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见义互文见义常见句

如题所述

在古诗词中,互文见义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上下句词的互补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见"与"闻"互文,意味着在岐王与崔九的居所里,诗人多次见到李龟年并听到他的歌声,而非仅仅在一处听到他的声音或见到他的人。



在《木兰诗》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通过省略,表达了木兰回家后在家中各处停留的欢快心情。"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也是互文,说明她在明亮的窗前梳理头发,并对着镜子装饰自己,而非仅限于一种动作。



在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行"与"灿烂"互补,表现了星月的运行和光芒仿佛都出自沧海,而非只有日月运行或星汉灿烂。



互文的手法在其他诗词中也有体现,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控"与"著"互补,意味着武官们在严寒中无法控制弓箭和穿着铁衣。还有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烟和月的描绘也互文,营造出悲凉的氛围。



理解互文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解读古诗词,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和情感表达。这种修辞手法展示了古代诗人卓越的文学技巧,使得诗词语言更为丰富和深远。





扩展资料

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如果是互文,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