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要素有哪些?

如题所述

事业单位会计的要素有以下五点: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是指资产直接或间接导致资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减少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4)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利息、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净资产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同时,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它表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义务以后的差额部分。


4、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按来源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


5、支出


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事业支出需要分别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进行明细核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1

事业单位会计要素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3、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5、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6、利润是企业家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

扩展资料:

1、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2、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3、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错中复杂的,为了科学、系统地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按类设置账户并记录账簿。

4、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框架,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会计    百度百科_会计要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0

事业单位会计的要素有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4)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

2.负债

负债是指事业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事业单位的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应缴国库款、应缴财政专户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事业单位的负债应当按照合同金额或实际发生额进行计量。

3.净资产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4.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按来源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

5、支出

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事业支出需要分别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进行明细核算。

拓展资料:

事业单位会计是为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反映和监督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专业会计。

按行业可分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农、林、水利、勘探事业单位会计等。

它们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具有进行预测、控制、核算、分析、监督和参与决策的职能。

为此分设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个会计要素,按会计要素分类设置会计科目,以为会计图形,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运用借贷记账法,实行历史成本模式,编报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参考资料:事业单位会计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7-05
【事业单位会计的要素】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根据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是指资产直接或间接导致资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可以来自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可以是非日常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可以是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或者是可以转化为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形式,或者是减少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具体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控制。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4)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一般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时间长短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类。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利息、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长期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净资产
  事业单位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的差额,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结余等。事业单位净资产具体包括事业基金、固定基金、专用基金、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等。其中,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基金,主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住房基金等。
  同时,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是指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它表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产总额在抵偿了一切现存义务以后的差额部分。
  4、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按来源分为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
  5、支出
  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事业支出需要分别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和其他资金支出等进行明细核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

具体内容如下:

一、资产

(一)货币资金

(二)应收及预付款项。

1、应收票据;2、应收账款;3、其他应收款;4、预付账款;

(三)存货;

(四)对外投资;

(五)固定资产;

(六)无形资产。

二、负债

(一)应缴款项;

(二)应付及预收款项;

1、应付票据2、应付账款3、其他应付款;4、预收账款;

(三)应付工资和津贴补贴;

(四)应交税金;

(五)借入款项。

三、净资产

(一)固定基金;(二)事业基金;(三)专用基金;(四)事业结余;(五)经营结余。

四、收入

(一)行政单位收入

1、拨入经费;2、拨入专款;3、预算外资金收入;4、其他收入。

(二)事业单位收入

1、财政补助收入;2、上级补助收入;3、事业收入;4、经营收入;5、附属单位缴款;6、其他收入。

五、支出

(一)经费支出;(二)事业支出;(三)经营支出;(四)销售税金;(五)成本费用;(六)上缴上级支出;(七)对附属单位补助;(八)拨出经费;(九)专款支出;(十)拨出专款。

拓展资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为了让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进行了修订。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同时废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事业单位会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