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集体主义的特点并分别分析两者形成原因

如题所述

一、西方个人主义

特点:

1、独立的个人是社会的本源或基础

2、个人是社会的终极价值(人是目的)

3、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界限

4、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

5、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6、自治自律的人格、自组织行为、对抽象的公共权威的服从

形成原因:

个人主义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而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最后的最完备的社会形态,个人主义在资产阶级身上发展到了高峰。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把个人主义普遍化为永恒不变的人性,并使之成为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判断善恶的主要标准,以此作为反对封建道德和宗教禁欲主义的思想武器。

个人主义的涵义甚广: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它主张一切价值以个人为中心,个人本身具有最高价值:作为一种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它包括高度评价个人自信、个人私生活和对个人的尊重,反对权威和对个人的各种支配。

二、中国集体主义

特点:

1、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根本准则,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各种规范要求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

2、集体主义原则反对并谴责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集体利益之上,更不允许用个人利益否定国家和集体利益。

3、集体主义强调无产阶级的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形成原因: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打破了几千年来按照血缘、宗法、等级划分人群的历史观,认清了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力量——劳动阶级,道义与利益第一次在“劳动阶级”、“生产阶级”这个新的价值主体上达到了统一,传统文化与时代有了相结合的现实载体。

确立新的价值主体后,中国社会组织形态开始发生变化。经过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革命洗礼,毛泽东终于认识到唯有‘民众大联合’,才是改造国家社会的根本方法。他打破宗法等级制度,按照利益原则重新划分人群,按照平等原则重新整合社会。

这种对价值主体认识上的深刻转变,为诞生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奠定了思想基础,为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一理念不仅把人民的利益置于一个政党的最高宗旨的地位,而且把人民置于未来国家的主人的地位,共产党则始终是人民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

在这种政治逻辑下,革命集体内形成了新型人际关系——同志关系。“同志”关系体现着独立、平等、自由、民主等人类文明先进理念,小我与大我在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革命的集体主义在中西两种文化的结合中油然而生。

扩展资料:

1、西方个人主义的经济主张:

在经济上,个人主义主张每个人都应该被允许作出他自己的经济决定,而反对由国家或社会共同体加以干涉。同时个人主义也支持个人拥有财产的自由,反对由国家或群体加以安排。这样的经济制度通常被称为“自由放任”或“资本主义”。

而现代资本主义的批评者则主张资本主义并非根基于个人之上,而是根基于公司和制度之上,而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由这些制度所决定的。

不过,与其他各种形式的政治集体主义相较,资本主义通常被认为是个人主义的制度,因为参与这样的制度是出于自愿和个人选择的。然而,资本主义也确实能在一些集体主义的社会运行,唯一的差别只在于:这是出自于个人的需求还是团体的需求。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关系;

事实上,广义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并非互不相容,完全对立的。个人主义将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个体人视为最高价值,集体主义将所有个体人组成的整体视作最高判断,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应当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主义

百度百科-集体主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