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五大道有那些很有异国特色的建筑啊 都在哪里哦?

要是从理工出发 在哪站下 按什么路线逛 大家给出出主意哦~~ 谢谢啦~~~
大家给我详细说说从理工坐公交 到哪站下啊 谢谢啦
(没有五大道这一站吧 而且马场路,成都道都是哪站啊 站牌上没见过哦。。。)
再次谢谢大家啦

第1个回答  2009-09-05
天津的异国建筑分成了几块,这也和当时租借地的情况来划分的。
天津:留住历史风貌

法国梧桐、洋楼、雪弗莱、霓虹灯、佳人……很多人错觉,这样的场景只属于“上海旧梦”,实则不然--它也是当年天津的景观。

中国近代史上,1404年开始城市建设的天津始终扮演着一个现代化领跑者的角色。借助作为京城门户及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的区位优势,它迅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一个摇篮、北方经济中心和万商云集的繁华都市,后又步入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之列,仅次于上海。

曾有学者统计,天津一共创造了近代中国历史上100多项第一,如第一辆汽车、第一条铁路、第一家大商场、第一所大学都诞生在天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新中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也问世于此。中国人自行研制的第一台电视机也产自天津。

近代至少有200余位中外名人政要曾住过天津。而这里的历史风貌建筑林林总总,跨越了1000多年,涵盖多个领域。其最早遗存是先于天津“城”的独乐寺(984年)。不过,60%多的历史风貌建筑是1900年至1937年建成的,如今也都年过七旬。而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天津不少市区逐步变成外国租界,却得以耸立一大批异国文化特色、形式多样的的风貌建筑。

这些“小洋楼”渐渐构成了近代天津城市肌理与中西融合风格的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座中国近代接受西方文化最早的中国名城有了“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

国际知名导演李安感叹,他拍后来获威尼斯“金狮”大奖的《色,戒》时,“错过”了天津。其实李安很想到天津取景,因为“其老建筑很现成,保存得很完整”,只是后来由于战线拉得太长而未能成行,却一直觉得错过了“真地可惜”。

天津人自然不愿错过自己的宝物,而想永久留住历史风貌的念头早已变成了行动。

专门立法

建于1921年的“静园”,位于天津和平区鞍山道70号。1927年,被赶出皇宫近3年的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迁居此处,过了4年“静观外变”的生活。

静园为三道院落(前、后庭院和西庭院),主要建筑为前后两幢砖木结构二层西式小楼,以及书房、库房等,装饰讲究,园内长廊庭院曲径蜿蜒通幽,怪石清泉点缀其间,楼东还修有一个网球场。

溥仪搬出后的近80年间,静园几番易主,还曾被用作办公用房和职工宿舍。1976年7月发生大地震,园内又布满了“地震棚”……到本世纪初,静园成了年久失修、住有45户居民、搭建违章建筑500余平方米的大杂院。

2005年10月,静园居民和单位开始腾迁。此前的9月1日,天津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颁布了《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这是中国首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专门立法,其中对于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腾迁保护”等条款属国内首创。

此后,相继成立了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和办公室、专家咨询委员会、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保护管理工作的完整体系。整理部门与天津、意大利等国内外众多专业机构以及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组成课题小组,集中研究解决整修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第二年8月,依据“修旧如故,安全适用”原则的浩大修复工程开工。这一全国首个依照地方立法对历史风貌建筑实施腾迁的项目,于2007年7月20日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

整体修复后的静园,维持了其旧时的风貌特征。同时,还在功能上有所增加。一方面,整修部门把先进的现代技术和材料应用到老建筑中,对危旧墙体、构件进行了加固、修缮,例如,静园主楼损坏严重,导致整体屋架受力体系变化,整理时主要采取碳纤维加固和剪刀撑的方式,并用相同材料填充缺损部位,使其荷载能力达到安全适用程度;另一方面,对建筑原有的门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砖等原状构件进行妥善的保护与复原,主楼原议事厅内的壁炉、壁灯都被精心保留下来,顶棚也被完全恢复成原有的式样,具有静园特色的几个拱券(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都完全采用旧料加工修复,原来的比利时进口玻璃同样是精心清洗而保留原样。

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护、利用静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整理部门还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对历史图片和史料进行了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仪在天津”展览资料的编撰工作。同时,在主楼一楼重设了原有的配膳房和酒吧间,并恢复了大餐厅、会议室、会客室;也恢复了二楼溥仪等人的起居室、书房。室内还依据当初的摆设,以仿造的室内家具、饰品为主复原陈列了部分展品,并辅助陈列了与溥仪有关的器物、生活用品、相关文字、照片资料等,基本展示了溥仪当时在天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动情况。

工作人员还根据历史文献、图片资料和专家考证以及对现场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对静园庭院的修复方案。园内恢复了游廊、中心地带的水池喷泉和西侧平房图书馆及其旁边的湖山叠石、竹林景观,庭院主体采用石钉铺地,周围种满花、木,以保留原有植物为主,移植了10多种观赏类的乔木、灌木和花卉。

静园是“特殊保护”级别。除此之外,历史风貌建筑还分为“重点保护”和“一般保护”的等级。依据《保护条例》,天津目前已确认了746幢(133多万平方米)历史风貌建筑,此外还有6个历史风貌建筑区。

“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保护历史建筑的法定名词。按照《保护条例》明确的确认条件,它们是指:建成50年以上,建筑样式、结构、材料、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具有建筑艺术特色和科学价值;反映天津市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具有时代和地域特色;具有异国建筑风格特点;著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名人故居及其它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建筑等。

天津的《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建筑区的保护规划,提出要建立相应的保护体系,强调“从根本上保护好”;在保护区范围内,历史建筑不得拆除,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要进行改造,严重影响风貌的现代建筑被勒令限期拆除,与历史风貌相冲突的环境要素必须进行整修、改造,市政设施的安排也遵照考虑历史风貌保护的要求,“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在高度、体量、色彩等方面与保护区风貌相协调。”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我们制定了与《保护条例》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健全了保护的法规政策体系。”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吴延龙介绍说,还成立了专门队伍,并建立执法档案,为每幢历史风貌建筑拍摄了各角度照片。“我们组织专人对全市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每月1次、重点地区和建筑每月2-3次的例行巡查。”

地理信息系统先也建立起来。它将天津全市历史风貌建筑的地理位置、建筑面积、产权情况、房屋完损状况、历史文化背景、照片等资料输入数据库。同时还编制了《保护图则》,为每一幢历史风貌建筑“量身定做”了保护整修、使用的技术指南,这被专家认为是“全国首创”。与之相应的《保护修缮技术规程》作为地方技术标准,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提供了技术依据,填补了技术领域的空白。

“开发”保护

如果有人问中国哪座城市的一条街上,有比巴特农神庙还多的柱子?这条街就是是解放北路,属赫赫有名的老天津 “五大道”地界。

所谓“五大道”是指天津中心市区南部东、西向并列着以中国西南名城成都道、重庆道等命名的5条街道。

“徜徉五大道,就好像走在世界建筑史的长廊上--从古希腊、罗马风格,到文艺复兴式、歌特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罗可可式,英式、法式、意式、中式、西班牙式、日式甚至犹太式和印度式,各式小洋楼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天津风貌建筑史专家金彭育说,西洋建筑在五大道上的大量出现,与数千年形成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交相辉映,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5月1日,五大道民园西里举行创意产业锚地开街仪式。这是五大道地区在建的以形成一个“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特色突出、充满活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商贸亮点与天津城市的品牌载体为目标的“聚客锚地”工程的一部分。在五大道中间位置,将以保护历史风貌建筑为前提,改造部分风貌建筑,拆除周围的违章建筑以及不协调的新建筑,重建一些老建筑,形成集游、购、娱、吃、住、行于一体的多功能景点。按照吴延龙的说法,要推出一批“看得见、进得去、有故事”的历史建筑旅游景点,让保护成果惠及更多市民与游客。

“开发与保护并不矛盾,相反,如果开发得好,则更有助于保护。”来自上海的“都市策略”公司策略总监潘陶认为。这家公司试图在开发和进一步提高天津与五大道知名度方面多做努力。

当然,由于“锚地”等项目涉及到拆迁,因而不时传出争议之声。有人担心,尽管五大道内现有的400多幢历史风貌建筑在保护之列,可那些没有保护“身份”的建筑未来会怎样?也有学者认为,被允许的“原拆原建”很容易导致拆真造“假”。更有专家呼吁“整体保护”五大道历史街区。“它不是一两幢房子的问题,而是几个街区的问题,几个街区构成一个完整的气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志华表示。

你从理工大学乘坐观光2路就可以到五大道
天津观光2路 市区线路 华苑小区6:15--21:45 → 第三医院6:15-21:45 ; 票价1.50元,无人售票,城市卡有效,月票无效 天津巴士实业有限公司
上行:第三医院 - 秀山花园 - 王串场六号路 - 王串场三号路 - 王串场一号路 - 和平村 - 小树林 - 十字街 - 金纬路 - 金钢桥 - 东北角 - 远东百货 - 南市食品街 - 南门外大街 - 海光寺(南京路) - 鞍山道 - 滨江道 - 长沙路 - 黄家花园 - 桂林路 - 体育馆 - 天和医院(贵州路) - 佟楼 - 德才里 - 天塔 - 水上村 - 周邓纪念馆 - 会宾园 - 市委党校 - 育梁道 - 理工大学 - 观园公寓 - 华苑小区 (33站)

下行:华苑小区 - 观园公寓 - 理工大学 - 育梁道 - 市委党校 - 会宾园 - 周邓纪念馆 - 水上村 - 聂公桥 - 德才里 - 佟楼 - 天和医院 - 体育馆 - 桂林路 - 黄家花园 - 长沙路 - 滨江道 - 鞍山道 - 海光寺 - 南门外大街 - 南市食品街 - 鼓楼东 - 东北角 - 金钢桥 - 金纬路 - 十字街 - 小树林 - 和平村 - 王串场一号路 - 王串场三号路 - 王串场六号路 - 第三医院 (32站)

海光寺是日式建筑,东站河北一侧是意大利风格,解放桥是原来叫法国大铁桥,解放路英法风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