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酸性体质?

如题所述

体质没有酸碱之分。

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介绍,人体酸碱度(后文以pH值表示)主要以人体血液的酸碱度为判断依据。健康人的血液是呈弱碱性的,pH值为7.4左右,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血液酸碱失衡的情况不容易发生。

如果人体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会在几分钟之内反应,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酸性),以在几分钟之内把pH值调节回正常值;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血液系统也会调节PH值,所以通常情况下,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 (pH<7.0)。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所谓的“酸性体质”是不存在的。

扩展资料:

人体酸碱度并非靠食物调节

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人体的酸碱度是靠肺、肾、血液来调整而不是食物,食物不可能来改变人体的酸碱度。长期、大量、单一地摄入某种食物,只会加重身体负荷,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

“碱性食物能抗癌”的说法存在偷换概念。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来是酸性还是碱性,结果都是一样的,先变成“酸性”,再变成“碱性”。多吃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这并不能撼动人体正常的pH范围。

欧阳学农建议,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出自己预防癌症的健康计划,用生活方式来改良“癌症概率”。不断改变食谱,品种尽可能多样化,煎炸、腌制食物和盐的摄入量应当适度,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避免喝酒精、含糖饮料、营养品和饮酒,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吃“碱性食物”≠人体“变碱” 酸性体质多为编造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易致癌?错,体质没有酸碱之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身体偏碱就是健康的,其实不过是酸性体质论者偷换概念的错误命题。以号称中国最早提出酸性体质概念的梁双林的理论为例,他们强调身体的PH值应该一直处于 7.4才好。事实上,这就是一句废话,因为正常人血液的pH值就是7.4左右。而且,并不是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偏碱性才好。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这个不用说,大家都会多多少少有点了解。如果发生呕吐现象,大量的胃酸排除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这就是呕吐后会感觉头晕的原因。另外一个是皮肤,健康的皮肤pH值应该是5.5,处于弱酸性的皮肤更不容易滋生细菌。女性阴道最理想的环境也是酸性的,一旦pH值大于4.5,就会引发炎症。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如果按照酸性体质论,一个人的体液或血液pH值呈碱性才健康,那么皮肤、胃、阴道和尿液是不是也该呈碱性才符合逻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12
酸性体质基本观点:人体体液的pH值处于7.35~7.45 的弱碱状态是
最健康的,但大多数人由于生活习惯及环境的影响,体液pH值都在7.35
以下,他们的身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些人就是酸性体质者。人们面临的一个较普遍的健康问题,即酸碱失衡,酸性体质,它导致百病丛生。有研
究表明,当pH值降低0.1(即体液偏酸)时,胰岛素的活性就下降30%,免疫细胞功能降低,神经的敏感性下降,内分泌及机体许多重要功能将发生紊乱,癌
细胞更易生长扩散,红细胞及血小板易发生聚集等。因此,医学专家认为,当今许多慢性病、癌症及亚健康状态都与酸性体质有关。所以,医学界早就有“酸性体质
是百病之源”的提法。
专家观点
北京中关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苏明山和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董行运介绍,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体内不可避免地产生含酸的代谢产物(碳酸、乳酸等)和碱性产物。但人体有三个调节系统可以进行酸碱平衡,肾脏可以通过尿液排掉多余的有机酸,呼吸会快速排掉很多酸性成分,体液也会中和酸碱平衡,因此正常生物体的体液酸碱度(PH值)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人体的体质不会是酸性的。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尹志超也表示,中医方面并无“酸碱体质”之说,只能说人体在摄入过多酸性物质之后,可能会出现“阴虚”症状,诸如虚热、盗汗、睡眠不沉等症状。不过,出现这些症状并非都是酸性在作祟。
临床观点
事实上,酸性体质概念中还有一个站不住脚的逻辑问题,即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在医学临床中,的确有很多酸中毒的情况发生。只不过,不是酸中毒致病,而是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或生病了,才会出现酸中毒的现象。一些常见的疾腹泻、肾衰竭,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确实会引起酸中毒。而这些疾病的诱因,却和酸中毒没有一点关系。
身体偏碱就是健康的,其实不过是酸性体质论者偷换概念的错误命题。以号称中国最早提出酸性体质概念的梁双林的理论为
例,他们强调身体的PH值应该一直处于
7.4才好。事实上,这就是一句废话,因为正常人血液的pH值就是7.4左右。而且,并不是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偏碱性才好。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
才算健康。第一个就是胃,这个不用说,大家都会多多少少有点了解。如果发生呕吐现象,大量的胃酸排除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这就是呕吐后会感觉头晕
的原因。另外一个是皮肤,健康的皮肤pH值应该是5.5,处于弱酸性的皮肤更不容易滋生细菌。女性阴道最理想的环境也是酸性的,一旦pH值大于4.5,就
会引发炎症。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也是呈酸性的。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如果按照酸性体质论,一个人的体液或血液pH值呈碱性才健康,那么皮肤、胃、阴道和尿液是不是也该呈碱性才符合逻辑。
客观评价
酸性体质论就像一个到处都是漏洞的谎言一样,一个谎言需要另外一个更大的谎言来补上窟窿。事实上,他们也在试图补上这个窟窿,虽然他们没办法举证曾有任何新的研究发现,在哪本世界医学界认可的医学期刊上发表了论文,他们倒也端出一个1931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Otto Heinrich Warburg(瓦尔堡)支持酸性理论的事例。酸性体质论者说这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就提过缺氧状态下,身体呈酸性,是癌症的
根源。事实证明,这位德国生物化学家所有的公开论著中,没有任何涉及酸性体质或者酸中毒的研究,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缺氧状态和身体呈酸性有关系。自称最早提出酸性体质的梁双林,在采访中透露,他是2001年提出这个概念。不知道我国这些拼命推广酸性体
质致病论的营养学家们,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成功进行一场穿越时空和生死的灵魂对话。至于他们提到的美国诺贝尔获得者雷恩,在美国医学界沉浸了十几年的张健教授,竟然连一点印象也没有,更别说用谷歌或百度去搜索了。
酸性体质论主推的重要理论,就是通过补充碱性营养剂或进行食物选择,让身体从酸性转向碱性。撇开食物并不能影响身体
酸碱性的事实,如果真的想把身体变成碱性的,其实不必喝那些成分很可疑的矿泉水或根本不知道有多少科技含量的碱性补充剂。按照汪涛教授的临床实践,他的第
一选择,是给酸中毒的患者开出最廉价的碱性补充剂——小苏打。这种一大袋也花不了几块钱的碱性补充剂,对付各种酸中毒最有效了。
不管酸性体质论者强调碱性体质最
健康是为了卖他们的碱性补充剂,还是本着以好心,提醒饮食搭配不均衡的现代人多吃蔬菜少吃肉,每天看到从来不知道更新内容的酸性体质威胁论,我们就当是记
得吃苹果的闹钟,千万别往心里去。每天被各种本来就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饮食论者牵着鼻子走,好好的人都该被折腾成病人了。实在害怕自己是酸性体质就成了病
人,每天喝点苏打水,定时去医院检查一下,才是上上策。
第3个回答  2022-12-31

体质没有酸碱之分。

人体pH值指的是血液的酸碱度。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不容易发生,并不存在所谓的“酸性体质”。健康人的血液是弱碱性PH7.4左右。如果身体酸性或碱性短暂增强,呼吸系统将会在几分钟之内反应,加速或减缓排出二氧化碳(酸性),从而在几分钟之内就把PH值调节正常值。

肾脏尿液排泄系统和血液系统,也会通过强大的平衡调节PH值,所有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PH<7.0),不存在“酸性体质致病”这种说法。

/iknow-pic.cdn.bcebos.com/5882b2b7d0a20cf4f01b6aba79094b36adaf99c8"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5882b2b7d0a20cf4f01b6aba79094b36adaf99c8?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882b2b7d0a20cf4f01b6aba79094b36adaf99c8"/>

扩展资料:

“碱性食物能抗癌”的说法存在偷换概念。吃下去的食物,不管原来是酸性还是碱性,结果都是一样的,先变成“酸性”,再变成“碱性”。多吃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这并不能撼动人体正常的pH范围。

“均衡饮食,加强锻炼和良好的心态能增强免疫系统,这才是抗击癌症的天然良药。”欧阳学农建议,每个人都应当根据不同的体质、性别、年龄等因素,做出自己预防癌症的健康计划,用生活方式来改良“癌症概率”。

不断改变食谱,品种尽可能多样化,煎炸、腌制食物和盐的摄入量应当适度,避免食用加工的肉制品。避免喝酒精、含糖饮料、营养品和饮酒,限制摄入高热量食物。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2015/0730/c14739-27383294.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吃“碱性食物”≠人体“变碱”酸性体质多为编造">人民网-吃“碱性食物”≠人体“变碱”酸性体质多为编造

第4个回答  2019-08-12
关于养生,有各种传言,这些传言的重点,就是不需要任何依据,甚至不需要有任何临床证据,自说自话,还能够传遍世界,甚至代代相传!这才有趣。

其中一个话题,就是关于人体的酸碱性体质问题。传播甚广,以至于那些有很多慢性疾病的人,都能够有板有眼地娓娓道来,这种似是而非的言论,似乎很讨巧,受欢迎,尽管,没有人从中真的获得过什么好处,却依然可以很有生命力地传播。

十一年前,我花了连续数月的时间来证实,酸碱性的生理变化,究竟怎样进行调节,最后发现,其实,仅仅通过呼吸的调整,都可以很快就改变酸碱偏向。

每一个健康人的身体始终处于酸碱平衡状态,血液、组织液的酸碱度(氢离子浓度)始终维持在7.4左右,既不能低于7.35,也不能高于7.45。要保持这个仅允许0.1的偏差的平衡区,身体需要通过很复杂的调节系统来稳定。最重要的调节,是通过呼吸功能调控。

呼吸,分为呼和吸!呼在前,吸在后!呼出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吸入的主要是氧气。就这么一段话,蕴藏奥秘!你努力呼气的时候,不用担心缺氧,因为,呼出的不是氧气,而是二氧化碳!你可以很放心地把气呼完!学会呼吸,至关重要。吸入的是氧气,慢慢吸,漫长深远,长长地吐,吐干净。

为何我们每一次遇见压力,都会忍不住呼一口气,叹一口气?因为压力,增加了能量代谢,消耗了血氧,增加了二氧化碳,身体开始偏酸!这个时候,呼出一口气,二氧化碳浓度减少,酸性减弱,碱性增加。

体液偏酸时,多呼出些二氧化碳,在体液偏碱时,少呼出些二氧化碳。

身体除了可以很轻松通过呼吸调节,稳定身体酸碱性!还通过肾脏调节。在体液偏酸时,机体自动多排出些酸性物质,在体液偏碱性时多排出些碱性物质。尿液偏酸,不等于身体偏酸,其实身体已经做完调节。简单地以为尿液酸性增加,就代表身体偏酸,是缺乏基本生理常识的。

除此之外,血液内还有四个程序来进行酸碱性的稳定控制,这四个程序,不同程度地随时进行生理调节,这是四个缓冲对(碳酸盐缓冲对、磷酸盐缓冲对、血红蛋白缓冲对和血浆蛋白缓冲对)随时对血液的酸碱度进行微调。人体这种调节能力属于正常的生理功能,不需要去人为干涉,更不需要专门针对性进行任何“养生”功法。即便你吃素,全是蔬菜,你的身体一样可以是酸性的,因为只要你缺氧,只要你劳作、运动、疲劳,身体都增加二氧化碳,增加酸性。

你的一天,尿液随时都可能偏酸性或者偏碱性,因为身体随时都在根据你的需要和状况进行调节,身体通过多排泄酸性物质或多排泄碱性物质来调节身体酸碱平衡的表现。并不是“酸性体质”或“碱性体质”的表现。

食物和饮水都不是改变人体的酸碱度的办法,水及各种水溶液的酸碱度是以其氢离子浓度(pH)来表示。pH等于7为中性,pH大于7为碱性,数值越大表示碱性越强。pH小于7为酸性,数值越小表示酸性越强。国内的饮用水标准规定pH在6.5~8.5 之间都是合格的饮用水。喝弱酸性或弱碱性水都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也不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过分渲染“弱碱性水”主要是商业目的,对健康而言,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喝了碱性水,感觉良好,那只是你增加了饮水,而带来的某种感觉。如果你需要这种感觉,不如多喝蔬菜汁、水果汁,获得更丰富的营养。

我们的日常食物多种多样,其中米面杂粮等谷类,肉鱼禽蛋等动物性食物及一些坚果等称为“成酸性食物”。因为它们含有磷、硫、氯等元素较多,其燃烧后的灰份溶于水后生成酸性溶液,推断其在体内代谢可能生成的酸性产物占优势。各种蔬菜、水果、豆类和奶类等称为“成碱性食物”。因为它们含有钾、钠、钙、镁等元素较多,其燃烧后的灰份溶于可水后生成碱性溶液,推断其在体内代谢后可能生成的碱性产物占优势。但是,这种推断至今还未能科学证实在。因为身体并不会允许酸碱波动太大,会在出现波动的时候,运用上述各种机制,及时进行调整。

压力、运动、疲劳的耗氧,最主要的,是能量消耗造成的二氧化碳变化,另外,糖类燃烧产生乳酸、脂肪燃烧产生丙酮酸,这些,都是机体自然代谢的中间产物。与所吃所喝没关系!

简单地认为吃了酸性或碱性食物就会影响体液的酸性或碱性是粗糙的推测!人体的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实际上,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状态。

“早在18世纪,英国海军上将带领1955名海员作环球航行,他们的食物主要是粮食和肉类,基本没有蔬菜和水果。4年内丧失船员1051名,他们死于维生素C缺乏病等多种疾病病,但没有酸中毒的记录。

20世纪中叶,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饮食条件很差,甚至是“一把炒面一把雪”,根本吃不到“蔬菜和水果”。当时有的战士因为缺乏维生素A患了夜盲症,但并没有出现酸中毒症状。由此说明,食物的酸碱性不能改变人体的酸碱度,更不会造成“酸性体质”。

蔬菜水果中,如果没有煮过,那么含氧量高,增加血液中氧含量,这会使你更精神,有助于能量代谢!如果煮过了,就不存在这种价值。

大多数身体健康问题,都跟身体缺氧有关!缺氧,首先,要把二氧化碳呼出去,空出空间,吸入足够的氧气。同时,尽可能多吃生的、安全的食物来源,可以获得更多的血氧,这些动作,比讨论酸碱性体质,更有意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