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孩子会特别没有安全感?

如题所述

可能有很多原因,孩子在小的时候寄宿在亲属的家里,那些童年或者少年时期长期被寄居在亲人家里的孩子都会有哪些性格上的影响吧!
一、小心翼翼

既然是寄居在别人家里,总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么舒坦,自在,所以难免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像我这种住在姥姥家的还好说,如果是寄居在舅舅家或者其他什么人的家庭里,人家大大小小其乐融融,自己难免显得多余,孤苦伶仃,自然也会陷入一种寄人篱下的情境里。这将导致孩子变得小心翼翼,看人脸色,丝毫没有安全感。

二、失去自我

如果我们长期处在一个了解熟悉的环境中,势必会有主人翁的感觉,可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不熟悉的地方,就需要我们慢慢地融入和了解,并非每一个要求都会得到人家的同意,但哪怕是一次的拒绝,也会让我们在精神上产生距离感。至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失去自我意识,进而去迎合原主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极度缺爱

这一点,相信我在表述自己寄居的经历的时候,读者就已经有体会了吧?孩子还小,纵使是再亲近的人也代替不了孩子父母给予孩子的充分的爱和温暖。

那些从小就生活在父母身边的人成长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相信爱的力量。而那些从小就远离父母,寄居在他人家里的孩子却很难拥有幸福的感情生活和经历。因为他们很难走进别人的心里,也不相信自己配得上他人的拥有。哪怕是遇到了自己深爱的人也会远远地观望,始终处在一个被动的角色里。

四、迎合他人

因为习惯了看别人的脸色,所以,成年后的长期寄居的人们也不善于表现自己,更多的是迎合他人的喜好。虽然,长大了,成熟了,也了解了父母的不容易,自然也不会再回去责怪他们,但已经形成的被动型人格,讨他人喜爱的“小丑”形态已经成了一种再容易改变的习惯,分分钟影响着自己的心理健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