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中的真意保留如何理解

我国民通上对真意保留似乎并不具备明确的定义。
这是否仅是法理上的解释?
下面的案例,若无效,则是否属于真意保留的情形?
A酒醉后将一价值800元打火机赠予B
该行为 A 。无效 B。有效 C。可撤销
在下对法律较感兴趣,希望各位专业人士能给予解答
30分奉上
各位...看清楚我的问题呀...
我是说这道题假如选A的话属不属于真意保留,不是问你们选哪个选项
还有2楼的朋友,醉酒的人按说在民法中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非未成年亦非精神病)
而且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涉及的是赠与行为————既非继承也非遗赠。
冒昧的问一句,您观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真意保留又称“心中保留”,非真意表示或单独虚伪表示,指表意人故意隐匿其内心所欲追求的效果意思,而为与效果意思相反的表示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当中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包括有意的不真实和无意的不真实,真意保留属于有意的不真实。
  真意保留之构成包括:
  (1)须有意思表示,以表示的内容有法律意义为前提,如果表意人表示将不受表示行为的法律约束,则意思表示不成立,不存在真意保留问题。
  (2)须表示行为与表意人的效果意思在客观上不一致。即表意人内心的真意不同于表示行为表示出来的意思。
  (3)须表意人自己意识到其意思与表示的不一致。如法律采取意思主义,则真意保留所表示出来的行为为无效;而如果采取表示主义,则真意保留所表示出来的行为有效。而如果采取折衷主义,则真意保留原则上有效,例外则为无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9
A无效
当事人在意识尚不清醒的情况下所做的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包括醉酒,病危无意识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所立的遗书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真意保留,是指行为人故意隐瞒其真实意思,而表示其他意思的意思表示。基于真意保留所为的民事行为,原则上可以生效,但真意保留为相对人明知时,民事行为不生效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04
不属于,因为他没有故意隐藏内心真实的意思表示
第3个回答  2021-03-26
不属于 不符合真意保留的成立要件
第4个回答  2009-08-19
A。无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