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补贴已经到位,有些人不能领?啥原因

如题所述

2023年农业补贴已经到位,有些人不能领原因有四点如下:
1、违法违规种植:如私自占用他人土地、种植违禁品种、使用禁止使用的农药等,
2、未达到规定标准:如产量低于规定标准、未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种植等,
3、未按照规定流程操作:如未按照规定进行申请、未按照规定使用补贴资金等,
4、农户未及时申请:如过了申请期限、未按规定时间内领取补贴等。
有五类农民不能获得农业补贴具体如下:
1、没有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
2、将土地连续弃耕抛荒三年以上的农民;
3、存在虚报冒领、骗取套取补贴等行为的农民;
4、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农民;
5、未经允许,将农用地用作非农业建设的农民。
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
农业补贴是“三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农业补贴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实践证明,这些惠农政策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但是现行补贴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的资金总量不足、补贴范围小、补贴结构不尽合理、资金分散降低激励效果等。为充分发挥农业补贴政策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农业补贴具有两层含义:
1、广义补贴,即政府对农业部门的所有投资或支持,其中较大部分如对科技、水利、环保等方面投资,由于不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发生直接显著的扭曲性作用,一般被称为“绿箱”政策。
“绿箱”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1)一般农业服务,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2)粮食安全储备补贴;
(3)粮食援助补贴;
(4)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
(6)收入保险计划
(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
(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
(8)农业资源储备补贴;
(9)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
(10)农业环境保护补贴;
(11)地区援助补贴。
2、保护性补贴,通常会对产出结构和农产品市场造成直接明显的扭曲性影响,一般被称为“黄箱”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格干预和补贴,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补贴、农产品营销贷款补贴、休耕补贴等。WTO《农业协定》的“黄箱”政策中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发展中国家为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采取的下述支持和补贴措施可免予削减承诺,简称“发展箱”。
主要包括:
(1)农业投资补贴;
(2)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者提供的农业投入品补贴;
(3)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
申请农业补贴需要的条件具体如下:
1、龙头企业:具有法人资格,企业资产优良,持续经营1年以上,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符合市场经营管理机制,财务管理规范,能保证项目建成和资金安全。
2、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法人资格,具有诚信和项目建设能力,符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持续经营1年以上,财务规范,示范带动能力强。
3、其他新型经营主体:经有权部门认定或登记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
综上所述,农业补贴的完善和优化,有助于促进和引导要素有序流动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并且农业补贴对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实现小农生产与现代化农业的有机衔接也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管理办法》 第二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是中央财政公共预算安排用于促进农业生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提高农业效能等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第三条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由财政部会同农业部共同管理,按照“政策目标明确、分配办法科学、支出方向协调、绩效结果导向”的原则分配、使用和管理。
财政部负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期财政规划和年度预算编制,会同农业部分配及下达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管理。
农业部负责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指导、推动和监督开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作,会同财政部下达年度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做好资金测算、任务完成情况监督,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监控和评价等工作。
第六条
适度规模经营支出主要用于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运营、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等方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