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抱太子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这是《二进宫》的情节。

《忠保国》(也称《龙凤阁》)分三折:
第一折--大保国
第二折--探皇陵
第三折--二进宫(秦腔、京剧的《二进宫》讲的是同一个故事,京剧的《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习惯上称《大。探。二》)

《忠保国》演绎的是明隆庆帝驾崩,太子年幼,李艳妃受其父蛊惑,准备让位,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上殿力谏,不从,杨波四路召回勤王兵马,和徐二次进宫,李艳妃幡然醒悟,由杨波辅政,抱太子登基(即万历)的故事。

一、大保国:老王死,留下一个幼年小皇帝和他的母亲李艳妃。李艳妃父李良眶骗李艳妃把皇位让与他代为执掌三五年,待皇帝长大再“原业归宗”。满朝文武惧怕国丈,不敢反对。只有定国公徐延昭和兵部侍郎杨波上朝力争,杨波三道奏章都被李艳妃驳回,并说“从今以后,朝中有事无事不欲徐、杨二大奸党相干”,并且定下“七月十三让龙位,八月十五坐中华”。

二、探皇陵
八月十五前一晚,徐延昭带家将保护皇陵。杨波也召集杨家将来守皇陵。此时李良篡权野心已昭彰,徐杨皇陵相见后,决定一同进宫去商议保国之事。

三、二进宫
李艳妃此时已知其父李良的野心,徐杨进宫后,经过一番商议,加封杨波太子太保,由杨波带皇帝出宫。

本故事纯属虚构,据史料记载,隆庆36岁驾崩,万历已10岁,由张居正等忠心辅佐,顺利登基,外戚也没有谋权篡位的野心和举动,就连徐延昭、杨波、李良等主要人物,也都是子虚乌有,更谈不上那一场惊心动魄的篡夺皇位之争。

根据河中饧杨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的考证,有如下结果:

考证:万历皇帝10岁继位,确是年幼。考虑到抱着唱戏,更适合舞台。

考证:万历的生母孝定太后姓李,原是贵妃。戏中称“李艳妃”。她倚重忠正大臣辅弼幼主,是个贤后。

考证:李伟是外戚,孝定太后之父,确有“谋朝篡位”之心。戏中称“李良”。

考证:徐阶是太师,万历登基时徐阶有八十岁。戏中称“徐延昭”,自称“臣祖父开国元勋”此开国元勋当是徐达,查徐达却无此子孙。

考证:历史上的杨博是嘉靖皇帝的老师,嘉靖皇帝曾御赐他一廷杖,他是武官,兵部侍郎,嘉靖三十四年,升为兵部尚书,嘉靖四十五年,升为吏部尚书兼管兵部事,他的儿子也做到兵部侍郎,真正“父子兵”。戏中称:“杨波”。至于杨波在光绪以后都这样写,但同治以前的版本则写作“杨博”。

这个戏出自何人之手,又是怎样传衍开来?直到现在,不得而知。

希望对你有用!

参考资料:河中饧杨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会对于本家族的人物考证,卷十。百度百科。中国戏曲考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3-13
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

老杨波以退为进的手段,扎扎爸就算想学,十年也学不会。 好一个“浑身上下似水浇我难以保朝”! 杨波抱着太子嫌官小,公然伸手向组织要权要官要待遇。
第2个回答  2010-03-13
戏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简称《大探二》,又名《龙凤阁》。中有这个段子
看着有点像“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3个回答  2010-03-13
戏剧:《二进宫》(一名:击宫门)
《二进宫》是全部《龙凤阁》剧中的一折
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蒙蔽李妃,企图篡位,定国王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于龙凤阁严词谏阻,李妃执迷不听,君臣争辩甚剧,不欢而散。李良封锁了昭阳院,使内外隔绝,篡位之迹已明。徐、杨二人于探皇灵后,二次进宫进谏。此时李妃已悔悟,遂以国事相拖。后杨波发动人马,卒斩李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