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京三十九中初三平行班,成绩不理想,请大家给些补习的好地方或提高的好方法,或好的练习题,谢谢了

我的成绩:
语文:80左右(百分制,下同)
数学:85到90左右
英语:95左右
物理:90左右
化学:85左右
政治:53左右(60分制)
历史:55左右(60分制)
诚心求教,顺便问下我这成绩能考那所学校。
是初三囧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

  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考前一个月,进入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做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段时间,由于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因为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产生急躁情绪。若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稳住情绪,增强自信,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

  考前的几天容易紧张,所以不宜多看书,应以调整心情为主,同时为考试做准备。如前往看考场,熟悉环境和交通路线,准备考试的各种证件、学习用具和防暑用品,以免考试时临时慌乱,影响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根据以上的经验,作为参考,结合你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时间表,这样才会使自己充分的发挥自身潜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功!现在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高考时光,辛劳与苦涩已渐渐散去,萦绕在心头的是向着目标前进的执着和坚韧。衷心希望你能脚踏实地,渐入佳境,稳稳地驾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
  1.认真完成老师留的所有作业包括不用笔写的
  (因为老师留作业前他们都会自己先去做一遍的,他们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用做,还有你在做的时候,最好能先分析出来这题是在考那个点的知识,然后做出来就有效果了)
  2.上课一定一分钟都不能走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老师在讲每一节课的时候都会在短短的45分钟内把所有精华和知识点讲出来,如果你漏了一耳朵的话,以后作题的时候就知道严重性了)
  我个人认为就这么简单的两点,但是所谓“说的容易做起来难”啊,就是这样的,你也许一天两天能这么做,但是如果要长久的保持下去才行哦,否则可就前功尽弃了哦

  下面是网上找的:

  怎样提高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怎样才能提高成绩?
  (1) 自己要有决心提高成绩,树立“成绩差只是暂时的”的信念,这是根本的内在动力。
  (2) 要有恒心和耐力,不要三分钟热度。“滴水穿石”绝不是一时之功。
  (3) 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克服学好学坏无所谓,混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的想法。
  (4) 改善学习方法。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就像勇士手中有了锐利的武器一样。
  (5) 确定一个竞争对手或确定一个名次,作为追赶的目标,逐步靠近,不要想着一下子提高到第一名。
  (6) 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持之以恒。
  例如:
  他们是怎样提高数学成绩的
  --中学生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我们从网上和书中、以及调查中发现了许多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案例,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希望对你的今后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案例1:任静初三以前数学从未及格过,因此他爸让老师辅导她。其实她也没做什么,只是每周到老师家讲一次课,让她把课堂上学的东西讲给老师听,直到老师满意为止。半年下来,他的数学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高三毕业那年,她参加的二次模拟考试,一次得了148分,一次得了149分。后来保送进北大了。进北大不到一年,又考取了美国的一所大学,去美国念书去了。去年她给老师发E-mail说,她的美国同学说他是数学天才,可是美国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她在初三以前数学是多么的差啊!
  案例2:一个老师带着一个数学成绩很差的初一班,他每周都测验他的学生,而且公开告诉他的学生,考题全部是他上课讲的例题。学生开始一片哗然,但 90% 的学生却有了信心拿满分,只有班上几个最差的学生不敢这么说,很快第一次测验结果出来了,及格率48%,满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况有所好转,初一时这个班数学成绩与同年级数学特长班平均分相差12.5分。初二时与数学班只差1.5分,比年级平均分高10分。初三毕业,这个班几乎与数学特长班没有区别。所以,学会例题学好例题才能举一反三,是学好数学的一条捷径。
  案例3:马一扬在学习报上看了下列对学生学习数学特点的分类: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马一扬认为自己属于第三种类型,于是请教老师数学学习方法,老师认真地给他指出上课、预习、复习、作业的具体操作方法,他坚持应用了三个月,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考得92分。
  案例 4 .马雅萍是一名中等生,她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每天严格按数学老师说的反思卡的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反思卡按评价指标分为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按时间分为课上课下:认知领域包括:1.听课科目(几何或代数);2.讲课内容;3.课上掌握情况;4.没掌握的内容及原因;5.做作业情况;6.一天中学习数学的时间。情感领域包括:1.听课情绪;2.数学学习感觉;3.对任课教师说几句话;4.对自己说几句话。通过9周的实验过程,马雅萍在进行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中,数学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案例5.北京的一位数学老师给自己的学生主要传授以下五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1、培养彻底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与习惯;2、培养吃透典型例题的方法;3、培养课堂记忆的良好习惯;4、培养运算准确性的自信心;5、培养研究分析的方法和习惯。沙文华同学觉得5种方法中, “计算准确性”最适合自己。在平时,他很容易犯马虎的问题,不是数抄错,就是加号看成减号,期中物理考试就出现了此类问题。于是他让老师将如何解决“计算准确性”的各种措施告诉他,他就按着方法一步一步地做,不但不犯马虎毛病,而且做的时间还缩短,考试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分析近年高考试卷 找到答题思路方法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要想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临考前的复习方法不可小视。省教育教学专家、漯河高中副校长王海东介绍,考生这几天要充分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尽可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高考试卷相联系,找到贴近高考的答题思路与方法。同时要对近几年的高考试卷的标准答案进行仔细的分析,看标准答案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论述题或简答题的答题语言是怎样精炼的,心里要有个标准。这样,考生在考试时答题会更加规范,容易考出好成绩。

  分析成本效力

  临考前的时间很关键,也很短暂。考生应该懂得分析,要知道目前自己学习哪方面的知识更容易提高高考分数;不要盲目学习,心中要有成本效力概念,能提高分数的知识点要快速抓住。同时考生在临考前的这段时间要经常评估自己的复习效果,及时作出战术调整。考生要明白自己的薄弱环节,要清楚最基本的知识点更容易复习,相对较差的环节提升的空间也较大。

  复习不受他人影响

  临考前复习的时候,很多考生往往喜欢留意其他同学的复习方法。比如看到有些同学一边看书一边做笔记,而自己只看书没有做笔记,就想当然认为自己复习不够仔细,没有别人的方法好;有的考生甚至一味地否定自己而去模仿别人。王海东认为,这种模仿别人的行为非常不可取,因为每个考生的个人情况不一样,复习方法自然也不会一样。考生要坚持自己的学习方法,即使目前成绩不上升,但只要能够坚持,考试的时候必然会有效果。在这里,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临考前,无论学习还是其他任何方面都不要和别人进行攀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短暂的几天时间,考生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分配学习时间。采访中,很多老师都认为上午时间学习效果会比较好。考生每天最好在6点30分左右起床,上午可以学习4至5个小时。其间每学习两个小时休息20分钟。休息时间内可以听音乐、散步,但是切记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以免发生意外,同时也不易快速恢复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中午最好进行午休,半小时为宜。下午一般学习3个小时就足够了,晚饭半个小时后再进行晚间的学习。学习科目最好交替进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29
需买一课一练,这可是华东师大版的
第2个回答  2009-09-19
你可以上四大名校吧!我在中华中学的高一,希望可以和你相遇哦!一起加油吧!!!
第3个回答  2009-10-02
宁海中学到二十九中之间这个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