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如题所述

如何理解“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金庸在《白马啸西风》中留下了这样一句令人深思的结尾:
“白马已经老了,只能慢慢地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国人那样固执:‘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这句话恐怕早已深入人心。背景大概是这样的:李文秀不得不离开她深爱的哈萨克族男孩苏普,回到她的江南故乡。她的心早已留在了苏普身边,即使江南的风景再美,汉人中的少年再出色,也与她无关。
由李文秀的这句名言,我们可以引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江南的美景和英俊少年真的好吗?李文秀自己承认“那都是很好很好的”,但为何又“偏不喜欢”?这表明在她内心深处有一个评价标准,一方面她认为江南很好,另一方面她又对江南无感。这种看似矛盾的心态,实际上可以用心理学家丁小平的“真的二重性”理论来解释。
丁小平在《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中阐述了“真”具有二重性,即自遣意识中的“真”和非自遣意识中的“真”,这两个“真”常常是矛盾的。例如,读《清史》和读《红楼梦》都能让我们对封建社会有更深的认识,但这两个“真”是不同的。
简单来说,我们通过理性分析得到的“真”和我们内心感知到的“真”是不同的,即“真”具有二重性。李文秀在理性思考时,确实认为江南风景优美,汉人中的少年出色,这是自遣意识中的“真”。但在她内心深处,她牵挂的是苏普,这个男孩占据了她整个心灵,这是非自遣意识中的“真”。这两种“真”发生冲突后,她才会说“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前一句是自遣意识的感觉,后一句是非自遣意识的感觉。
那么,当自遣的“真”和非自遣的“真”发生冲突时,我们该听从哪一个呢?丁小平先生认为,非自遣意识中的“真”更符合人性,是人的本真。因此,我们应该更重视非自遣意识中的“真”,尤其是在审美意识中,这种“真”更能体现人性的本真,是克服工具理性的有效工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