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人生观念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我们知道,所谓即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宇宙观)决定的。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观。(一)道教对于生命价值的看法道教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道"生"?","?"生万物。神仙和人是由各自不同的"?"所化生。阴阳五行、精气神组成而有形体和生命。人的质性是实在的,不是空幻的。认为能生活在现世界是一件乐事--人生难得;认为死亡才是最可怕最痛苦的 所以,道教在理论上强调"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在思想上,不信"命由天定",相信"我命在我,不属天地",人生命的存亡,寿命的长短,决定于自我,不是取决于天命。鼓励人们不屈服于天命,要循道修炼性命,争取长生成仙、与道合一。为此,道教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功和道术,如服食、行气、吐纳、导引、守一、外丹、内丹以及斋醮、符篆、守庚申,等等。因此,道教以乐生、贵生,追求长生成仙为根本教义。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人生观。这一人生观,反映了道教悦生恶死和对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由此可知,道教是一个非常重视生命价值的宗教。 (二)道教对于人类价值的看法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有无价值?对于人在宇宙中地位的看法,太上老子强调,人有卓越的地位。他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认为人是宇宙中四人之一,且高于万物之上。道教还通过神、人、鬼的宇宙生命系统来显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道教认为,宇宙空间是由天庭、仙境、人间,地府构成的。神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人间之上。鬼在人下可入鬼魂的中间地位。因此,道教劝人行善,提倡"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劝诫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同时,也主张修长生之道,行善积德,认为功圆果满,则神仙可冀。道教还明确强调"万物之中,人最为贵。"认为人为万物之灵,通过修道,便可长生成仙。总之,人在宇宙中有一定地位,人生很有价值。 (三)道教对子人格价值的看法在人格价值的问题上,道教从群体出发,崇尚大同、人类平等、和平共处。道教所理想的社会是一个和平、无争、平等、自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劳动,有难共济,有福同享,人人都能安居乐业,竟其天年的极大公平极大和平的大同社会。在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中讲得很清楚。该经之所以以"太平"命名,其目的在于实现理想的"太平"世界。对于道教所崇尚的人类平等、和平共处,施之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没有血统种族之分与地位卑贱之别,有着很大的积极意义。道教的这一人生观,无疑是伟大的。道教所理想的人际关系是"齐同慈爱,异骨成亲"。"齐同慈爱"即对于物我和彼我同等慈爱,"物我兼容"。道教认为,宇宙、天地、人及万物皆由道所化生。是故,道教主张不杀生。"异骨成亲",即对于并无血缘关系的人视同血亲。为做到"异骨成亲",道教要求人们咸行香心,不杀不害,不嫉不妒,不淫不盗,不贪不欲、不憎不女自,言无华绮,口无恶声。如此,则可"国安民丰"、"欣乐太平"。因此,道教把太上(老子)三宝(慈、俭、不为天下先)中的"慈"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总而言之,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问题,道教崇尚众生平等,提倡慈爱和善。 (四)道教对于理想价值的看法理想即奋斗的目标。理想价值是指奋斗目标的最高价值。道教所与其它宗教一样,亦有自己的理想境地与追求。道教所主张和追求的理想境地是双重的。第一是在世俗的、现实的世界上,按照道教教义建立一个和平、无争、平等、自由的太平社会。道教早期经典《大平经》中多处描写了这种理想的社会面貌。后世道教徒在实践这项"太平"教义时,即在人世作为方面,表现为利世、济人。因此,"利世济人"便成为道教徒人世方面的奋斗目标。道教所追求的另一种理想境地是"仙境"。那里"不竞不争"、"不骄不忌"、"不媒不聘"、"不耕不嫁"、"不织不衣"、"不病不死",整天相携歌唱,自由自在,非常快乐。人通过修炼,得道成仙便可以到仙境中去过仙人的生活。因此,"得道成仙"便成为道教徒人世方面的奋斗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修炼道功道术,性命双修,安神固形。道教所行的道术很多,如存思、胎息、外丹、内丹、吐纳、服气、辟谷、斋醮等等,其中,内丹学就是所行道术中调理想的修炼方法。在中华大地,自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太上老君所化)并修道开始,数千年来,或潜岩下,或人茅庵,或就庐舍,或住宫观,恪守精研苦志修炼者不可胜举。古往今来,人们无不渴望和追求健康长寿和得道成仙,从这,个意义上讲,道教无论其形态发生何种改变,而她的精华?养生?将伴随人类永远存在,并永远造福于人类。 二道教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也是道教人生观的重要内容。这些均源于太上老子《道德经》。下面,择要介绍。 (一)自然无为1.自然。《老子》提出"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道性自然,人应法"道"而行,并把"自然"作为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老子》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道生万物及天地人的活动过程都应以"自然无为"为法。所谓"自然",自己如此,自然而然。《老子》五十一章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自然,不可有意作为。我们常听到"顺乎自然"或"顺其自然","顺应自然"就是源于《老子》的思想。道教徒遵循道祖老子顺乎自然的教诲而行,并以此作为处世的准则。2.无为。《道德经》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不为。"认为"道"是产生字宙万物的本体,从产生的过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强加的力量,所以说"道"是"无为";但从其产生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由"道"所生,因此又可说"道"是"无不为"。圣人是老子所著力刻划的理想人格形态,其人格要素之一便是圣人无为。(此外还有圣人不争,圣人慈善待人,圣人主重静而弃轻躁。)《道德经》中反复阐述了这一圣人人格最基本的特点:"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有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正静,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人自朴。""圣人为人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些话都表明了"道法自法"、"道常无为"的特性鲜明地体现在圣人人格中。值得指出的是,圣人"无为,"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仍在于"有为"。二者的统一表现在"无为而无不为"。如果圣人只有"无为",也就失去了意义。总之,"无为"是要求个人以"道"为法,顺应自然,不随意妄为。 (二)柔弱不争1."柔弱"是太上老子主张的人生态度。在《道德经》中,有位细心的人曾作过统计:除了"柔弱"二字在三个篇章中有五处连用外,"柔"字还在六个章节中出现了六次,"弱"字还在五个章节中共出现五次。因此,有"老聃贵柔"之说;《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还认为老子的人生观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老子认为,在自然界,新生之物总是柔弱的,而柔弱的新生 之物又是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所以"柔弱"是"生"的自然法则。老子教人守柔处弱,保持一种虚静的状态。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其实不然。因为,老子主张守柔处弱并不是为守柔而守柔,为处弱而处弱,而是为了以"柔弱"胜"刚强"。太上老子以水为例来证实"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人若明此理,则不会去做"鸡蛋碰石头"的蠢事,当会"以退为进,以柔克刚。"道教十分崇尚"柔弱"。《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为最上三行;《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性容非"为十善之一;《老君崇百药》中以"体弱性柔"为一药。相反地,道教以"刚强"为戒。《化胡绎十二戒》中说,"戒之勿刚强,当可自屈折,强者必先摧,刚者必先屈。"《老君说百病》中认为,"以力胜人","语欲胜人"都是病。总之,"柔弱"是道教立身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观。2."不争"与"无为"一样,也是老子所刻划的圣人人格的一个要素。《老子》中有多处提到"不争"。第七章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二十章中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六十六章中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第七十二章中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正是因为圣人具有这样的不争之德,反而能够获得"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效果。圣人不争也包括不争物质享受,故《老子》中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圣人欲不欲,木贵难得之货","圣人不积"。值得指出的是,道教所讲求的"不争"并不是束手徒置,万事无所作为,而是不与世人争俗世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对于合乎天道自然运行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以彰显"天理"。例如:道教相信通过修炼(修道),不仅精神可以升华,生理生命亦可长生久视,所以它打破定律,改变法则,战胜困难,与无情的命运相抗争,为此,并提出了"我命由我,不属天地"的口号。这就是道教的"争",也是道教最大的"争"。除此,便是去"争"做功德。总而言之,老子教人"不争"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顺乎天理而不强求。"不争"是道教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崇高的人生观。此外,还有虚怀若谷、至公无私、为而不有,等等,在此难以一一详述。道教的人生观,涉及面广,博大精深,这里仅就主要内容作一介绍。通过道教的人生观,我们可以看出,道教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和平,热爱众生的宗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6
首先是道教的形成炁化循环论,承,转,复,归,无,承起始,转沉浮,复自然,归往昔,无而永恒,一切都是炁化转还的,生死是循环,真人守无而长生,生时顺天无人,死而无我寂静,生时积极向上,勇敢面对,战胜苦难,无人无己全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生时沉沦受苦,死亦万劫不复,生灭一体。(一)清静无人,目无视人,心无存人,心常寂静,无有杂念人欲,无有他人自己,公正明察,圣人不仁。(二)积极应对。知生而乐知死寂,生而无穷尽,生而永进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