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县历史名人

知道的说一声

沉弼

清朝贵州普安人(今贵州盘县)。由拔贡历任部曹。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出守广东高州时,该地屡经兵火,地瘠民贫下中农,沈弼加意循治,恤徭民,添防讯,设行埠,后瘁卒。

任璇

(约1745-?)字次枢,号龙溪,别号问花居士,清朝贵州普安人(今天贵州盘县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少负才情,抱着"经世致用"的理想,热衷于科举功名。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举人。曾任广东永安知县,有建官仓纳米,免除农民折收银两之苦,又灾年开仓赈济,使一县饥民赖以存活等政绩。一任后回里,以塾师为生,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创作了戏曲《梅花缘》。其他著作还有《五经经解》、《排律指南》、《凤梧轩诗集》等,多散佚。

范兴荣

(1786-1848),字仲华,号三一溪渔人。贵州普安州(今盘县)人。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举人。道光初年,大挑一等,授知县。历官山东文登,湖北黄冈等知县,后升武昌府同知兼权江夏县事(治今武昌)。任未满,以"江堤误"去职归里。著有《环溪草堂诗文集》、《望益文课》、《僻字便览》、《啖影集》等。

涂令恒

(?-1855),贵州普安县人(今贵州盘县人)。农民起义军首领。清朝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12月15日,他联络武生李林春在兴仁县巴林起义,头缠红巾,竖起"天波佛主平南王"大旗,攻下新城(今兴仁)、安南(今晴隆)、普安,围攻兴义七天七夜。因清廷派贵州、云南等地的清军围剿,他从兴义撤退时,在卡子河一带遭清军截击,他壮烈牺牲。

张凌翔

(?-1864),清朝贵州普安厅(今盘县)人。回民起义领袖。农民出身,伊斯兰教阿訇。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与马河图在普安厅大坡铺组织千余回民起义,以白巾帕首,称白旗军,众推张凌翔为元帅,马河图为二元帅。起义军发展到数万人,先后攻占了新城(兴仁)、兴义府(安龙)、普安、安南(晴隆)、贞丰、归化(紫云)等地。他们以新城为根据地,曾一次歼灭来攻的团练一万余人。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军大举进攻义军,在清军"剿抚兼施"的攻势下,驻守兴义府的义军将领马忠叛变。张凌翔、马河图兴师问罪,收复兴义府城。马忠纠合清军大肆反扑。张凌翔、马河图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在突围时不幸阵亡。大刽子手云南提督沈嘉荣将兴义府城内的回民2000余人屠杀殆尽。所余义军退守新城,在金万照和张定忠的领导下,继续坚持战斗。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金万照诱杀叛徒马忠。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云南两省官军数万及团练二万余进攻义军,在帝国国主义分子麦根的参与下,清军掘长壕围困新城。义军顽强战斗,坚守达两年之久。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金万照为保全城中义军和居民的生命,自愿出城与官军提督周达武谈判,愿用自己生命换取全城人的生命。二人誓盟达成协议,金万照被押送贵阳杀害。新城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失陷.城内回族义军被改编后调至安顺全数杀害.历时十四年的反帝反封建的白旗军回民起义最后失败。

马河图

(?-1864),回族,清朝贵州普安厅(今盘县)人。回民起义首领。农民出身,为人年富力强,刚直不阿,好鸣不平,为乡里所敬重。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腊月,与伊斯兰教阿訇张凌翔在普安厅大坡铺聚众起义,以白巾帕首,以长方形白旗军为号,史称白旗军,众推张凌翔为大元帅,马河图为二元帅。先后攻占亦资孔、新城(兴仁)、贞丰、册亨、普安、兴义府(今安龙)、安南(今晴隆)、普安厅(今盘县)、归化(紫云)等地。而前锋队伍还到了长顺、镇宁、罗斛(今罗甸)等地。他们以新城为根据地,曾一次歼灭来犯的团练一万余人,声威大振。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军大举进攻,在清军"剿抚兼施"的攻势下,驻守兴义府的义军将领马忠叛变。张凌翔、马河图兴师问罪,收复兴义府城。马忠纠合清军大肆反扑。张凌翔、马河图二帅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被破突围,不幸阵亡。大刽子手云南提督沈嘉荣将兴义府城内的回民2000余人屠杀殆尽。所余义军退守新城(兴仁)继续坚持战斗.在帝国国主义分子麦根的参与下,掘长壕围困新城. 义军顽强坚守达两年之久。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新城于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失陷。历时十四的反帝反封建的白旗军回民起义最后失败。
适恭

元朝末年普安路土酋那邦妻、女总管。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适恭纳款内附明朝廷,朝廷改普安路为帝安府,次年升军民府,另置普山府,授适恭为土知府,许世袭,土、流二知府与普安卫(在今盘县)同地分治。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适恭之继子普旦叛乱,次年被付友德平定,遂废普山府。

蒋杰

字美若,号象岩,明朝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明朝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举人,次年进士。曾任广东副使,文采风流,雅有时誉,是当时有名的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罢归时,正值贵州有安邦彦叛乱,便流寓荆州,以琴书自误。他纵情山水,足迹几半天下,所到之处,多有题咏,诗文清丽,与姑苏王遵考、天台蔡稚含、新安洪平叔、荆溪张以登结清言社,诸君子诗酒往还,即景赋诗,悠闲自得。其书法与黄道周、董其昌、米万钟当时有名的四大书法家,笔力矫健,晚年更显苍劲。著名书法家董其昌曾写诗为他祝寿。著有《十七史摘要》、《普安续志》等。《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邵元哲

明朝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举人,次年进士。明神宗万历年间任淮安府知府。时府城东漳河通射阳湖入海。为灌输咽喉,久淤,他疏请疏通之。他又组织群众增筑城西长堤,以阴拦黄河之决水,还建闸坝以使运河正常通航。为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淮人肖像祀之。后官至云南右参政。

邵元吉

字黄裳,明朝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为重庆府同知邵华谱之子,淮安知府邵元哲之兄。性孝友,博通经史。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参加省乡试,首场刚出,忽闻人语:"重庆邵郡承病矣"元吉弃孝,急赴重庆,时父已逝。扶柩归,以教诸弟学,诸弟皆有文名,弟元善中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举人,元高中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举人,元哲中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进士。《黔诗纪略》录有元吉的诗二首。

·##·(不祥)

字台山,明朝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举人。授峨县知县,升民部司徒郎,又被谪通州判,改涿州知州。后被下狱,获释后再谪辰州府州判,所到之外,皆有佳绩。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擢升为四川按察佥事。元善与其兄元吉皆文誉一时。元善尤擅长词赋,工吟咏,著有《贤奕稿》,陈宗虞为之作序。曾写有歌咏"红岩"碑文的七言古诗一首,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伟大古迹首次公诸于世。其诗为:
"红崖削立一千丈,刻划盘回非一状。参差时作鼎钟形,腾掷或成飞走象。诸葛曾闻此驻兵,至今铜鼓有遗声。即看壁上纷奇诡,图谱浑疑尚诅盟。"

阿台、阿轮

阿台、阿轮,两兄弟,南北朝北周时东爨(今贵州贞丰一带)人。为乌蛮人,系三国蜀汉罗甸国牂牁酋长济火的后裔。阿台时居毋县地(今贵州兴义境内)一带,北周时(公元561-583年)遥授为树帅大将,支持他发展地方势力。阿轮则居漏江县(今普安县地)。

蒋宗鲁

字道父,明朝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明世宗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浚县知县、刑部主事、云南临沅兵备副使、河南按察使、右布政使、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在任云南巡抚时,明世宗宠用害政误国的奸臣严嵩,修建大殿,极尽奢侈铺张,下令叫云南采大理石,要见方七尺的五块,见方六尺的五块,见方五尺的十块,见方四尺、三尺的各十五块,并限期运至北京。蒋宗鲁深知采取如此之大的大理石之艰难,能体恤民间疾苦,冒死上疏朝廷,请求减免此项征收。在封建专制时代,蒋敢于犯颜直谏,其精神可获可钦。蒋因直言敢谏得罪奸臣严嵩而告老还乡。一生写了不少谏疏指陈时弊,但多被置之高阁,还著有《诗文集》、《治浚款议疏草》等,均已失传。

王祚远

字无近,明朝贵州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举人。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充经筵讲官,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掌院事,转吏部左侍郎,晋尚书。少负异书,下笔万言立就,试牍不起草,既成而后补之。充经筵讲官时,丰仪秀整,音吐洪亮,颇受明熹宗朱由校器重。明熹宗朱由校专门赐诏嘉奖,授他通议大夫。明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还乡。后卒于家,所著诗文甚富,所惜其集无存。书法尤工,喜作行草,兼带章草味。《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孟本淳

(?-1663),明朝贵州普安州(今贵州盘县)人。幼读书尚气节,有勇力,年二十时见天下大乱,弃儒从戎,积功至总兵管。明朝灭亡后,削发为僧,名本谦。初从武冈多福林寺太初和尚授《法华经》。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到新化高坪之灵真村,从村中秀才王尔雅处乞得雪山修建白林寺,自号"葛天和尚",十五年(公元1658年),逃兵掠新化,至村界颜公庙,本淳出山慰抚之,其党见所持铁杖重达百斤,遂不敢犯,居白林九年,跌坐逝。酬倡甚多,惜诗不传。《黔诗纪略》录其诗五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03
龚德敏,字绍武,贵州盘县水塘人。参加过民国史上具有划时代一样的护国、靖国、北伐、抗日诸次战争。在唐继尧将军麾下,他先后担任营长效命前驱。抗战中,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58军新十一师师副官长、三十一团团长、新十一师师附、军务处处长、三十团团长。锦江冬季攻势中,他创下了在抗战中的初步功勋,获得了上峰传令嘉奖,民国三二年国庆又因战功获得甲等乙种奖章。长衡会战中,浏阳文家市一役,他沉重指挥,稳定了战局。克泗汾的壮举,更为长衡会战生色不少,上峰特给四等云摩勋章乙座。他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第十一期,资格很老。58军整编为58师时任新十一旅少将副旅长;后任少将师长、副军长职务。解放后,因病在贵阳病逝。

参考资料:58军抗战史,壮志千秋

第2个回答  2012-04-06
张道藩、邓汉祥、马河图、邓载馨、龙德云、谢炽俊、姜风翔、张侍訚
第3个回答  2015-02-20
范兴荣、龙天佑、勿阿轮、王祚远、蒋宗鲁、任璇、邓再馨、邵元善、郭平欣、适恭、邓汉祥、张其生
第4个回答  2020-11-03
邱羿评,作家。著有小说《秋月春风》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