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为什么每年都以《难忘今宵》为结束曲?

如题所述

因为《难忘今宵》这首歌非常符合当时的心境,而且春节何除夕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所以在春节晚会唱《难忘今宵》肯定也是很合适的。当然在其中一年也有更换过春节联欢晚会的结束曲,但是发现效果并不好,所以后来又给换回来了。《难忘今宵》这首歌自从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出现之后,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每次春节联欢晚会基本上大家都能够听到《难忘今宵》这一首歌。

《难忘今宵》的演唱者一般都是李谷一老师,但是在不同的春晚上面也有不同的人演唱,不过大家最有印象的应该还是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我认为《难忘今宵》这首歌,无论是从词还是从曲方面,都是非常符合大家在看春晚时的心境的。就算是过了好几十年,大家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也会感觉非常的有气氛。

这首歌的曲子本身就属于比较磅礴大气的,在歌曲中也能够让大家感受到祖国的繁荣与美好,而且这首歌的歌词写的也非常符合祖国现在的大环境。《难忘今宵》每次的主唱都是李谷一,当然也会有很多不同的艺人在一起合唱,在春节联欢晚会的时候,基本上所有参加节目的艺人都会在舞台上一起合唱这首歌曲,让大家感受到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且大家在这么多年看联欢晚会的过程中,早就已经习惯了最后由李谷一来唱这首歌,所以只要李谷一还能唱得动,她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应该都会登上春晚唱这首歌的。而且《难忘今宵》也已经成了央视春晚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大家在看春晚的时候如果没有听到《难忘今宵》,肯定会感觉非常不舒服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24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央视的节目就是专门采访春晚导演的为什么《难忘今宵》成为春晚的结束曲的。大概原因有三点。

    《难忘今宵》是春晚的定制歌曲。第一年的春晚办完之后,当时负责晚会的导演黄一鹤觉得缺少一首能和节目配合的歌曲,于是在1984年,黄一鹤找到了当时已经是著名词作家的乔羽进行创作。乔羽斟酌许久,最后创作出一首《难忘今宵》。随后黄一鹤找作曲家王酩谱曲,形成了《难忘今宵》一曲。但是,《难忘今宵》在登上银屏时也遇到一番波折。因为当时在正式晚会上演唱的歌曲以欢快清扬或者是喜庆亦或充满奋斗的歌曲为主,但是《难忘今宵》曲调舒缓,颇具情感,让人感伤。导演组觉得这样的歌曲登上春晚,不符合春节的喜庆气氛。黄一鹤力持己见,邀请李谷一老师进行演唱并录制,最终登上了春晚舞台。

    难忘今宵》表达出了家、国的情感。当时黄一鹤希望乔羽能为春晚创作一首歌曲,能够彰显家人团聚、阖家团圆、祖国美好希望等等思想。乔羽果然不负所托,在歌词中既表达了对于家人团聚的欣喜和对共度美好时光的感慨,又表达了举国欢庆佳节的共感,如“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词作中体现出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到的“美美与共”的思想;家、国的概念,正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最珍视的情感,在歌词中深刻体现。

    《难忘今宵》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今宵是欢乐的,但《难忘今宵》作为今宵的终结,无疑是带有一丝感伤,让人遐想。不知在未来还有没有今朝?但是歌曲在结尾转向祝愿,祝愿祖国,祝愿家庭,因此带来了未来的一番希望,让歌曲由此升华。放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结尾,既是对共度这一美好时光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一番憧憬,因此无比恰当。“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似乎带我们回到了古人亲朋齐聚,酒尽之时笑说明年春上再相聚的美好场景;“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是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对于个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殷殷期盼。

第2个回答  2022-02-22
因为难忘今宵非常适合大合唱,而且也是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的,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所以以难忘今宵为结束曲。
第3个回答  2022-02-22
因为这首歌曲是非常适合大合唱的,而且声音特别的响亮,也特别的宏伟。所以喜欢用这首歌来作为结尾。
第4个回答  2022-02-22
因为这首曲子讲述的意义是不同的,而且内容也是让人们深刻的,同时这首曲子也非常的有中国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