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怎么办

如题所述

1、多吃黄豆和红枣
黄豆或豆制品中含有丰富大豆异黄酮,就如同体内雌性激素,能双向调节雌性激素,平衡体内雌激素。另外女性体质属阴,再加上每个月月经失血容易引起气血两亏,主要症状有痛经和手脚发凉,每天可坚持吃3~4个红枣,能快速补气血。
另外也可以把适量红豆、黑米、黑豆、黑芝麻、枸杞子、燕麦和山药、红枣一起放在锅中制作成五谷粥,可达到美容养颜和补气养血效果,而且能调节内分泌。
2、多休息
不规律作息和长时间熬夜会加快衰老速度,对身体健康带来影响。每天睡觉时间少于4个小时的女性,新陈代谢在碳水化合物中易出现异常。
所以要保证有规律作息,按时入睡和起床。睡觉前一个小时可以在室内散步或泡泡热水澡来减轻一整天的疲劳感,可提高睡眠质量。
3、泡泡澡
泡澡能维持身心平衡,尤其是利用高温反复洗澡的方法,能促进血管收缩和扩张。泡澡三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后再泡澡,重复三次左右,能消耗体内多余能量。
另外泡澡也能加快老旧角质更新,让皮肤变得更光滑细腻。但这种方法不适合心脏不好的女性。另外睡觉前也可使用热水泡泡脚能扩张脚部微血管,加快血液循环。
4、适当按摩
只要血液和淋巴液循环畅通,就能快速排出体内毒素和废物。从四肢末梢向心脏方向按摩,能推动血液和淋巴流动,让肌肉代谢旺盛,维持血液循环畅通,加快新陈代谢速度。另外按摩也能帮助脂肪燃烧。
5、多运动
每天保证有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每周达到三次,保证运动后每分钟心跳在130下左右。能消耗体内多余热量,减轻体重,让身体各个系统和部位得到充足氧气供应,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燃烧脂肪,平衡内分泌。
6、根本调理
想要调节,除了做到以上几点,最重要的是口服思妍金巢安,坚持一段时间,就能从根本改善内分泌失调,使内分泌逐渐均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0
健康的人体通过内分泌系统中各种激素(荷尔蒙)和神经系统共同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分散存在的内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组成,参与调节人体的代谢过程、生长发育、生殖衰老等许多生理活动和生命现象的,协同各种酵素(生化酶)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体内外变化。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信息传递者,它经体液传送至靶细胞发挥刺激或抑制作用,以调节靶细胞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通过反馈调节机制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过少或激素抵抗),即称为内分泌失调(endocrine dyscrasia)。当人体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时,随之就会出现各种体征,尤其是女性,症状更为明显。激素的分泌有着其自身的节律,季节变化、昼夜更替、睡眠、饮食和应激均属于影响激素节律的因素,为了适应各种因素的变化,激素反馈调节系统也形成了相应的节律。如果这些因素突然改变,原本的节律就会被破坏,导致内分泌失调。
1.环境因素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过快时,会影响内分泌功能。另外,环境污染也是内分泌失调的重要原因,由于空气中存在一些化学物质,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人体后,就会形成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内分泌失调。例如外源性雌激素摄入过多,就会导致女性月经周期紊乱。
2.生理因素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自我调节功能,可以使人保持生理的动态平衡,但内分泌腺的这些自身调节功能一般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有些人的内分泌失调是来自于遗传。
几乎所有的垂体激素的节律都与睡眠和昼夜节律有关,因此失眠、长期熬夜、昼夜颠倒的人群极易发生内分泌失调。
3.情绪因素
心理原因对内分泌的影响很大。受到工作、生活、家庭等各方面压力的影响,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情绪若发生改变异常,就会造成激素分泌的紊乱,导致内分泌失调。由于女性较敏感,情绪不稳定,又易因忧郁、急躁、怒气、思虑过度等内在因素扰乱气血运行,从而更易发生内分泌失调。
4.营养因素
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就必须要有足够的、适当的营养,否则,身体就会发生内分泌问题。例如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米饭、肉类,甚至连奶制品也放弃,吃些水果或者只吃减肥药。人长期受饿,会营养不足,使脑垂体功能衰退,不能分泌足够的促性腺激素,结果使得卵巢等生殖器官功能减退,内分泌出现紊乱。
临床表现
1.女性
(1)肌肤恶化 肌肤上突然出现了很多黄斑、面色发暗、色斑,一般是内分泌不稳定时受到外界因素不良刺激引起。
(2)脾气急躁 更年期女性经常会出现一些脾气急躁、情绪变化较大的情况,有些人表现4出汗、脾气变坏等,这可能是女性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导致的。
(3)妇科疾病 妇科内分泌疾病很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量不规律、痛经、月经不调等都是妇科内分泌的疾病,还有一些乳腺疾病也和内分泌失调有关。
(4)肥胖 不注意膳食平衡等饮食习惯也会对内分泌产生影响。
(5)不孕 大脑皮层对内分泌的调节失灵,导致某些与怀孕密切相关的激素分泌紊乱,影响怀孕;或是子宫内膜受损,对女性激素的反应不灵敏,反射性地影响内分泌的调节,降低了受孕成功的机会。
(6)乳房疾病 乳房胀痛、乳腺增生,其主要原因就是内分泌失调。
(7)体毛过多 当体内的内分泌失调时,女性雄性激素分泌过多,就可能会有多毛的症状。
(8)白发、早衰 白发早衰也可能是内分泌问题。另外,内分泌失调,尤其是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
(9)耳鸣 更年期妇女经常出现耳鸣症状。
2.男性
(1)脸上长痘 属于内分泌失调的轻微表现,一般这种失调可以通过自身调整得以纠正。
(2)睾丸内分泌异常的病变 原发性睾丸功能低下,比较常见的有克莱恩弗尔特(Kline felter)综合征、放射性损伤、细胞毒素损害、营养不良等;继发性睾丸功能低下,如Kallmam氏综合征、雄激素受体缺乏所表现的男性假两性畸形等。
(3)肾上腺疾病 阿狄森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女性化肾上腺皮质肿瘤、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由于内分泌失调,均可造成男性不育。
(4)甲状腺疾病 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均因为内分泌紊乱可影响生殖功能。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睾酮合成减少,精子生成受到抑制,并发生性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常伴有男性乳房发育、性欲减退、阳痿等。
(5)垂体病变 垂体功能亢进,由于其内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影响,早期可出现性欲增加、体型改变等,继而便发生性欲减退、精液异常、阳痿等并导致不育。垂体功能低下,如垂体肿瘤、炎症、手术损伤或放疗破坏垂体,致使垂体功能低下,出现性欲、性交能力降低,睾丸萎缩,精子生成障碍。
检查
1.激素浓度测定
可以用放射免疫法,酶联免疫法等测定体液中激素浓度,其可靠性取决于抗体的纯度和特性,收集样本的质量,如测定血中胰岛素浓度时也包括了胰岛素原,测定血C肽时,也同样包括了未解离的C肽,均影响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只有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的方法才能提高分辨能力。另外也需注意区分体液中游离型(多有生物活性)激素与结合型(多无生物活性)激素,才能正确的评价测定结果。还有一些其他的用于检测特定激素的技术,包括质谱技术、色谱法和酶学法。
2.激素动态观察
测定激素分泌的正常节律,如ACTH,皮质醇的昼夜波动,促黄体素和促卵胞素的月节律等。正常节律的消失多为腺体功能异常的早期表现。
大多数激素水平是通过血液标本进行测定的,但有时也可通过测定尿中某些激素的水平,来判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通过收集24小时尿液可以全面地评价激素及其代谢产物的生成量。
3.激素调节功能检查
包括兴奋试验(检查对促激素的反应)和抑制试验(检查反馈抑制功能),在鉴别生理性变化和病理性改变,明确病理变化的性质方面有较大意义。
4.受体测定
对各种靶细胞受体的量与质的测定,如红细胞胰岛素受体测定,血细胞核T3受体测定等。主要用于激素水平与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患者,受体变化的节律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靶细胞功能检查
只有靶细胞的反应方能在临床反映内分泌腺的功能异常,所以测定靶细胞的功能可以客观地评价激素的效应。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血小板钾-钠ATP酶活性明显升高,心肌等容收缩期缩短,基础代谢率升高等。
6.影像学检查
是确定内分泌腺病变部位的重要手段。B超常用于甲状腺、卵巢、睾丸、胰腺等器官的检查;CT和磁共振常用于垂体或肾上腺的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用于甲状腺和肾上腺显像及功能测定。
诊断
主要通过功能诊断、病理诊断、病因诊断三个方面进行。
治疗
临床上内分泌治疗方法比较多,针对不同的病因、症状及体征严重程度,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通常对激素分泌过多造成的功能亢进以抑制、消减为原则。可以采取手术切除内分泌造成的肿瘤,或用药物抑制激素的分泌和合成。对激素分泌过少造成的失调,原则上是补充其不足,包括补充生理剂量的激素、器官移植等。
预防
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1.饮食
食物应多品种、多变化,搭配合理,多食用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以获取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调理内分泌失调。
2.运动
平时应该多注重户外锻炼,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日常应该按时作息,做到劳逸结合。特别需要控制夜生活,应该积极的保证充足的睡眠。
3.情绪
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特别需要重视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克服日常生活中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努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惊、怒、恐等一切不良精神刺激,避免内分泌失调。
4.排毒
注意保持大便、小便、汗腺的通畅,让机体产生的一切废物、毒素有通畅的排泄通道,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饮水,重视便秘等症状的防治,该出汗时就需要出汗。
5.性生活
研究表明,乳腺小叶增生、黄褐斑等许多内分泌疾病,都与长期独身、夫妻生活不和谐、或夫妻生活过少等有重要关系,所以,保持家庭和睦,夫妻生活和谐,对保持女性身心健康、延缓卵巢功能衰退、调节内分泌失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2个回答  2014-11-21
1、避免长期使用劣质保养品,化妆品、避孕药。使体内雌激素过高,患者应当多吃些维生素、芝麻、桃仁,有效调节内分泌。 2、情绪稳定、乐观,多参加户外运动,放松自己,减轻心理压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避免过激情绪、悲伤、惊恐等一切不良情绪刺激。 3、性生活和谐,乳房小叶增生、黄褐斑等都是内分泌失调的原因导致,由于长时间单身、性生活频繁或不和谐,都有重大关系。 4、注意饮食,应多搭配蔬菜、水果,尽量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补充蛋白质、鱼、肉,多摄取不饱和脂肪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11-18
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1、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2、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
3、要有科学的生活规律,不要经常熬夜,以免破坏正常的生理规律,造成荷尔蒙的分泌失衡甚至不足,进而引发其他疾病;
4、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以免不良情绪影响到内分泌系统;
5、预防感染;不要购买塑料制的生活用品,尽量避免环境激素的危害。
第4个回答  2020-10-03

内分泌失调怎么办? 一饮食调理。 二精神调理。三作息调理。四运动调理。五排毒调理。六药物调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