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传说

如题所述

故宫的故事一:工匠马德春与故宫九龙壁

这建九龙壁可不是一般的工程,讲究多、难度大。必须要找那些技艺高超的人才行。工部大臣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个叫马德春的工匠。这马德春烧制琉璃瓦十几年了,技术高超。他选几十位工匠,第三天就开工了。干活前,他向工匠们讲了烧制彩色琉璃瓦的要求。

他说:“那烧制彩色琉璃瓦对材料的配比和火候的掌握,非常讲究,要是掌握不好分寸,烧制一件琉璃成品,就得有十来件废品作为代价。大伙要多留心,千万别出差错。”说完就带着大伙儿干了起来。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足足烧了七七四十九天,总算烧制成了。   

安装这天,皇极殿门前人来人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突然一声清脆的响声传来,吓了马德春一跳。他来到出事地点一看,一个小工匠呆呆地站在那儿,直勾勾地盯着摔碎的一片琉璃瓦。

马德春小心翼翼地把碎琉璃瓦片拼凑在一起,仔细地看了看,低声对周围的工匠说:“这事儿对任何人都不能讲,谁要是吐露一个字,可有杀身之祸啊!”

在回家的路上,马德春的心是七上八下,他想重新烧制那片琉璃瓦是来不及了,延误工期的罪名担当不起,可是另打主意来补救又要冒着欺君之罪的大险呀!眼看没几天就是交工期了,他把心一横,等死不如闯一闯。

到家后,他茶不思饭不想,不管谁来也不见,一个人来到小仓房,把门窗挡严,悄悄地自制“琉璃瓦”。

九龙壁完工的消息,及时上奏了皇帝。第二天乾隆就带着几位大臣前往观看,刚一进锡庆门就赫然看到那座金碧辉煌的九龙壁。走近再一细看,那九条龙栩栩如生,就和真的差不多。

乾隆皇帝顿觉满目生辉,不住赞叹。他走到壁前,仔细欣赏每一片琉璃瓦上的巨龙,从东到西,一条龙一条龙地观看。跟在人群后面的马德春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头上冒着汗,腿有些发软。

那乾隆来回看了三遍,真是从心里喜欢,连连称赞马德春的手艺高超,并重赏了他五百两银子。送走了乾隆皇上,马德春那颗悬着的心才算落了下来。要问马德春为什么提着心呀,那是因为他移花接木巧补了九龙壁。

原来为了补上小工匠摔碎的那片琉璃瓦,马德春费尽了心机。他用了两天两夜的工夫,硬是用一块上好的楠木雕成了一条龙,并在乾隆带着王公大臣前往观看的头一天才匆匆忙忙地安装上,这要是让皇上知道了,就是欺君之罪呀!

而今你若有机会游览,来到九龙壁前,从东边数第三条白龙的身上有一块琉璃瓦就是当年马德春用楠木雕成的,您不妨仔细地瞧一瞧。

故宫的故事二:城墙与故宫的故事

都城一定有两样东西,城墙、皇宫。北京能看到的最早的城墙是元朝的,离现在800多年。在北三环外边,挺长一截,可惜没有元朝的时候那么高了,当时有16米高,现在也就6米左右,因为元朝的城墙是土做的,时间一长,不成样了。当时的城墙下边有24米宽,上面有8米宽,能跑马车的。

时间长了,很多东西会变样。北京有个后海,是一个小湖,周围是酒吧区,很热闹。跟后海连着还有一个特小的湖,太小,都快不能叫湖了,得叫池子。

这个池子在元朝的时候是大运河的最北头,这池子里的水,一直向南通到杭州。真要是哪条鱼有劲儿的话,它能从杭州游到这个池子来。

不管鱼来不来,船是要来的,这个小池子,在元朝叫西海。别看西海现在小,当年可不小,元朝的时候,是个大码头,往北京送粮食的船都停西海,都是大船,一艘一艘地排着,气派着呢。

后来有了汽车、火车,不用船运粮食啦,西海没什么用,气派劲儿就过去了。再后来修路盖房子,慢慢就把西海挤成小湖了,可惜吧?

还有更可惜的呢。西海北边现在是北二环,大宽马路,以前可不是路,是城墙,北京的古城墙。60年前,北京的一圈古城墙都还在呢,当时盖房子缺砖头,就拆城墙取砖,再后来修路,觉得城墙碍事,全给拆了,可惜死了。那可是重要文物,要是留着这一圈城墙,北京就更有古城味道了。

也不是一圈城墙全没了,有一小截留下来了。当时拆城墙的时候,拆到城墙的东南角,拆不下去了。这一截城墙不光是城墙,还是很多人家房子的墙。有些盖不起房子的人,就在城墙边,靠着城墙支棚子住着,拆城墙,就把人家住的棚子给拆了。

这一片城墙底下住的人太多,所以这截城墙居然就没拆。其实这一截城墙在当时不是最好的,要真想留一截,根本排不上它,还偏就是这一截,因为这个很奇怪的原因留下来了。

现在这一截城墙可值钱了,北京专门建了个明城墙遗址公园保护它,去这个公园,就是去看这一截古城墙。

这截城墙的边上,有个城楼,北京话叫“城门楼子”。当时北京不是被一圈城墙围着嘛,有城墙就得有门,一圈城墙开着好多门呢。

北京现在很多地方还叫门,什么安定门、永定门、朝阳门,西直门。这些门当时真的是门,城墙的门,有门的地方就有城门楼子,造城门楼子是为打仗用的,这儿派兵守着,敌人一来,把门关上,从上边放枪放箭,守住城门。

这截明城墙的边上,当时也有个门,叫东便门,东便门的城门楼子,跟城墙一起被保存下来了。不过不是整个的,是一部分,角楼,打仗时射箭用的,也叫箭楼。虽然只是个角楼,你去看看就会发现,就这角楼,也好几层呢,又高又威武。

这个角楼,当年八国联军攻过,角楼的墙上,还被八国联军士兵刻过字。谁谁谁,1900年几月几日,到过这里,英文的。这些字还在呢,玻璃封着,可以参观。

刚才说,都城必须有两样东西,一个是城墙,还有一个是什么?对,皇宫。讲北京,不能不讲故宫。明朝清朝,住过好几十个皇帝的故宫,紫禁城。

故宫相当大,以前、现在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有多大?900多个建筑。这些建筑有多少个房间?以前传言是9999间半,实际上后来专家去数,是8700多间,没找着那半间在哪。就是这8700多间,如果某个皇帝生下来就每天住一间的话,要都住一遍也得住到24岁。

故宫最有味道的地方,是它的中轴线。故宫里边有皇帝办公用的三大殿,皇帝睡觉用的后三宫,还有皇帝玩儿的御花园,包括前后两个大门,中央都在一条线上,直直的南北线,东西两边对称展开。有这么一条线,故宫就显得大气、严整。

这条线不光在故宫里,还南北延长,成为整个北京市的中轴线,天安门广场在这条线上,北边的安定门和南边的永定门也在这条线上。鸟巢和水立方建在这条线的两侧。北京城的大气、雄伟,靠的就是这条线。

参考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故宫累计接待观众达到1亿人次。2019年起,故宫将试行分时段售票 [6]  。2018年9月3日,故宫养心殿正式进入古建筑研究性保护修缮工作的实施阶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04
自己想 动动脑子 少查答案
第2个回答  2016-11-02
故宫传说:

1、有个人以前在故宫看门,据那个人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有人在奏乐,而且有时能看见宫女太监排队走过。那个人家的孩子身体都不好,老人都说是因为那人受的阴气大,影响了下一代!

2、故宫里有很多院落都是被封起来的!不对游客开放,其实每一个府第都发生过用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解放前还没有封的时候,在这些地方死了很多人!不是无故消失就是命亡,但始终是离奇得查不出原因,不过有一个共同点:死后如果还能见着尸体,那么尸体都没有脸皮。更慎人的就是一口井,平日白天的时候往下看,井底就是一些石头,杂草什么的,但每到晚上12点后往下看,只要天上有月亮,你会看到井底出现的不是石头,杂草,而是水,水上倒映的却不是你的面孔......

3、东筒子夹道是故宫各种传说中最负盛名的阴阳道。有关阴阳道的传说有各种版本,所谓阴阳道是指明月高挂的夜里,在长长的夹道地面上呈现一阴一阳两个界面,传说鬼虽是在夜里出来,但会躲着人走。人走阳道鬼就走阴道,人走阴道鬼就走阳道。但是人如果一脚踩阳道一脚踩阴道,或是踩着中线走路,那鬼就没有地方走啦,一百步就会把人撞个跟斗。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