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怎么爽怎么来的霸气人生

如题所述

他七岁能诗,十九岁中进士,登华山而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他一生霸气,敢拦皇帝而谏,更是敢逼迫皇帝御驾亲征,换来大宋百年和平

他少年得志,富贵奢侈,家里烧得蜡烛油每每流得满地都是

他有时又不识好歹,怼天怼地怼知己

他一生铁骨铮铮,有时候极富魅力,有时候又让人感觉极其奇葩......

这是一个有个性的人,一个自恋的人,一个带给我们无数趣事的人。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一个十九岁的孩子考中了进士,古人说二十弱冠,按照这个标准,他还未成年。因为他太年轻了--而太宗偏爱老成持重之人--于是就有人劝他你谎报下年龄,增加那么几岁吧。可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准方进取,可欺君耶?”

不知道是那根筋搭错了,后来的太宗赵光义反而因为这个小子不会花花肠子而特别欣赏他。(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位赵家二皇帝, 历史 上的人品风评实在是颇有争议的)

这个七岁登华山而写下:“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的人,便是一代名臣寇准。从这首诗来看,他大概很小就具备了强大的气场,天是老大,我老儿,除了天子至尊,老子谁都不鸟。 后来的事实更是证明--有时候他连皇帝的面子也不给。

这一年的科举榜非常非常牛,出了好多宰相级别的人物 :李沆(hàng)为相六年,有“圣相”美誉、王旦为相十二年,掌权十八载;向敏中为相亦多年,还有“参预及两禁以上者又数人,时亦号龙虎榜” (龚鼎臣《东原录》)

可想而知,寇准同学少年成才,又有这么精英的同年,再加上他与生俱来的霸气,自信心爆棚的他 少年得志,干什么都一定要比别人强。他的一生也一直是这样要求自己的。

这样的性格,既让他做成逼迫宋真宗御驾亲征澶州前线,挽大宋社稷于将倾,换来大宋百年和平,建立丰功伟绩,得到“左右天子为大忠”高度赞扬;却也带来了无比致命的性格缺陷。如果说王禹偁正直(见前文王禹偁:一生以直言为荣的北宋诗文先驱 ),那寇准这个大概要叫刚直,如果说王禹偁那个叫犯颜直谏,那寇准这应该叫啥呢?大白话大概可以这么说:他这叫强bao皇帝,额,皇帝的意志。

中第后的寇准,被授官大理评事,派往归州巴东(今湖北恩施巴东县)任知县,任满改任大名府成安(今河北下辖县)知县。要么说寇老西还真的是很有才华的,宋史他的传记里这么记载:"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 说每次到了要百姓交税服役的时候,他都不用拿出官府征调文书,只要将乡亲的姓名张贴在县衙门口,百姓没有敢误期的。

自然的,他的仕途也初期的顺利,一路升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大概宋太宗对这人实在印象有点深刻,特地招来面试,然后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等职。入朝后的寇准,每次百官言事讨论时,都说得有理有据,能将事情的优点缺点都说得头头是道,于是皇帝更加器重他了。继续升他的官,累迁把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

才华得到赏识,寇准更是毫无顾忌得将他的霸气淋漓尽致地挥洒出来。《宋史》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说曾经有一次,寇准在宫殿向皇帝启奏事项,发表意见,但是他的话不仅得不到赞同,还让皇帝很生气,一语不合站起来就要挥一挥衣袖,拍屁股走人。没想到寇准更是牛气,他直接上前拽住了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 只等皇帝同意了他的建议,事情解决了才退下! Word天啊,这面对的可是有几百种方法嫩死人的赵二皇帝啊。不知哪根筋搭错了, 赵光义同学竟然对此十分欣赏 。他还说:“ 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 说寇准就是我的魏征啊。

寇准过于刚硬的性格,于是更加如鱼得水般疯长,这和太宗皇帝对他的厚爱肯定分不开。回头来看这一段故事,总觉得当时的赵光义应该很需要这么一位“愣头青”:宋初其实还是文弱武强的,枢密院势力很大,文官们呢,大都还是以老成持重为荣。因此,本来当上这个皇帝就有不少人不服的他,也许需要用千金买骨式的"表演",来给文官们立个表率,然后渐渐向文官倾斜,即使分了武官的权,也是稳了自己的位置。

淳化二年(991), 霸气的寇准再次用自己的强硬逼迫了宋太宗一次,并且再次赢得了升迁 。这年春天,发生了大旱灾,太宗就招来大家讨论时政得失。群臣都说是天数所导致的。寇准却说这是因为刑罚不公平导致的。把太宗弄得很是打脸,怒而退入禁中,怒意难平,就把寇准叫来,说你给老子说说,那里不公平了。寇准面无惧色,让皇帝把二府官员招来,他要当面对质。(宋朝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是当时的最高国务机关) 太宗听完准了,二府人到了之后。寇准说此前有两人都受贿了,受贿少的被杀了,受贿多至千万的,竟然只是被装模作样的打了几棍子,然后官复原职了,就因为他是参政(副宰相)王沔的弟弟。这难道不是不公平吗?宋太宗一听,就问跪在下面的王沔,王沔只好叩头谢罪。 经过这件事,宋太宗更喜欢寇准了 。当即又给他升迁: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大概相当于最高军事参谋机关的副职。

锋芒毕露的寇准,在这里和职位相当的武官张逊发生了摩擦,有时还在皇帝面前争执。闹到后来,太宗实在受不了了,将张贬谪,寇准也被罢,贬官青州知州。可是没过多久,就想得不行,常常自己个闷闷不乐,还隔三差五地问左右随从:"寇准那小子在青州过得好不好啊?" 有些弄臣就暗戳戳地说,寇老西过得挺好呢,不知道他想不想陛下呢?可是到了第二年,太宗还是把寇准召了回来,担任参知政事。厚爱可见一斑。

就是在立太子这样的事情上,疑心病极重的赵光义,也更多是因为听取了寇准的建议,下定了决心。

宋太宗的厚爱,加之天性,使得寇准更加 武断和骄傲,这使得他几乎很不屑于处理和同僚的关系。他的后半生悲催经历大概就源自于此 。至道二年,太宗驾崩前一年,寇准便再次和同僚因为朝拜顺序之事发生争执,太宗本来想大事化小,结果寇准争辩不休,把赵光义惹怒了,说了一句“鼠雀尚知人意,况人乎?”,再次将他罢官贬职,赶到了邓州。

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后,太子赵恒即位,是为真宗。 对这位当年为自己说过话,帮自己登上太子之位的功臣,真宗还是想感激的, 但大概也是想到这人性格张扬,于是先是升了寇准尚书工部侍郎。然后在咸平元年(998年)开始外放河阳、同州、凤翔等地历练,两年后,趁巡幸大名府之际,诏令寇准赴行在,大概是又面试了一番,终于决定让他迁刑部,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1003年),升迁往兵部,担任三司使。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这分明是要再次重用他的信号。《宋史.寇准传》在写到这里的时候,说了一句:“ 帝久欲相准,患其刚直难独任 。” 真宗真的是很了解他的这位恩人啊。

但是这当口,有人出来推了寇准一把。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参知政事毕士安向宋真宗推荐寇凖为相。毕士安说:“寇凖(准)天资忠义,能断大事;志身殉国,秉道嫉邪。眼下北强入侵,只有寇凖可以御敌保国。” 这后面的背景其实是当时的宋辽局势所迫。 寇准锋芒毕露的性格,却正好促成了 历史 转折的瞬间抓住了那个天降契机,让他功成名就,挽大宋与将倾。

从太平兴国四年(979),赵光义御驾亲征攻灭北汉,欲图幽州,败辽军,到雍熙三年(986年)北伐辽军惨败,直到宋真宗即位,这二十多年来,宋辽之间的摩擦几乎没有停止过。宋朝换了新皇帝,辽国就趁机更加频繁地骚扰边境。咸平二年(999年),辽军大败宋军于高阳关,俘宋大将康保裔,大掠而回;咸平六年(1003年),辽军再侵高阳关,宋军大将王继忠又被俘降辽。景德元年,边境告急文书频传,说辽军要大举入侵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毕士安的助推,八月,寇准和毕士安同日拜相。九月,就传来消息,辽国皇帝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率20万大军,从幽州出发,浩浩荡荡举兵南下。

“急书一夕五至”,满朝震恐 。这个时候为大场面而生的寇准站了出来。《宋史》记载:"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 一边对皇帝说“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请皇帝巡幸澶州,御驾亲征。同时霸气地表示,要把朝廷上提议迁都的人斩首。然后再给皇帝做心理辅导:“今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遁去。”,就算没有那么顺利,也可以坚守打持久战,辽军远来,必然支撑不下去,而“弃庙社欲幸楚、蜀远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邪?”

于是,宋真宗就这样连哄带骗地被拐上了前线。到了澶州南城,隔河就是契丹军队,皇帝又怂了,投降派趁机劝说皇帝先停下来,偷偷观察兵势再做决定。寇准极力劝说:“您都到这了,畏惧不敢前线,人心只会更快崩溃,再说了前头有大将王超领劲兵挡住契丹兵锋,左右两边也有李继隆、石保吉这样的大将,四面八方的援军也正在赶来,您怕个啥咧?” 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毛用没有。于是,霸气的寇老西毛了。他娘的,你不上,老子也要逼你上,否则全完了!寇准于是找来太尉高琼,这位不识字的高太尉和后面那位球星那真是有云泥之别,请看以下令人热血沸腾的对话:

寇准说:“那好,咱俩上殿平事去!” 说完带着高琼就到了宋真宗面前,厉声说"陛下既然您觉得我说得不对,那就问问带兵打仗的人怎么说吧!" 不等皇帝答话,高琼高声嚷到:"我等家在汴京,让我们保家卫国,拼死也要上;要是让我们把家扔了跑路,我可保证不了这些会干出些啥事来!"

这又表决心,又变相胁迫, 终于带着皇帝渡河,到了北城前线 ,黄龙旗在澶州北城楼上出现时, 军士们望见御驾真的亲临,刹那间热血沸腾,踊跃欢欢,声闻数十里 。抱着"小不利辄引去"的辽军,本就没有决战的打算,听到这个动静也是吓个半死,连队伍都有些骚动。宋真宗见效果达到了,装模作样了一会也还是返回南城了,将指挥重任全部委托给了寇准。寇准还真是有两把刷子啊,“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干净利落地给跑到城下来挑衅的辽军来了个迎头痛击,斩获大半。十几天后,,辽军主将萧挞凛(也作萧挞览)出营独占,更是中埋伏,被床弩射出的大箭头爆头身亡。

于是,辽人不得已,派来人说要谈判结盟。寇准这肯定不同意啊,辽人坚持要谈,最后还通过降辽的原宋将王继忠,双方开始了高级别使节往来,没办法啊,肯定是要报给皇帝的。爱好和平的宋真宗一看这机会送上门来,不是挺好嘛。寇准是想“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皇帝发话了,也不能再顶下去了啊,再顶下去就是傻帽了不是。 寇准就说,行,不打也行,辽人要称臣,还要把以前夺取的幽州还回来。 壮哉,寇公,谁说北宋的文人都弱的啊,都像寇准这样,该多好啊。

只是皇帝已经厌兵(怂)了,在前线一直待着也不是事啊。寇准这边还据理力争呢,那边就有不少曾经被他得罪的人开始嚷嚷寇准拥兵自重了。还能说啥呢,闭嘴吧。于是皇帝派曹利用前去谈判,出门前还特意交代曹利用,除了割地,其他都可以谈,如果能用钱解决,那就最好了。旁边的寇准一听这个气啊,这明明是打了胜仗啊。曹利用又问,能给多少?宋真宗说,一百万以下都可以谈。

寇准一听,火爆脾气上来了 。曹利用刚一出门,就被他揪住了: 官家说一百万,我可不答应 ,你要是敢给他们超过三十万,回来我就弄死你!

要说曹利用也是有脾气的,他心里头也有火呢,之前就对宋真宗说,他们要是贪得无厌,我就是死也不会答应的。曹利用于是以阁门祗候、崇仪副使的身份,奉诏书前往辽国军中。言辞拒绝了辽人割地的要求,最后还真的以三十万的代价达成盟约归来。这便是 历史 上著名的“澶渊之盟”了。不管后世如何评价这场盟约,此后一百年间,宋辽双方实实在在的保持了和平。而假如没有寇准的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坚持和魄力,北宋的命运会如何,真的很难说。

从此,寇准站上了人生巅峰。而不管当初是否愿意,面对如此功劳,宋真宗对寇准十分敬重,甚至还为他定制了一个“注目礼”--每次散朝,都要目送寇准离开。 只是巅峰之后,就是下坡,功高盖主,必有后祸。何况是寇准这样张扬,到处得罪人的人呢?

等事情过去,寇准也被宠得差不多了,当年被寇准叫嚣着要斩首的投降派,终于有人跳出来要报复了。 参知政事王钦若,江南人,当辽国军队来势汹汹时,主张逃跑,迁都金陵。被寇准那一顿咆哮和恐吓,从此就恨上了他。就和宋真宗上眼药说:"皇上您敬重寇准,是觉得他有功于社稷吧?可是,《春秋》里说,城下之盟,是耻辱啊。澶渊之举,御驾亲临,却签了一个城下之盟,这不是耻辱么?" 听听,当时建议逃跑迁都他不觉得耻,以战逼和,他倒觉得是耻辱了!宋真宗那个郁闷啊,说啥呢,要谈的人是自己啊,这个他还是清楚的。心想,往常这姓王的都挺有眼力见的啊,今天是肿么了?他满头黑线,变色不悦,直到他听到了王钦若接下来的一句:"陛下听说过赌徒吧?他们快输光的时候,往往孤注一掷。陛下您,被寇准当成了最后的赌注啊!想想当时真是危险啊。" 《宋史》说,从此宋真宗对寇准就没那么热络了。这眼药上的水平高啊!

不过 寇准对于别人背后搞事情,那全然是不在乎的。他似乎天生就是我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听人劝,吃饱饭”,那是不可能的。 担任宰相的他,选拔人才不讲门第,不循惯例,喜欢用有真才实学出生寒微的人,弄得同僚们都很不高兴。人家喷他说:"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呢?" 他回答的实在精彩:“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 都按惯例,随便找个人做就行啦,小吏都可以做,要宰相干嘛?不就是选贤才,退庸才和小人吗?!御史台是专门批评朝政得失的机构,每有缺额,他就选那些最具批评精神的人去担任。在寇准看来,这就是宰相的责任啊,好好干活,至于得罪人那肯定是要得罪的啊,否则这么能把事情弄好呢?但御史台,本来按制度,是不应由宰相插手的。

于是乎,将他视为眼中钉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在他们的攻击下,景德三年(1006)年三月,寇准被罢相,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 宋真宗启用寇准的同年王旦为相,特地嘱咐他告诫寇准。此后,寇准在外任职多年。而自从被王钦若一番话,把自己的‘功劳’说没了以后,宋真宗怏怏不乐,最后在察言观色,善于逢迎的王钦若建议之下,开始了劳民伤财,大规模的封禅活动。先是在景德五年(1008)年,搞出了一个‘天书’,改年号为“大中祥符”,然后东封泰山,成为中国 历史 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皇帝,引起“争奏祥瑞,竞献赞颂”的疯狂;三年后(1011),又在好事者的怂恿下,到山西汾阴“祭祀后土”(又称“西祀”)大礼。再过了三年(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又在亳州官员的不断请愿下,巡幸道祖老子的家乡亳州,朝拜太上老君。使用大中祥符为年号的这近十年时间里(1008-1016),宋真宗赵恒对朝政几乎毫无用心,只是一味热衷“祥瑞”粉饰太平。朝政被王钦若、丁谓等“五鬼”把持。一代名臣王旦劝谏不听,阻止乏策,也无可奈何被拉入水,违心地率官吏百姓上书请求封禅,几乎晚节不保。

寇准在这些年,几乎都在外地为官。而宋真宗大概还是惦记这位旧臣的,封泰山,带着他,迁户部尚书、知天雄军;祀汾阴,命提举贝、德、博、洺、滨、棣巡检捉贼公事,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这期间,寇准难免也发发牢骚啊,比如这首:

在幸亳州(1014年)时,在王旦的力荐下,(寇准任)权东京留守,为枢密院使、同平章事。这几乎等于重回权利之巅啊,好死不死的,寇准这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以自我为中心的。 王旦不说,另外一件事,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有时候在怀疑,这人真有宰相的度量吗? 当时,主官财政赋税的三司使主官林特,以河北绢阙,督促甚急。寇老西和这个人向来不对付,竟然帮助转运使李士衡,有意抗衡,还说自己在魏州(魏州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大名境内,寇准知天雄军是管辖魏州等地)时,曾经上缴绢五万而三司不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绢阙的,还嚷嚷要弹劾主官官吏。宋真宗虽然热衷封禅表演,但也不傻不是,我特么缺百万,你和我说五万?你数学是 体育 老师教的吗?于是又跑去找老好人王旦吐槽:"准刚忿如昔。" 虽然王旦为这位同年说好话,说寇准虽然性格有点那啥,但他勇于担当啊。不过还是没劝过赵恒,没过几天,就被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徙永兴军,打发到陕甘边界去了。

到了天禧元年,已经病重,多次辞官,快走到人生终点的王旦,再次拉了一把寇准。真宗问他谁可以继任宰相,王旦一直不说话,真宗一直问,最后王旦说:“还是寇准吧。” 就这样,在天禧元年(1017年),寇准趁着永兴军巡检朱能和宦官周怀政再次弄出来的“天书”表演之际,上书附会,再次回到朝堂,担任宰相。而这次的天书,也成了寇准人生的污点。

寇准能回朝回得这么顺利,其实也有别的因素。这个时候真宗身旁的近臣丁谓,之所以会推波助澜,同意寇准回朝,一是他本来也算寇准的门人,寇准还是挺器重他的,另外一层原因是他也明白自己还不够资格一步登天担任宰相,便想借助寇准的名望和资历,把寇准拉为同党。可是, 这个聪明一世的权臣,也不想想,拉别人可能还行,寇老西,他是一个那么直的人,怎么可能和他这样谄媚逢迎的人为伍呢?

于是, 历史 上著名的”溜须“典故就发生了。有一次,寇准和丁谓等人一起吃工作餐,寇准不慎将汤汁弄到了胡子上,丁谓很有眼色,马上起身为长官擦拭,可谓是殷勤之至。可是人家寇准是怎么看待这种行为的呢?他也不知道是调侃,还是真的打心眼里瞧不起,笑着说道:“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 说得丁谓是老脸那个红啊,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在心底里默默对将寇老西全家问候了几百遍,发誓一定要打击报复。(这也就是后世”溜须“一词的来源)

不久之后,寇准更是卷入了一场宫廷权利斗争之中。

宋真宗病了,皇后刘娥渐渐把持朝政。宋真宗心中不安,就和自己的心腹周怀正透露了自己有让太子监国之意,作为宰相的寇准,本来就对刘娥独揽朝政非常不满,得知消息后,立刻进宫和真宗商议“太子监国”之事。本来事情做得挺机密的,寇准出宫后马上找翰林学士杨亿秘密筹划,让他起草诏书,不料事情还是败露了。根据《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宋真宗毕竟还是有点怕他老婆,就推脱说“不记与准初有成言”。丁谓这个时候已经和刘娥一派勾结了,于是在他们的压力下,背锅的寇准,被罢相,贬为太子太傅,封莱国公。而丁谓趁机成为了宰相。

贬为太子太傅,宰相做不成了,但也不算很坏嘛。可是,这还不算完。周怀政听到这个消息惴惴不安,他把打击报复啊,于是决定铤而走险,策划发动兵变,废掉皇后刘娥,杀丁谓等权臣,然后让太子登基,真宗退位为太上皇,寇准再次为相。结果:

周怀政的的手下在兵变前一晚,向丁谓告密,于是丁谓和曹利用等谋划应对,在第二天将周怀政和他的党羽收捕、诛杀。之后,寇准在永兴军心腹朱能,不愿坐以待毙,起兵反抗,不久兵败自杀。于是,刘娥矫诏,削寇准莱国公头衔,从知相州(河南安阳),再迁安州(湖北安陆),由安州再贬至道州(湖南道县)司马,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贬再贬。

而这一切,病中的真宗并不知情,他还问左右说为何多日不见寇准,左右之人哪敢回答啊。

丁谓打垮寇准,当上宰相后,接着将寇准贬贬贬,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他们将寇准、周怀正、李迪等弄成一党,将他们的“罪状”昭告天下。同时,再把寇准贬到广东雷州,担任小小的司户参军。那时候的雷州,妥妥的蛮荒之地,在中原人看来,就是天涯海角,恐怕是要一去无回了。

寇准到雷州后,雷州,成为他人生的归宿。他在雷州的职位虽然不高,但勤政爱民,积极传播中原文化,深受雷州人民爱戴。

他果然再也没有回来,熬了一年多,就在病榻上去世了。寇凖年轻时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没想到“一语成谶”:雷州至海岸真的只有十里远。

《宋史》说寇准“ 少年富贵,性豪侈 ,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 不管是做官,还是做人,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他似乎都是极讲究的。

临去前,他也仪式感十足:

沐浴更衣,具朝服,穿戴上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太宗赐予的通天犀带,北面再拜,然后安然地在榻上去了。

在病入膏肓之际,他写下了这么一首诗:

逢迎是不可能逢迎的, 我寇准一生,铁骨铮铮,霸气满满,足矣!

在民间,寇公的声誉甚隆。但他的诗文似乎名气不大,但七岁就能写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这样诗句的人,当然应该算是文学家的。其实,寇准的诗文创作,还是有较大成就的。寇准和宋初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其五律、七绝都颇有韵味。如“炉灰愁拥坐,砚水半成冰”(《冬夜旅思),“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日暮长廊闻燕语,轻寒微雨麦秋时”(《夏日》)等,情景交融,清丽婉约。有《寇莱公集》7卷,《寇忠愍公诗集》3卷,传世诗作近300首。

个人比较喜欢的有:

记得最早在《天龙八部》里看到这几句,惊为天人。段誉被鸠摩智挟持到苏州城外,脱口吟道:“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寥寥数语,就是一幅绝美的水墨画,画面感十足。在勾勒出一幅江南暮春图景之后,后两句直抒胸臆,显得情深意挚。

寇准似乎偏爱汀州白苹和烟波渺渺,在另一首《夜度娘》诗曰:“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 (这首诗还有一个版本作《江南春(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而下面这两首,个人觉得也是写得极美的:


说起来有意思,在诗词方面,寇准似乎作的比较多或者说比较好的是偏婉约的,比如这首写景抒闺情的:

当然这首描写暮春之际,倚楼而望,盼离人归来的诗,自然也可以被解读为对政坛,对君上的难以割舍的情怀。

最后,说一首,比较符合他身份的吧:

在诗文上,自然寇准的声望是不如苏轼这样的大文豪的,也许也不如后面的名相范仲淹等,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寇准是写诗的政治人,而不是玩政治的诗人吧。而按 他这样的性格,大概也无法安心创作,对他来说,这些都是微末之道吧,而他的政治贡献,早已超越和掩盖了他的文学成就。

如果可以选择,像寇准这样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霸气一生,自然是极好的。大家觉得呢?


《宋史.寇准传》

《宋史.王旦传》

《续资治通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