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哪些?

如题所述

如下:
1、袋鼠。袋鼠无疑是澳大利亚特有的最显着和标志性的动物,它们在澳大利亚的数量比人类还多。
2、考拉。考拉通常生活在桉树林中,它们有灰色或棕色的毛皮。
3、鸭嘴兽。到目前为止,鸭嘴兽是澳大利亚最奇怪的动物,它们非常罕见,只在澳大利亚东部发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1-06
袋鼠 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过强盛的两大类哺乳动物:有袋类动物和胎盘类动物。有袋类动物繁殖力强,在世界大陆占尽优势,当然也渗入了澳大利亚。后来,地理联系中断,胎盘类动物继续进化,直至出现人类,并在大约2500万年前取代了几乎所有有袋类动物。然而在世界“孤岛”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仍在繁衍不息,“家丁”兴旺。 最有代表性的有袋类动物当数大袋鼠,欧洲人称其“坎戈路”(kangaroo)。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当年探险澳大利亚东海岸时,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跳跃式前进的庞然怪物,就十分惊讶地做着手势询间当地土著人,土著人回答说:“坎戈路。”于是,库克船长就称此物为“坎戈路”,袋鼠也由此得名而编纂入英国词典。然而,库克船长哪里知道,“坎戈路”在土著语言里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共有50个品种。最常见的是一种身长、体重均相当于一个成人的红色或灰色大袋鼠,有些体重则超过200磅,却丝毫不显笨拙;体型小的则像是一只猫。 袋鼠的生产很有意思,只要看到母鼠开始清理自己的袋子,小心翼翼地将袋中杂物掏干净,这就是即将临产的信号,分娩后,尚未睁开眼的小袋鼠从母鼠尾巴上向育儿袋顽强缓慢地蠕动。小袋鼠要在袋中生活9个月才会离开。如遇风吹草动,它又会钻进母亲袋里“避难"。 袋鼠的跳跃能力特强,全速前进时,前腿蜷缩,尾巴翘起,后腿像钢制弹簧一般使整个身体猛力向前冲,时速可达60公里!有些袋鼠生性凶猛,在广袤的草原上经常可以看见两只雄袋鼠相斗的情景:两鼠对峙,怒目而视,颈毛耸起,口中嘶响,用尾巴横扫对方。若一方被打倒在地,便定胜负,败者只是受伤,很少死亡。饶有趣味的是,每次打斗都会引来许多袋鼠“观众”,它们并不参战,只是坐山观“鼠”斗。 袋鼠生活习性是喜白天休息,黄昏活动。夜间,袋鼠遇见车灯会误以为天敌来袭,这时,便会从草丛中一拥而上,跳跃到公路,与汽车拼死相撞,小汽车如不注意往往被它们撞翻。因此,在澳大利亚,许多汽车前端都安装了排障器。为防止这类碰撞的发生,一些公路旁竖有高大醒目的画着袋鼠的牌子,这是警告司机,前方为袋鼠出没地,要注意安全。袋鼠浑身是宝,肉被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皮质坚韧轻柔,可制成考究的皮箱、大衣、腰带、靴子和棒球手套等,颇受消费者青睐。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和国宝,其形象被绘入澳大利亚的国徽。许多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澳大利亚人要给予袋鼠如此崇高的荣誉呢?”原因大概有三:其一,袋鼠是最古老的史前动物,世上独有;其二,袋鼠乃澳大利亚最高大的动物,无以匹敌;其三,袋鼠“温文尔雅”,平和善良。 考拉 在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中,还有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动物——树熊,又称“考拉”(KOALA)。据悉,在土著语言中“考拉”是“不饮水”的意思。当土著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观察到这种动物从不饮水之后,故取此名。 “考拉”长着一张胖胖的孩儿脸、一只黑油油的鼻子、一双滴溜儿转的圆眼睛和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加上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皮毛,总显得那么憨态可掬,滑稽可爱。“考拉”虽冠以熊名,但实际上与熊并无多少干系,只是身体臃肿,又无尾巴,长得与熊相似罢了。“考拉”生性温良,不易发怒,一旦被激“火”,便会发出婴儿似的哭啼,煞是令人爱怜。在澳大利亚,“考拉”的声望可与我国的大熊猫相媲美,它总是给人一种欢乐、祥和与安定的感觉,因此澳大利亚人最喜欢用“考拉”玩具馈赠朋友嘉宾。 “考拉”四脚较短,完全长成时约60厘米高,10多斤重。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为两排,一排为二,一排为三,能紧紧抓住树干。它的“绝活儿”是从一根树枝上纵身跳到几米处的另一根树枝上,敏捷灵活。有趣的是,“考拉”的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因而能长时间舒适潇洒地坐在树上。“考拉”每胎只生一仔,小“考拉”出世后,会立即钻进母亲腹部的袋中吮乳,等长到约15厘米高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母袋。“考拉”的袋与袋鼠不同,其袋口朝后,小熊一旦离开母袋,就再也进不去了。 在澳大利亚,人们无论在哪儿看到“考拉”,几乎都是端坐在树杈上打瞌睡的样子。“考拉”虽属走兽,人们却难得见其行走,因它怕见人,从不下树觅食,又无需饮水,故终日在树上“正襟危坐”,从不搞什么“小动作”,只是不断地吞嚼桉树叶而已。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桉树林奇多,“考拉”多集中在这里,它们以桉树叶为食物,从中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因而能够一生不饮水。 鸸鹋 留心观察过澳大利亚国徽的人会发现,其左边是一只大袋鼠,右边则是一只鸸鹋(EMU)鸸鹋能堂而皇之地走上国徽,得益于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鸟。 鸸鹋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比驼鸟高大,其身高约1.5米,体重数十公斤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鸸鹋喜爱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带,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擅长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之遥。鸸鹋虽有双翅,但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不过它能泅水,可以从容渡过宽阔湍急的河流。鸸鹋耐饥渴,长相一直保持史前时代的形状,没有丝毫变化,这令一些动物学家深感困惑。鸸鹋或出双入对,或三五成群,极少见有踽踽独行的。到了繁殖季节,雌鸟产卵,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雄鸟非常耐心地履行职责,直到小鸸鹋脱壳而出,新生命的啼鸣回响在湛蓝的天空…… 鸸鹋很友善,若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它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及昆虫。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鸸鹋能经常改善伙食,吃到游人喂它的面包、香肠及饼干等。当有汽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鸸鹋毫无戒备,反而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一是对你表示亲近,二是希望你能给点好东西吃。 鸭嘴兽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短毛,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蹼,酷似鸭足。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这是它的“护身符”。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小鸭嘴兽孵化出世后,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鸭嘴兽的生物钟是颠倒的,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鸭嘴兽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真是奇特又奥妙,充满了神秘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1-06
澳大利亚动物以珍奇闻名于世,有袋鼠、鸭嘴兽、袋熊、针鼹、毒蛇、蜥蜴、鳄鱼等。鸟类有黑天鹅、鹦鹉、营冢鸟、食火鸡、鸸鹋、琴鸟等等。

袋鼠

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过强盛的两大类哺乳动物:有袋类动物和胎盘类动物。有袋类动物繁殖力强,在世界大陆占尽优势,当然也渗入了澳大利亚。后来,地理联系中断,胎盘类动物继续进化,直至出现人类,并在大约2500万年前取代了几乎所有有袋类动物。然而在世界“孤岛”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仍在繁衍不息,“家丁”兴旺。

最有代表性的有袋类动物当数大袋鼠,欧洲人称其“坎戈路”(kangaroo)。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当年探险澳大利亚东海岸时,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跳跃式前进的庞然怪物,就十分惊讶地做着手势询间当地土著人,土著人回答说:“坎戈路。”于是,库克船长就称此物为“坎戈路”,袋鼠也由此得名而编纂入英国词典。然而,库克船长哪里知道,“坎戈路”在土著语言里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共有50个品种。最常见的是一种身长、体重均相当于一个成人的红色或灰色大袋鼠,有些体重则超过200磅,却丝毫不显笨拙;体型小的则像是一只猫。

袋鼠的生产很有意思,只要看到母鼠开始清理自己的袋子,小心翼翼地将袋中杂物掏干净,这就是即将临产的信号,分娩后,尚未睁开眼的小袋鼠从母鼠尾巴上向育儿袋顽强缓慢地蠕动。小袋鼠要在袋中生活9个月才会离开。如遇风吹草动,它又会钻进母亲袋里“避难"。

袋鼠的跳跃能力特强,全速前进时,前腿蜷缩,尾巴翘起,后腿像钢制弹簧一般使整个身体猛力向前冲,时速可达60公里!有些袋鼠生性凶猛,在广袤的草原上经常可以看见两只雄袋鼠相斗的情景:两鼠对峙,怒目而视,颈毛耸起,口中嘶响,用尾巴横扫对方。若一方被打倒在地,便定胜负,败者只是受伤,很少死亡。饶有趣味的是,每次打斗都会引来许多袋鼠“观众”,它们并不参战,只是坐山观“鼠”斗。

袋鼠生活习性是喜白天休息,黄昏活动。夜间,袋鼠遇见车灯会误以为天敌来袭,这时,便会从草丛中一拥而上,跳跃到公路,与汽车拼死相撞,小汽车如不注意往往被它们撞翻。因此,在澳大利亚,许多汽车前端都安装了排障器。为防止这类碰撞的发生,一些公路旁竖有高大醒目的画着袋鼠的牌子,这是警告司机,前方为袋鼠出没地,要注意安全。袋鼠浑身是宝,肉被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皮质坚韧轻柔,可制成考究的皮箱、大衣、腰带、靴子和棒球手套等,颇受消费者青睐。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和国宝,其形象被绘入澳大利亚的国徽。许多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澳大利亚人要给予袋鼠如此崇高的荣誉呢?”原因大概有三:其一,袋鼠是最古老的史前动物,世上独有;其二,袋鼠乃澳大利亚最高大的动物,无以匹敌;其三,袋鼠“温文尔雅”,平和善良。

考拉

在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中,还有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动物——树熊,又称“考拉”(KOALA)。据悉,在土著语言中“考拉”是“不饮水”的意思。当土著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观察到这种动物从不饮水之后,故取此名。

“考拉”长着一张胖胖的孩儿脸、一只黑油油的鼻子、一双滴溜儿转的圆眼睛和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加上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皮毛,总显得那么憨态可掬,滑稽可爱。“考拉”虽冠以熊名,但实际上与熊并无多少干系,只是身体臃肿,又无尾巴,长得与熊相似罢了。“考拉”生性温良,不易发怒,一旦被激“火”,便会发出婴儿似的哭啼,煞是令人爱怜。在澳大利亚,“考拉”的声望可与我国的大熊猫相媲美,它总是给人一种欢乐、祥和与安定的感觉,因此澳大利亚人最喜欢用“考拉”玩具馈赠朋友嘉宾。

“考拉”四脚较短,完全长成时约60厘米高,10多斤重。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为两排,一排为二,一排为三,能紧紧抓住树干。它的“绝活儿”是从一根树枝上纵身跳到几米处的另一根树枝上,敏捷灵活。有趣的是,“考拉”的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因而能长时间舒适潇洒地坐在树上。“考拉”每胎只生一仔,小“考拉”出世后,会立即钻进母亲腹部的袋中吮乳,等长到约15厘米高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母袋。“考拉”的袋与袋鼠不同,其袋口朝后,小熊一旦离开母袋,就再也进不去了。

在澳大利亚,人们无论在哪儿看到“考拉”,几乎都是端坐在树杈上打瞌睡的样子。“考拉”虽属走兽,人们却难得见其行走,因它怕见人,从不下树觅食,又无需饮水,故终日在树上“正襟危坐”,从不搞什么“小动作”,只是不断地吞嚼桉树叶而已。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桉树林奇多,“考拉”多集中在这里,它们以桉树叶为食物,从中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因而能够一生不饮水。
鸸鹋

留心观察过澳大利亚国徽的人会发现,其左边是一只大袋鼠,右边则是一只鸸鹋(EMU)鸸鹋能堂而皇之地走上国徽,得益于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鸟。 鸸鹋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比驼鸟高大,其身高约1.5米,体重数十公斤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鸸鹋喜爱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带,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擅长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之遥。鸸鹋虽有双翅,但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不过它能泅水,可以从容渡过宽阔湍急的河流。鸸鹋耐饥渴,长相一直保持史前时代的形状,没有丝毫变化,这令一些动物学家深感困惑。鸸鹋或出双入对,或三五成群,极少见有踽踽独行的。到了繁殖季节,雌鸟产卵,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雄鸟非常耐心地履行职责,直到小鸸鹋脱壳而出,新生命的啼鸣回响在湛蓝的天空……

鸸鹋很友善,若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它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及昆虫。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鸸鹋能经常改善伙食,吃到游人喂它的面包、香肠及饼干等。当有汽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鸸鹋毫无戒备,反而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一是对你表示亲近,二是希望你能给点好东西吃。
鸭嘴兽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短毛,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蹼,酷似鸭足。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这是它的“护身符”。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小鸭嘴兽孵化出世后,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鸭嘴兽的生物钟是颠倒的,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鸭嘴兽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真是奇特又奥妙,充满了神秘感。
第3个回答  2016-04-18
袋鼠 在生物进化史上,形成过强盛的两大类哺乳动物:有袋类动物和胎盘类动物。有袋类动物繁殖力强,在世界大陆占尽优势,当然也渗入了澳大利亚。后来,地理联系中断,胎盘类动物继续进化,直至出现人类,并在大约2500万年前取代了几乎所有有袋类动物。然而在世界“孤岛”澳大利亚,有袋类动物仍在繁衍不息,“家丁”兴旺。 最有代表性的有袋类动物当数大袋鼠,欧洲人称其“坎戈路”(kangaroo)。英国航海家库克船长当年探险澳大利亚东海岸时,生平第一次见到这种跳跃式前进的庞然怪物,就十分惊讶地做着手势询间当地土著人,土著人回答说:“坎戈路。”于是,库克船长就称此物为“坎戈路”,袋鼠也由此得名而编纂入英国词典。然而,库克船长哪里知道,“坎戈路”在土著语言里是“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在澳大利亚随处可见,共有50个品种。最常见的是一种身长、体重均相当于一个成人的红色或灰色大袋鼠,有些体重则超过200磅,却丝毫不显笨拙;体型小的则像是一只猫。 袋鼠的生产很有意思,只要看到母鼠开始清理自己的袋子,小心翼翼地将袋中杂物掏干净,这就是即将临产的信号,分娩后,尚未睁开眼的小袋鼠从母鼠尾巴上向育儿袋顽强缓慢地蠕动。小袋鼠要在袋中生活9个月才会离开。如遇风吹草动,它又会钻进母亲袋里“避难"。 袋鼠的跳跃能力特强,全速前进时,前腿蜷缩,尾巴翘起,后腿像钢制弹簧一般使整个身体猛力向前冲,时速可达60公里!有些袋鼠生性凶猛,在广袤的草原上经常可以看见两只雄袋鼠相斗的情景:两鼠对峙,怒目而视,颈毛耸起,口中嘶响,用尾巴横扫对方。若一方被打倒在地,便定胜负,败者只是受伤,很少死亡。饶有趣味的是,每次打斗都会引来许多袋鼠“观众”,它们并不参战,只是坐山观“鼠”斗。 袋鼠生活习性是喜白天休息,黄昏活动。夜间,袋鼠遇见车灯会误以为天敌来袭,这时,便会从草丛中一拥而上,跳跃到公路,与汽车拼死相撞,小汽车如不注意往往被它们撞翻。因此,在澳大利亚,许多汽车前端都安装了排障器。为防止这类碰撞的发生,一些公路旁竖有高大醒目的画着袋鼠的牌子,这是警告司机,前方为袋鼠出没地,要注意安全。袋鼠浑身是宝,肉被做成各种美味佳肴;皮质坚韧轻柔,可制成考究的皮箱、大衣、腰带、靴子和棒球手套等,颇受消费者青睐。 袋鼠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和国宝,其形象被绘入澳大利亚的国徽。许多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澳大利亚人要给予袋鼠如此崇高的荣誉呢?”原因大概有三:其一,袋鼠是最古老的史前动物,世上独有;其二,袋鼠乃澳大利亚最高大的动物,无以匹敌;其三,袋鼠“温文尔雅”,平和善良。 考拉 在澳大利亚的有袋类动物中,还有一种非常讨人喜欢的动物——树熊,又称“考拉”(KOALA)。据悉,在土著语言中“考拉”是“不饮水”的意思。当土著人在漫长的岁月里观察到这种动物从不饮水之后,故取此名。 “考拉”长着一张胖胖的孩儿脸、一只黑油油的鼻子、一双滴溜儿转的圆眼睛和两只毛茸茸的短耳朵,加上一身又厚又密的灰色皮毛,总显得那么憨态可掬,滑稽可爱。“考拉”虽冠以熊名,但实际上与熊并无多少干系,只是身体臃肿,又无尾巴,长得与熊相似罢了。“考拉”生性温良,不易发怒,一旦被激“火”,便会发出婴儿似的哭啼,煞是令人爱怜。在澳大利亚,“考拉”的声望可与我国的大熊猫相媲美,它总是给人一种欢乐、祥和与安定的感觉,因此澳大利亚人最喜欢用“考拉”玩具馈赠朋友嘉宾。 “考拉”四脚较短,完全长成时约60厘米高,10多斤重。它的爪尖利,每只五趾分为两排,一排为二,一排为三,能紧紧抓住树干。它的“绝活儿”是从一根树枝上纵身跳到几米处的另一根树枝上,敏捷灵活。有趣的是,“考拉”的尾巴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退化成一个“座垫”,因而能长时间舒适潇洒地坐在树上。“考拉”每胎只生一仔,小“考拉”出世后,会立即钻进母亲腹部的袋中吮乳,等长到约15厘米高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母袋。“考拉”的袋与袋鼠不同,其袋口朝后,小熊一旦离开母袋,就再也进不去了。 在澳大利亚,人们无论在哪儿看到“考拉”,几乎都是端坐在树杈上打瞌睡的样子。“考拉”虽属走兽,人们却难得见其行走,因它怕见人,从不下树觅食,又无需饮水,故终日在树上“正襟危坐”,从不搞什么“小动作”,只是不断地吞嚼桉树叶而已。昆士兰州和维多利亚州桉树林奇多,“考拉”多集中在这里,它们以桉树叶为食物,从中可以获取足够的水分,因而能够一生不饮水。 鸸鹋 留心观察过澳大利亚国徽的人会发现,其左边是一只大袋鼠,右边则是一只鸸鹋(EMU)鸸鹋能堂而皇之地走上国徽,得益于它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鸟。 鸸鹋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鸟,外表很像非洲沙漠中的鸵鸟,但比驼鸟高大,其身高约1.5米,体重数十公斤不等,从动物分类学来说,它应属于鸵鸟类中的一种。鸸鹋喜爱生活在草原、森林和沙漠地带,全身披着褐色的羽毛,擅长奔跑,时速可达70公里,并可连续飞跑上百公里之遥。鸸鹋虽有双翅,但同鸵鸟一样已完全退化,无法飞翔。不过它能泅水,可以从容渡过宽阔湍急的河流。鸸鹋耐饥渴,长相一直保持史前时代的形状,没有丝毫变化,这令一些动物学家深感困惑。鸸鹋或出双入对,或三五成群,极少见有踽踽独行的。到了繁殖季节,雌鸟产卵,每次7-15枚,而孵卵的责任由雄鸟来承担。在长达两个半月的时间里,雄鸟非常耐心地履行职责,直到小鸸鹋脱壳而出,新生命的啼鸣回响在湛蓝的天空…… 鸸鹋很友善,若不激怒它,它从不啄人。它对食物也不讲究,主要以草类为食,也爱吃一些草蝶及昆虫。在野生动物保护区里,鸸鹋能经常改善伙食,吃到游人喂它的面包、香肠及饼干等。当有汽车在公路边停下来时,鸸鹋毫无戒备,反而会大摇大摆地踱步而来,争抢着把头伸进车窗,一是对你表示亲近,二是希望你能给点好东西吃。 鸭嘴兽 澳大利亚的单孔类动物,最奇特的要数鸭嘴兽。所谓单孔类动物,是指处于爬虫类动物与哺乳类动物中间的一种动物。它虽比爬虫类动物进步,但尚未进化到哺乳类动物。两者相同之处在于都用肺呼吸,身上长毛,且是热血;而单孔类动物又以产卵方式繁殖,因此保留了爬虫类动物的重要特性。 凡见过鸭嘴兽的人都说它长得实在太怪异了。当初英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发现鸭嘴兽时,惊呼其为“不可思议的动物”。鸭嘴兽长约40厘米,全身裹着柔软短毛,四肢很短,五趾具钩爪,趾间有蹼,酷似鸭足。雄性鸭嘴兽后足有刺,内存毒汁,喷出可伤人,几乎与蛇毒相近,这是它的“护身符”。鸭嘴兽为水陆两栖动物,平时喜穴居水畔,在水中时眼、耳、鼻均紧闭,仅凭知觉用扁软的“鸭嘴”觅食贝类。其食量很大,每天所消耗食物与自身体重相等。 鸭嘴兽在水中追逐交尾,卵似乌龟蛋状。小鸭嘴兽孵化出世后,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鸭嘴兽的生物钟是颠倒的,它们惯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鸭嘴兽历经亿万年,既未灭绝,也无多少进化,始终在“过渡阶段”徘徊。这种全世界唯有澳大利亚独产的动物,真是奇特又奥妙,充满了神秘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1-05
短尾矮袋鼠、豪勋爵岛竹节虫、橙腹鹦鹉、鸸鹋、鸭嘴兽
1、短尾矮袋鼠(哺乳纲、有袋目、袋鼠科)
【分布范围】:澳大利亚
【保护级别】:已被澳大利亚法律列为濒危物种,并建立保护区
【基本情况】:是最小的袋鼠之一,体高不到60厘米。历史上,短尾矮袋鼠有相当广泛的分布,曾经遍布澳大利亚西南部整个沿海地区。
如今,短尾矮袋鼠仅限于在三个偏远地区,其中只有一个实际上是在澳大利亚大陆,生活在围绕城市珀斯的原始林区,最多数仍居于洛特尼斯岛和邻近的秃头岛。
/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fb48b521c1fc1e178a82152c"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fb48b521c1fc1e178a82152c?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b55b319ebc4b745fb48b521c1fc1e178a82152c"/>
2、豪勋爵岛竹节虫(昆虫纲、有翅亚纲、竹节虫目、竹节虫科)
【分布范围】:澳大利亚
【基本情况】:豪勋爵岛竹节虫成虫长达15厘米,重达25克,一般雌虫比雄虫大。基于它们的体格及色彩,有“地上的龙虾”(landlobsters)及“步行的香肠”(walkingsausages)等别名。
3、橙腹鹦鹉(鸟纲、鹦形目、鹦鹉科)
【分布范围】:澳大利亚
【保护级别】:列为华盛顿公约组织附录一的一级保育类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极危(CR)
【基本情况】:橙腹鹦鹉体长20厘米,体重45-50克,又名黄腹长尾鹦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一种鹦鹉。雄鸟的上身呈鲜草绿色,下身黄色,腹部橙色。
4、鸸鹋 (今鸟亚纲、鹤鸵目、鸸鹋科)
【分布范围】: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但是在开阔地区比较常见,而在山地和茂密的森林等地比较罕见。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基本情况】:体高150-185厘米,体重30-45千克,寿命10年。以擅长奔跑而著名,是澳洲的特产,是世界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非洲鸵鸟,因此也被称作澳洲鸵鸟。成年雌性比雄性大。
5、鸭嘴兽(原兽亚纲、单孔目、鸭嘴兽科)
【分布范围】: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和塔斯马尼亚州
【保护级别】:澳大利亚政府己制定保护法规;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
【基本情况】:成年鸭嘴兽长度有40~50公分,重量雌性在700~1600克之间,雄性在1000~2400克之间。鸭嘴兽栖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时喜穴居水畔。
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它在岸上挖洞作为隐蔽所,洞穴与毗连的水域相通。
以上仅列举部分。总之,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有9000种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有鸟类650种,450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全球的有袋类动物,除南美洲外,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7%9F%AD%E5%B0%BE%E7%9F%AE%E8%A2%8B%E9%BC%A0/4137170"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短尾矮袋鼠">百度百科-短尾矮袋鼠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8%B1%AA%E5%8B%8B%E7%88%B5%E5%B2%9B%E7%AB%B9%E8%8A%82%E8%99%AB"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豪勋爵岛竹节虫">百度百科-豪勋爵岛竹节虫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6%A9%99%E8%85%B9%E9%B9%A6%E9%B9%89"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橙腹鹦鹉">百度百科-橙腹鹦鹉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9%B8%B8%E9%B9%8B"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鸸鹋">百度百科-鸸鹋
参考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item/%E9%B8%AD%E5%98%B4%E5%85%BD/142478?fromtitle=%E3%80%8A%E9%B8%AD%E5%98%B4%E5%85%BD%E3%80%8B&fromid=10104629"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鸭嘴兽">百度百科-鸭嘴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