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经历了哪些绘画时期

如题所述

1、 童年时期 1881-1900

艺术特点:以写实画风为主,色彩柔和,奠定绘画基础
代表作品:《斗牛士》、《科学与慈善》

2、 蓝色时期 1900-1906

艺术特点:作品初用蓝色调,后又用粉红色调,描绘充满孤寂、悲怆的贫困者、残疾人、江湖艺人等。属批判现实主义范畴,含有浓重的悲剧成分和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蓝色自画像》、《人生》

3、 玫瑰时期 1904-1906

艺术特点:画作用色变为轻快的粉红;绘画对象亦由蓝色时期的乞丐、瘦弱小孩和悲戚妇女转向街头艺人、杂耍艺人及风华正茂的女孩。 色彩清新明快,笔法细腻,人物和景致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
代表作品:《拿烟斗的男孩》、《斯坦因画像》

4、 立体主义时期 1907-1916

艺术特点: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画中没有情节、环境描写,只有几个面的结构。不模仿客观物象的表面情况下,同时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并将拼贴方法引进绘画。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代表作品:《亚威农少女》、《费尔南德头像》;

5、 古典时期 1917-1924

艺术特点:开始对J.-A.-D. 安格尔精确而细致的素描感兴趣,画风也由立体主义转向新古典主义。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宏伟的气势,画面注重写实风格的表现。
代表作品:《欧嘉的肖像》、《三角帽》、《海边奔跑的两个女人》

6、 超现实主义时期 1925-1932

艺术特点: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通过可以识别的经过变形的形象和场面,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
代表作品:《没有主人的铁锤》与雕塑家贡萨列斯一起创作雕塑和铁线结构成。作系列以女人头像为题的攻击性画作,显现婚姻危机,结识达利;

7、 蜕变时期 1932-1945

艺术特点: 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
代表作品:《红色扶手椅中的女人》、《多拉·玛尔的肖像》、《格尔尼卡》、《大自然的故事》

8、 田园时期 1946-1973

艺术特点: 仍然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为主,手法更加运用灵活娴熟,画面粗犷干劲,和谐统一。
代表作品:《贡戈拉的二十首诗》、《卡门》系列、开始创作德拉克罗瓦的《阿尔及利亚女人》变奏系列、
《斗牛系列》、《伊卡洛斯的坠落》、《草地上的午餐》变奏系列、《画家与模特儿》、《流沙系列》、《塞莱斯蒂纳》、《可笑的男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6
巴伯罗·毕加索(1881-1973)这位在艺术史上始终为人所追随与颂赞的人物,于1881年10月25日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毕加索自幼有着非凡的艺术才能。毕加索又在美术学院接受过比较严格的绘画训练,具有坚实的造型能力。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人们试图划分毕加索的创作阶段。但这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他每两三年都要用一些绘画上的创造发明把批评家们难住……研究者们规定了许许多多时期: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黑人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抽象主义时期。
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不佳,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德加的柔和的色调,与罗特列克所追逐的上流社会的题材,也是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在《嘉列特磨坊》、《喝苦艾酒的女人》等画作中,总看到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毕加索十四岁那年与父母移居巴塞罗那,见识了当地的新艺术与思想,然而正当他跃跃欲试之际,却碰上当时西班牙殖民地战争失利,政治激烈的变动导致人民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身为重镇的巴塞罗那更是首当其冲。也许是这种兴奋与绝望的双重刺激,使得毕加索潜意识里孕育着蓝色时期的忧郁动力。
迁至巴黎的毕加索,既落泊又贫穷,住进了一处怪异而破旧的住所洗衣船,这里当时是一些流浪艺术家的聚会所。也正是在此时,芳华十七的奥丽薇在一个飘雨的日子,翩然走进了毕加索的生命中。于是爱情的滋润与甜美软化了他这颗本已对生命固执颓丧的心灵,笔下沉沦痛苦的蓝色,也开始有了跳跃的情绪。细细缓缓地燃烧掉旧有的悲伤,此时整个画风膨胀着幸福的温存与情感归属的喜悦。
玫瑰红时期的作品,人物表情虽依然冷漠,却已注重和谐的美感与细微人性的关注。整体除了色彩的丰富性外,已由先前蓝色时期那种无望的深渊中抽离。摒弃先前贫病交迫的悲哀、缺乏生命力的象征,取而代之的,是对人生百态充满兴趣、关注及信心。在《穿衬衣的女子》中,一袭若隐若现的薄纱衬衣,轻柔地勾勒着自黑暗中涌现的侗体,坚定的延伸,流露出年轻女子的傲慢与自信。鬼魅般地流动着纤细隐约的美感。整体气氛的传达幽柔细致,使得神秘的躯体在氤氲中垂怜着病态美;拼贴艺术形成的主因,源于毕加索急欲突破空间的限制,而神来一笔的产物。实际上拼贴并非首创于毕加索,在19世纪的民俗工艺中就已经存在,但却是毕加索将之引至画面上,而脱离工艺的地位。首张拼贴作品《藤椅上的静物》与1913年的《吉他》,都是以拼贴手法实现立体主义的最佳诠释。
后期画注目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1915-1920年,画风一度转入写实。1930年又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毕加索作油画《格尔尼卡》抗议德、意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这幅画是毕加索最著名的一幅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剧烈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毕加索多种复杂的情感。晚期制作了大量的雕塑、版画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毕加索从十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毕加索是整个二十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有着很大的影响。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能达到内部的统一与和谐。他有过登峰造极的境界,他的作品不论是陶瓷、版画、雕刻都如童稚般的游戏。在他一生中,从来没有特定的老师,也没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纪活跃的画家,没有一个人能将毕加索打开的前进道路完全迂回而进。他说过:当我们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时,有时我们所作的事会自动地倾向我们。不必过分烦恼各种事情,因为它会必然或偶然地来到你身边,我想死也会相同吧!
他静静地离去,走完了九十三岁的漫长生涯,他如愿以偿地度过了一生。
第2个回答  2009-09-02
蓝色时期 (1901年到1903年)
玫瑰红时期 1903年到1906年
黑人时期 1907-1909,或者说是立体主义的发韧期
立体主义时期 (1910-1911是分析立 体主义时期;1912-1914是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超现实主义时期及抽象主义时期

毕加索(1881一1973)出生在西班牙,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青年时期受过学院的写实训练,受到各种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他还在巴塞罗那广泛接触社会下层,在一群失意潦倒而又极富于思考的人们中,得到生活和艺术的启迪。1900年他第一次来到巴黎,受到革新艺术浪潮的感染。在他内心世界处于苦闷和忧郁的时期,曾先后用蓝色和粉红色色调描绘贫困的残疾人、病患者、老人、孤独者、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被称为“蓝色时期”(1900—1903)和“粉红色时期”(1如3一1905)。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定居,住在杂居着三教九流的蒙马特尔区,和巴黎新艺术思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07年,他在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亚人艺术的启发下,尝试把塞尚已经开始的对几何形结构美的追求推向极致,创作了颇有争议的、被认为是立体主义开端的<亚威农少女>。在此之后一两年,他的立体主义方法更趋成熟。<弹曼陀铃的少女>(1910)、<卡恩弗勒像>(1910)被认为是他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1912—1914年,毕加索从事综合立体主义的创作。1915年,毕加索的画风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磅的气氛。毕加索20年代受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的作品有<三个舞蹈的人>(1925)等。在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的斗争。他创作连续性的版画<佛朗哥的梦幻与宣言>,表示对独裁政权的痛恨与谴责。他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为题材绘制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349.3×776.6厘米),抗议反动势力洗劫无辜平民的罪行,表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这幅用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的画面,给人以深沉的艺术震撼力。50年代初,毕加索积极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他为在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版画,以鸽子为题材,被人们称为“和平鸽”。他还以朝鲜战争为题材创作了<朝鲜的屠杀>、<战争>与<和平>等作品。50年代,他根据普桑、大卫、德拉克洛瓦等人作品的构图,重新加以发挥进行创作,并在版画、书籍插图和陶艺方面,有出色的创造
《斯坦因画像》,是毕加索从‘玫瑰红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跳板,即受到原始艺术的影响,也注意了几何学的基本形,画中的手是写实的,而脸却似土著面具式的形象。
斯坦因是1902年来巴黎定居的美国女作家。她以实验式表现手法,曾给年轻的先锋派文学家们以巨大影响。她和现代派的艺术家们交往频繁,使其大名常常在现代美术史著作中出现。她不但与比自己小七岁的毕加索相处得很好,而且与马蒂斯、布拉克以及那些立意创造新型艺术的画家十分亲密,经常在这些画家最困难得时候慷慨解囊。她和哥哥利奥不断收藏他们那些富有争议得作品,以示在经济上支持穷画家们专心致志地从事新艺术的创造。斯坦因曾为这幅肖像做了八十次模特儿,最后还是在没有模特儿地情况下,毕加索独自润色此画。朋友们看了完成作后大吃一惊,都指责所画人物根本不象斯坦因。毕加索说:“这有什么关系呢?最后她总会看起来跟这幅画一模一样的。”斯坦因很感激地收下这幅画。数十年过后,评论界一致认为,这幅画与女作家的内在气质是一致的。
阿维尼翁的少女》彻底否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视三度空间为主要目的的传统绘画。毕加索断然抛弃了对人体的真实描写,把整个人体利用各种几何化了的平面装配而成,这一点在当时来说,是人类对神的一种亵渎行为。同时它废除远近法式的空间表现,舍弃画面的深奥感,而把量感或立体要素全体转化为平面性。这幅画,既受到塞尚的影响,又明显的反映了黑人雕刻艺术的成就。强化变形,其目的也是增加吸引力。毕加索说:“我把鼻子画歪了,归根到底,我是想迫使人们去注意鼻子。” 这幅画对艺术界的冲击相当大,展出时,蒙马特的艺术家们都以为他发疯了。马蒂斯说那是一种“煽动”,也有人说这是一种“自杀”。有人感到困惑不解,有人怒不可遏。布拉克这位受到塞尚影响的画家也甚为惊讶,然而他知道另一种艺术的形式已经诞生了。 这种新创造的造型原理,成为立体派及以后的现代绘画所追求的对象。《阿维尼翁的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呼它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