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什么是格物致知

如题所述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的介绍:

    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段。但是,《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其后再未作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两个词汇。 

           然而,“格物致知”一直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它之所以使儒学界争论达千余年,首先是因为“格物致知”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设计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与先秦道家之学相通。宋儒理学兴起之后,为了排斥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解释难以适当,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这样就使以后诸儒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格物致知”,从而造成了至今的儒学思想上的千古难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23
格物致知[1]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0-31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割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

《礼记·大学》原文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终、始即是因、果),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知至”(事物被区格辨别而智慧才能获得),“……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由此可见,“格”是指分析明辨。 因此,“格物致知”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考。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