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解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对语法的讲解不好把握,我想问问大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这个知识点应该怎么讲?是把三种非谓语动词对比讲解,还试分开讲,完了再对比总结?请大家帮帮我

非谓语动词对高中生而言是语法重点,如果学生能够突破这道关口,教与学就会游刃有余。当然这种语法现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了不少,对高中来说一般应该进行归纳总结,在复习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根据我的经验,最好在条理化、系统化的讲解中教学,特此建议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让学生认识非谓语动词的双重性
1. 仍然具有动词本身的特征:可以连带成分的宾语和表语、附加成分的各种状语,形成非谓语动词短语。
2. 非谓语动词的属性:
名词性——用作主语、宾语和说明主语属性的表语;
形容词性——定语(前置后后置),说明主语特征或状态的表语以及宾语补足语;
副词性——不定式用作目的和结果状语以及形容词补足语,分词用作时间、原因、方式与伴随状语。

二、分类但不排除对比讲解各种非谓语动词
1. 不定式的三种属性
* 名词性:顺便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动名词例句进行对照,加深学生对不定式这一属性的认识。
* 形容词性:可以引入分词定语进行比较。
* 副词性:适当引入分词作状语进行对比。
2. 动名词的单一属性
* 主语和表语:注意与不定式比较;
* 宾语:这是动名词的教学重点,注意归纳哪些动词后必须跟动名词,哪些动词后用动名词和不定式意思不同,哪些动词二者都可以做宾语;另为还有哪些特殊情况。
* 定语:从特征上与现在分词对比。
3. 分词的两种属性
* 形容词性:定语和表语,既要对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特征进行比照,也要与不定式的时间关系加以比对。
* 副词性:可以用状语从句经过省略引入时间、原因和方式状语,用并列句或并列谓语动词的变形引入伴随状语。
三、非谓语动词的时态
* 指名并不表示实际意义上的时间关系,而是与其他相关动词经过比较而决定的时间关系;
* 各种时态形式的结构。
四、非谓语动词的逻辑主语及其复合结构
* 讲清楚无论什么动词都是由行为者实施的,非谓语动词尽管没有语法上的主语,但应该在句子中的相关处或语境中找到它们的逻辑主语;
* 各种不同的复合结构
不定式——for sb. to do sth.
动名词——one's doing sth. 或 one doing sth.
分词 —— one doing sth. 或 one done
五、其他方面的补缺知识。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25
建议先对比讲解,留下区别的深刻印象,然后分类举例并要求背诵例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