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前新闻记者的这本书让你看见人生百态,各有滋味

如题所述

《看见》这本书是柴静在央视十年里做记者时的所见所闻,也是自传性作品,既可以说是纪实文学,也可以说是一个优秀记者的成长笔记。这里面有她一路走来的心历路程,经历一件又一件事,她自省,改变,成长,回归本心。

书中有18个真实新闻故事,用一个又一个事件来讲述我们经历的落寞人生。 它不是那种温暖平凡动心的文章,相反的,它残酷真实又冷冽,直面生死离别这些生活中灰暗的画面,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很多道理,不需要你亲身体验就能明白,让你不断打破固有思维去深度思考,让你处在自我反省自我怀疑之中,一遍又一遍的剖析自己的内心,她从来不说什么深刻有意义的话,只是去陈述这客观存在的事实,试图表达她的真实感受,只是呈现而不是修饰加工,让你从书中体会到绝望中长出的希望,接受这真实的市井人生。

白岩松曾经评价她是“中国最好的主持人之一”,而这个“之一”能否拿掉还有待时间考证。所以从书中你可以看到她也有不足的地方,有她自身的缺点,但是她知道并且想要去慢慢改掉它。在采访卢安克那一期时,柴静采访一个小男孩时代入自己的情绪,把局面弄糟糕。 她问卢安克:“我怎么老没办法改变我的弱点?” 他说:“如果那么容易的话,还要这么漫长的人生干什么呢。”我很喜欢她那种不急不缓的叙事风格,一点一点的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见过那么多真实后还能没有一点戾气,温温和和,文字就像一朵刚盛开的花,让你的心都静下来。

关于她是否是个好记者的争议,大部分人都觉得他的感性大于理性,有点文艺青年的既视感,而这个是新闻记者忌讳的。她在做双城的创伤那一期的采访时,蹲下为小男孩擦眼泪的镜头被很多人讨论,说她是不是“表演性主持”,连身边的朋友都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因为“什么都不做,这才是记者”。

那记者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包括她的医生朋友都说:“你到底是文学青年还是记者”?我觉得两者之间并没有很大冲突。在另一本书《萤火虫小巷》里, 查德对塔莉说:“记者必须在客观与感性间取得平衡,而你太客观、太冰冷”。 所以当她好朋友的丈夫出事的时候,她的第一想法还是要采访,哪怕她知道好朋友会生气会绝望,可是她还是那样做了,她知道怎么样做才能利益最大化,太客观太理性。所以柴静具备理性和感性,这可能是她成为知名记者的原因之一。

当然,她过于感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是她的缺点也是她的优点,两者是并存的,没了或者抹掉这些,也会把她自己抹掉。这是她的风格也是她的特点。

对于柴静和这本书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