还到各个国家去传播中国古典文化,写了许多本书分册介绍了中国古典知识,在国内和国外同时出售,她的许多书籍都被编撰成其他语言,在其他国家成为畅销书。

被邀请登上过这么多节目,在许多节目传播中国古典文化也教导别人传承中国古典文化,那么可想而知,于丹的口才一流。确实,有于丹登上的节目口碑都不错。除此之外,于丹在我国的出版事业也贡献出了很大一份力量,为了让其他人了解我国的古代精粹,无论是在书籍的排版或是其他,她都颇下了一番心思。称她一声古典大师,绝对不为过。

这样事业有成、有所作为的一个人,想要出名也是很容易的吧。事实上确实是这样的。不出意料,她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那是一个叫做百家讲坛的节目,一个给国学大师们传播中国古典知识的舞台。

出名之路

于丹出名,并非一朝一夕而成。前文提到过,因为自己才华横溢,她担任了许多节目的撰稿人,那么她的名字也就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当中。再加上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狂热粉丝以及忠实传播者,对于能够有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机会她很热衷,不像更高咖位的学者们对电视节目避之不及。因此她也就来到了央视节目《百家讲坛》。

那是在2006年的十一假期中,百家讲坛连续七天播出她的专题讲座“于丹《论语》心得”,节目一经播出,受到了观众们好评如潮。如果你看过她的节目,你会发现在她的节目中妙趣横生,一改从前传统专家枯燥的讲解方式,简单幽默的语言将论语文化以及寓意解释的淋漓尽致。从此她开始逐步走向神坛,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慢慢提高。

2007年,百家讲坛又推出了于丹新的专题讲座:“于丹《庄子》心得”,同样于丹以自己幽默的口吻讲述了庄子的思想以及联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让人们更了解那时的文化,也对中国古典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不出意料,这一次的节目又是好评如潮。此后于丹成为百家讲坛的常客,她也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国学经典女神。

除了百家讲坛,于丹还做客过其他节目,例如央视的《文化访谈录》。她在《文化访谈录》中最经典的一期节目就是给人们讲解昆曲,那期节目叫做“于丹《游园惊梦》”。在给广大观众讲解时,她保持自己的风格,依旧以幽默口吻讲述昆曲的前世今生,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地方她也能信手拈来,十分自然淡定,任谁看了都会因为她气定神闲的态度被吸引而拜服。

在上了央视许多节目之后,她还给国家部委、各大机关以及各地高校都做了专题传统文化讲座。因为太有人气,她被人们奉为国学大师,可这样的大师后来却在人们心中陨落了。

于丹跌下神坛

许多大师都在近几年跌下神坛,前有复旦女神思修教授陈果,而后就是国学大师于丹。至于于丹为什么跌下神坛,此中原因也很荒谬。

此中其一,就是于丹的创意已经用完了,她的书中越来越没有新意,看腻了一个套路,人们也就不想再继续看了,然而于丹却没能及时变通,失去了新一代网民们的追捧,虽然她的旧书是经典,但是若不及时推陈出新的话,终将还是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其二是因为于丹的态度变化。于丹在某次饭局上,跟自己的助理开玩笑说:“你这种人,不配跟我一起吃饭。”尽管当时于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句话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事情被爆出来之后,立马有人对于丹的言辞进行了攻击。

于丹名气高,被人们奉为大师,那么她出门在外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尽管是开玩笑,可是这种话还是太过分。更过分的一次是,她在一次给北大学子的讲座上没有提前准备充分,授课过程中错误频出,直接导致了北大学子对她的态度极其不满,将她轰下了台。

但于丹更大的态度变化是对于学术研究。从前她是一个单纯的学者,以及想要传播古典知识的人。可是在经历过流量带给自己的福利之后,她逐渐迷失自我,对于自己的初衷早已忘怀,越来越走入流量平台中。

其实个人看来,她的选择也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曾经一心研究中国古典文化的她,终究还是留下了遗憾,再加上她对自己主业的疏忽,没有完成主业就急着搞副业,开始被人们痛批,万人唾弃。

因为没有继续研究,她的水平就停留在那,说出的话再也达不到从前的高度,似乎都在转述别人说过的道理。有人还评价她,“净说正确的废话。”一代国学大师就这样跌落神坛,终究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遗憾的,追求名利不是什么错事,毕竟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都需要足够的物质才能够立足,但最主要的是要坚持自己的初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4
在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于丹在陈述自己的理论时,没有注意语言表达同时,他的一些观点也引发了很多网友的不满,在这个舆论为天的时代,这样不仔细的斟酌自己的言论,引发大家的不满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第2个回答  2021-01-14
我觉得她做错的地方在于她没有好好的沉淀自己,后来整个人都有些飘了,说的东西也不合时宜,因此落到这个地步,她确实也有责任。
第3个回答  2021-01-13
说错话。她的很多国学不科学,所以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抨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