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交响乐作品论述贝多芬对浪漫主义的影响。

如题所述

【答案】:浪漫主义音乐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受文学、美术、建筑等领域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而确立起来的音乐风格,其显著特点是打破古典主义音乐理性形式的桎梏,崇尚个人主观情感表达。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确立,离不开韦伯、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等人的努力,当然也离不开贝多芬的贡献。我们可以将贝多芬艺术歌曲创作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实质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浪漫主义的旋律手法。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常见的旋律发展手法有重复、模进、主导动机贯穿、戏剧性冲突、声乐作品器乐化等。比如,歌曲《战鼓声声动地》中“十六分音符三连音”的结构反复出现,显然是贝多芬交响化、器乐化旋律思维在艺术歌曲中的体现。其二,浪漫主义的曲式与和声。法国作曲家朗陶尔米曾说:“贝多芬的不同凡响与独一无二的特点在于动的力量和节奏。”相对于古典主义音乐创作技法而言,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出现了分节歌(如《五月之歌》)、乐段曲式(如《我爱你》)、并联曲式(如《阿黛拉伊德》)等多样化曲式结构,并在作品中运用主和弦之外的二级和弦、六级和弦、附属和弦等来突显作品的色彩性。其三,浪漫主义的调式调性。转调、离调、调式交替、调性并置与交融等,是贝多芬艺术歌曲中浪漫主义技法的又一大体现。比如,歌曲《悲中有喜》在短短23小节中就贯穿了五种调性,先由E大调进入e小调后转为D大调,较为阴郁的情绪,契合主题“悲”的气氛。之后转入G大调,略显主题中的“喜”。但转入D大调后,降低了其VI级音,形成了和声大调,但又流露出一丝小调的色彩,同时也为转入a小调做了铺垫。其四,浪漫主义的伴奏织体。伴奏织体是艺术歌曲的重要部分,承担着塑造音乐形象、表现人物情感等作用。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伴奏织体丰富多变、不拘一格,柱式和弦、分解和弦、齐奏式织体、动机式织体等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比如,歌曲《晚歌》中运用密集型柱式和弦与歌词“执法者在星空里”相结合,描绘出星空的灿烂景象;歌曲《阿黛拉伊德》中上下流动的分解和弦织体塑造出阳光明媚的春天景象;歌曲《来自自然的颂赞》中运用与旋律齐奏的八度音程织体来表达对“造物之神”的景仰;歌曲《战鼓声声动地》中运用三连音动机式织体模拟出战鼓声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