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鳞鲛人真的存在吗

如题所述

1. 确实有鲛人的存在,只是它们生活在较深的低温海洋中,并不一定像大海的小说中说的那样用鲛人的油脂做成的油灯可以万年不灭。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古代的一些历史书籍中确实有记载鲛人的油脂可以用很长时间做成的油灯,但并不是万年不灭,实际上是古人夸大了这个期限。
2. 鲛人其实是一种凶恶的海洋动物,全身暗黑色,脸部和手臂上长有鱼鳞和鳍。传说中吃了鲛人的肉可以长生不老是假的,相反,鲛人的肉可以致命。这一点如果你找得够全面够广泛,也可以在书籍中找到。
3. 黑鳞鲛鱼,别名人鱼,属于儒艮科,学名为 Dugong dugong。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型,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没有明显的颈部,头部较小,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无外耳廓,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尾鳍宽大,左右两侧扁平对称,后缘为叉形,无缺刻。鳍肢的下方具一对乳房。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淡。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分布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常被认作“美人鱼”浮出水面,给人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儒艮是由陆生草食动物演化而来的海生动物,曾遭到严重捕杀,资源受到破坏,亟待加强保护。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南部沿海,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4. 古籍中多有记载:“太祖十三年,洞庭焦郡,一士子过海遇大风,没于浪。数日尸浮于岸,有渔人见其口噙一珠,如鸽卵,华光煜煜,触之则灼痛难忍,以为不祥。俄顷生醒,自云入龙宫与龙女缱绻,突觉水波首孙翻涌,而不知身在何处也……” ——明,野枵子,《平山草堂笔记》。“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 ——晋,张华,《博物志》。“鲛人,即泉先也,又名泉客。……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纱之处,绡有白之如霜者。”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