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桥又叫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赵州桥又叫什么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

在石家庄东南约四十多公里赵县城南2.6公里处,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朝大业元年至十一年(605-616),由匠师李春监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1]时隔大约1200年,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赵州桥又叫什么桥,它是隋朝的石匠
安济桥

【引证资料】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请采纳~
赵州桥又叫什么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年-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赵州桥又叫什么,它是隋朝的石匠什么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简介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地位

天下第一桥

它不仅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也是当今世界上第二座石拱桥(世界第一座石拱桥为古罗马阿尔坎塔拉桥,该桥由拉塞(lacer)于公元98~105年建造。)。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赵州桥原名叫什么?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憨“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赵州桥又名什么,建于什么年间,由著名工匠谁创建,因桥体全部是用什么,俗称"大石桥〞。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约15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赵州桥为什么又叫安济桥
赵州桥又叫安济桥,相传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也是世界上建造最早的这种类型的石拱桥。赵州桥横跨在河北赵县城南的洨河上,建成于隋代开皇末年至大业初年(公元605年以前),全长50.82米,跨径37.02米,桥宽9米多,分为三股,中间走车,两边行人,是古代中国乃至全世界跨径最大的石拱桥。桥型稳重雄伟而又轻盈秀丽,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这种桥在欧洲直到14 世纪才出现,那就是法国泰克河上的赛雷桥。赛雷桥比赵州桥晚建造700多年,却早已毁坏了,而赵州桥1300多年以来,经受了地震、洪水、风雨和使用的考验,至今仍雄姿不减当年。

赵州桥的珍贵还在于设计上有许多独特的地方。这么长的石拱桥,下面却没有一个桥墩支撑,桥基位于河的两岸,整个桥身是一个单孔的大石拱,从下面看去,就像一道横跨在河面上的长虹。古代的洨河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几条河流的河水汇合在这里,形成波涛汹涌的洪流,如果桥洞太小,水流不畅,不仅容易造成上游洪水氾滥,并且可能把桥梁冲毁。跨径大的单孔桥,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不仅如此,在大石拱两端的肩头上,还各加了两个小石拱,首创了世界上敞肩拱的新式桥型。不但使桥型更加匀称、轻巧、美观,并且减少了洪水时桥身对洪水的阻碍面积,减少了大拱的负载。

赵州桥的外观装饰,也是精心杰作的艺术品。桥面的两边,都砌有石雕栏杆,栏杆上雕刻着古朴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有的是两条飞龙缠绕,嘴里还吐著水花;有的是双龙前爪两两相抵,而龙头又回首远望;有的则刻着二龙戏珠。同样的动物,却是千姿百态,变化多端。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建筑工程中的杰出创造,是我国的宝贵遗产。解放以后,党和 *** 在1952年就开始对赵州桥进行了全面彻底的修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赵州桥经过修缮,又焕发了青春。
赵州桥为什么叫赵州桥
因为这座桥在赵州,所以叫赵州桥,你也可以看看赵州桥的介绍.

[编辑本段]【简介】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的洨河上,洨河流经赵县。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安济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宋哲宗赐名,意为"安渡济民"),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券高7.23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桥上有很多的东西,类型众多,丰富多彩。

赵州桥建成已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9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桥上有车轮印,膝盖印。

[编辑本段]【设计创新】

(1)采用圆弧拱形式,改变了我国大石桥多为半圆形拱的传统。我国古代石桥拱形大多为半圆形,这种形式比较优美、完整,但也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是交通不便,半圆形桥拱用于跨度比较小的桥梁比较合适,而大跨度的桥梁选用半圆形拱,就会使拱顶很高,造成桥高坡陡、车马行人过桥非常不便。二是施工不利,半圆形拱石砌石用的脚手架就会很高,增加施工的危险性。为此,李春和工匠储一起创造性地采用了圆弧拱形式,使石拱高度大大降低。赵州桥的主孔净跨度为37.O2米,而拱高只有7.25米,拱高和跨度之比为1:5左右,这样就实现了低桥面和大跨度的双重目的,桥面过渡平稳,车辆行人非常方便,而且还具有用料省、施工方便等优点。当然圆弧形拱对两端桥基的推力相应增大,需要对桥基的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2)采用敝肩。这是李春对拱......
第2个回答  2024-03-23
赵州桥又叫安济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