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几百压岁钱,要不过来,很担心怎么办

孩子拿几百压岁钱,要不过来,很担心怎么办

过年了要么是除夕要么是大年初一或这一正月,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着,朋友同事正月串门拜年,也少不了给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压岁钱传递着亲情和友情牵系着一颗颗童心,折射了长辈的慈爱培育着后辈的孝心,使这年味就更足了也更有人情味了。我小时过年,下面还有五个弟弟、妹妹,家中穷极哪还想过什么压岁钱。我最难忘的是一个多年未来的姑姑给了我们每人五元钱,我们六个互相比着看谁的钱新,都高兴得睡不着觉总是一遍遍拿出来看。现在这世道变了,人们有钱了。什么都看长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几百到上千甚至上万,下岗职工工薪族真是有些吃不消不给还不行的难言之隐。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压岁钱里缺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压岁钱也就有些变味儿了。

从文字上看“年”是谷穗下垂的象形是收获的象征,即所谓五谷熟曰“年”。压岁钱的民俗中“年”则是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的怪兽,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给人们带来灾难。相传过年给晚辈压岁钱可以压住年的邪祟,使孩子得以化凶为吉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也有的地方把过年给孩子们压岁钱叫散年钱把鬼驱走,这样就能拉住孩子的魂,所以压岁钱也叫压魂钱。据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角,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长辈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栩栩如生地描绘出得了压岁钱的儿童的不尽趣味。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晚辈给长辈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则给晚辈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慈爱和期望。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尊尊亲亲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以钱数多少定亲疏,收钱给钱使人尴尬使人愁。现在的孩子花样也多,如有的给老师、班干部送礼,或请同学到饭店大吃大喝,深圳有几个七八岁孩子用压岁钱请客,一桌花了2000多元,大一点的孩子还给女朋友花送礼物。也有的泡网吧通宵打游戏,泡厅舞、厅。还有了的拿了压岁钱逃学看黄碟和社会上的小混混哥们义气结伙成帮,甚至违法犯罪。压岁钱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负面效应,使我们不能不关注孩子的世界。还有因给对方小孩压岁钱多数额相差太大造成大人关系失和的,有的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使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弄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内涵。压岁钱看似来得容易,可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还别人的人情债,给多少还多少这几乎成了压岁钱现象的交换规律。以前压岁钱点到为止大家都穷呀,只是图个喜庆的气氛,给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兴兴的。现在压岁钱变了味儿,钱数逐年看长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作单位了。承受不起不说有的人还以所给压岁钱的多少来判断亲朋的亲疏远近,本来大过年和和气气的弄的心情不快花钱找气生的尴尬境地。

压岁钱给也容易花也难,孩子的奶酪谁做主?

谁家没孩子,这春节一年就一回,孩子盼一年了亏谁也不能亏孩子,这是我们做父母长辈的普遍心态人之常情嘛。我那个儿子别说压岁钱,都二十八岁了年年还过“六一”儿童节呢。身高一米七八体重近二百斤还说自己是两岁小胖,有什么法子?郁闷!我们中国人跟深蒂固的传统的封建宗法制度几乎还淌在我们的血管里,于是就有对子女的溺爱和畸形扭曲的期盼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类。自然给孩子给晚辈压岁钱,就不是难事。过年了让孩子高兴,看着晚辈天真的笑脸调配皮地给自己敬礼鞠躬搂亲着自己也高兴不是。

压岁钱这奶酪谁来管?孩子说:压岁钱是爷爷奶奶叔叔姨姨给我的,爸爸妈妈没有权利替我做主。爸爸妈妈说:孩子你不懂我的心。把压岁钱都给孩子图个省心往往适得其反,因为孩子自主意识强可自我管理能力有限,全没收也不是办法。让压岁钱在孩子手里只过遍手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父母将孩子的压岁钱全部没收多少也有些残。如从法律层面去看,压岁钱给了孩子那么这种财产的转移就是赠与,孩子接受的同时就对这压岁钱具有了所有权和处分权。再者说了毕竟这是长辈给孩子的一份情意,要是你全给没收,孩子们就会不服气会伤心的。

怎么办?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有限自主意识又高可由父母孩子共管,除了让他们保留适量压岁钱由他们自己管理,其余的则可以为他们建立一个账户。这样既可以增进和孩子的感情,又能让他们学会理财。跟孩子讲清楚压岁钱是长辈给的是爷爷奶奶给的,父母的亲戚朋友互相给孩子的压岁钱,父母也还要通过相同的或不同的方式送给他们家的孩子的。懂了这个道理,如何使用处置压岁钱就容易了。这样如孩子同意就可以一部分用于交学费、书本费以及各种杂费等,另一部分归归孩子所有用压岁钱自己平时所喜欢的东西,比如衣服、装饰品、音乐磁带影碟及部分自己爱吃的零食,剩下的钱还可以和同学聚会。

如孩子小或压岁钱数目太大,全让孩子管显然不合适则可由父母代管,如三岁以前的宝宝对钱还没有概念,一枚硬币或一张纸币只是意味着可以坐一次超门前会唱的车,所以压岁钱对孩子是没有多大意义和乐趣的,可以给他们些图画和益智玩具等。大一点的可适当给些零钱供孩子自己使用,也可以为孩子些学习用品,或者他们喜欢的图画书本作为新年礼物送给他们。这样既可避免小孩子将压岁钱弄丢或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又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助学习。也可全部存起来,大了或上大学时再给孩子。可以拿压岁钱带着孩子去旅游,开阔视野或者给孩子电脑软件以及课外书丰富孩子的知识,还可以为孩子办健身卡带着孩子游泳、打球锻炼身体。当然如孩子大了如上了初中或高中,已经有了自主的能力,父母就不宜过多干预了。

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内容,压岁未必都用钱,把压岁钱变成压岁礼物。在压岁形式上动点脑筋是解决压岁钱问题的好办法。比如,给孩子学习文具、课外读物,送孩子压岁礼物。压岁礼物不可过于贵重,太贵重了双方又得去权衡礼物的价钱了。在过年访亲拜友的时候,带上精心挑选的礼物:一本书或一件玩具送上门,把真正的快乐带给孩子们,同时也把这种新的压岁理念传递给孩子的父母。还可以在春节里约上亲朋好友一起来个郊外游,把礼物的钱用来车票门票午餐,让他们一起分享这淡如水浓如酒的友谊和快乐。

压岁钱背后的情与法,收到压岁钱乃是施教好时机。

大人们应当合理地给孩子压岁钱,更应该教育孩子如何使用好压岁钱。孩子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力不强,容易模仿成人的消费方式。要使孩子养成节俭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压岁钱的使用过程中家长的正确引导和较育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大一些的家长可以讲讲压岁钱的传说和故事,适当地算一笔压岁钱的往来帐,孩子会发现原来自己收到的压岁钱与父母给出去的压岁钱差不了多少。孩子明白了自己得到的压岁钱不是自己挣来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父母用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互换而来的。这样孩子既懂得了压岁钱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往的礼尚往来又知道钱的来之不易。

压岁钱在某种意义上说,里面还包含着人们之间一种微妙关系,它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中情感传递的一种方式和一种载体,压岁钱是人们注重亲情友情的一个侧影。平时大家生活都很节俭,对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这一点,但人们对过春节时给孩子压岁钱这件事,就往往忘了节俭而流于奢侈。我们也看到压岁钱有时会为节日提供一个温床,个别人以压岁钱为名变相送礼行贿从孩子家长的特殊身份中谋取利益。当然这就不单单靠道德的自律就可解决的了,有时我们还要诉诸法律。压岁钱给社会和孩子带来种种负面影响,比如家长把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当成了一种送礼还情的手段,或者孩子们把收取压岁钱的多少当作了相互攀比的一种方式。压岁钱又不是都不好,也不是都不能收。亲朋好友同事邻居碍于情面不得已而送之的压岁钱不收也罢,但是应当找到一个较为体面的拒收理由,以免使大家都感到尴尬。至于至爱亲朋长辈亲戚给的压岁钱可以让孩子安心地收下,这样做可以借助传统习俗表达亲情和友情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使之更和谐。

拒绝传统不给压岁钱,大人省心孩子伤心。人们生活的脚步里中有时不得不告别一些风俗习惯如大都的禁放鞭炮竹,那是因为在拥挤的城里这种民俗既存在危险性又污染环境,可压岁钱并不同于鞭炮。亲属间约定过年孩子压岁钱互免也不是不行,但这样更多的还是从家长或父母方面考虑,忽略了孩子的世界。还有的拒绝传统主张不给孩子压岁钱,这也值得商榷。压岁钱的民俗世代相传,家家户户都借此民俗长幼同乐。民俗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下来,就昭示它已经成为承担了某种有益的社会功能的载体,我们还没有理由拒绝。传统民俗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一旦失去就很难恢复。现代人处于物质生活日渐丰富而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的状态中,很少有什么传统的公众的习俗让我们产生一种与历史与民族文化血脉相联的感觉了。传统风俗礼仪的缺失,背后潜藏的是传统的人情伦理的缺失。压岁钱这充满融融亲情的民俗也呼唤人们去重新考量定位继承,让这久远的传统再焕光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