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11-26
中国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称甲、介、函等;战国后期,出现用铁制造的铠,皮质的仍称甲;唐宋以后,不分质料,或称甲,或称铠,或铠甲连称。 盔甲,也叫甲胄、铠甲。其中盔与胄都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铠与甲是保护身体的防具,而主要是保护胸腹的重要脏器之用。
第2个回答 2023-09-12
盔甲和铠甲在古代都是重要的军事防御装备,它们主要的区别在于保护范围和穿着者身份。
1. 保护范围:盔甲主要是指保护头部的防具,更侧重对头部的保护。而铠甲指的是保护全身的防具,主要侧重于保护人体躯干部位,尤其是胸腹等重要脏器。
2. 穿着者身份:古代的盔甲主要由兽皮、藤条等制作而成,防护效果相对较弱,一般由士兵穿着。而铠甲主要由金属制作,材质坚硬厚重,防护效果较好,通常由军官穿着。
发展到现代,二者已经没有明显的区别了。
第3个回答 2019-02-27
盔甲和铠 甲有什么不同吗?“盔”指头盔,“甲”是甲衣。“盔甲”最初用兽皮、兽筋、藤条或厚棉布垫、破渔网制成,防护效果比较差。春秋时期有所改进,但还没有在战争中推广。据有关史料记载:盔甲在赵武灵王实行胡服射骑之后,成为正式的军队装备。随着冶铁业的发展,人们用铁等金属来制作盔、甲。
金属做的曱,被称为“铠”,在公元前200年左右,逐步普及。宋朝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曾记载一种叫做“青堂羌族缎子甲”的盔甲,说是在五十步之外,用箭都射不穿它。可见当时的造甲制铠技术已相当高明。但是金属盔甲很重,一个头盔就有五六斤,最重的铁甲能达到五六十斤,在行军打仗时穿着十分不便。
自火器出现后,古代铠甲逐步衰落。上世纪初,当清军用火枪火炮装备“新军”时,古代铠甲就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了。有人认为:盔甲和铠曱的区别在于防护的部位不同,盔甲多指头部的,铠甲多指胸部的;也有人认为:铠甲比盔甲更高级、更结实,铠甲一般为将官所穿。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盔甲和铠甲只是出现时间和称呼上不同,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