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空战中,为什么机炮能起到巨大的作用?

如题所述

航空机炮(简称航炮)是飞机或直升机上装备的口径大于等于20毫米的自动发射武器。能自动完成开膛,抽壳,抛壳,进弹,锁膛,击发等系列射击动作。具有射速高、操作简单、结构紧凑等特点。在飞机上用的是23毫米和30毫米机炮。中国各型作战飞机装备使用的机炮,现有23毫米23-1/2型。23毫米23-3型,23毫米623型和30毫米30-1型。23毫米23-1/2型航空机炮是中国自行研制的早期产品,已经构成完整系列,主要包括23-1、23-2、23-2H、23-2K型,装备中国陆、海、空三军的武装直升机、歼击机、强击机和轰炸机。 有效射程一般为2000米。可对地面事物进行有效打击。现代航炮主要有单管转膛炮、双管转膛炮和多管旋转炮等。所谓转膛炮就是弹膛旋转的火炮,即在射击过程中炮管不转,只是几个弹膛依次旋转到对准炮管的发射位置进行发射,其原理很像左轮手枪的射击原理。转管炮的射击原理恰恰与之相反,弹膛不动而炮管连续不断地旋转。

二战时航炮已经和一战早期飞机所使用的轻武器枪械不同,二战时航炮不论口径,射程,还是射速都远高于一战,而且二战时航炮已经是专业为飞机设计的重武器,一战飞机则没有这么专业的武器,二战结束之后随着空对空飞弹的出现和发展机炮和航炮的空战作用开始受到了质疑,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F4鬼怪战机第一次取消航炮,然后落得了一个被米格战机碾压的结果,虽然是那个时代的飞弹接受指令的准确信不足,然后这个事情为机炮和航炮延续了发展。但是随着近年以来中国的歼20战机和美国的F35战机这些四代隐身战机的服役和飞弹技术的发展,以及超视野距离空中战斗的理论的发展,使得机炮再一次又被扫尽历史垃圾堆的危险。

 从装备角度分析,机炮持续时间短,火力强度低,中国的歼10战机的23mm双管机炮作为例子,它的弹药携带数量仅仅只有300发,对于射速达到1000到2000发一分钟的机炮而言几秒钟就能够射击完毕,同时机炮缺乏像飞弹那样精确的打击能力。
从战术角度上来看在当前的不对称战争的背景下3代机,4代机之间的对抗是不太可能出现的,先不论3代机能否有机会近距离和4代机进行格斗,在视野距离外在后者的超越视野距离的飞弹攻击下保全自己就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4
速度也是一个矢量,就是既有大小,也有方向的量,比如高射炮,它是从下向上射击,飞机一般是平飞,炮弹飞机两者的运动总会有个交叉点,就是炮弹击中飞机之处。高射炮的射击和平时的开枪打击移动目标一样,有一定的提前量估计,向着飞机移动的前方提前射击,瞄准了才开火肯定会脱靶。
第2个回答  2020-02-04
机炮(航炮)威力大,但是比较重,是固定在飞机上的,射击方向不可调,只能朝向机头方向,战斗中需要战斗机
机枪子弹比较准确,机炮炮弹准确率比较差!子弹炮弹也非常的重,携带量很大会影响机动性和航程!
第3个回答  2020-02-04
如果看二战时期的飞机可以发现,欧洲的飞机大部分用20毫米机炮,而太平洋地区则多是机枪。相比机枪弹的毁伤效果机炮,20毫米机炮的毁伤效果是可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旦命中重要部位两炮就能打得下来,而且这种大口径火力对付轰炸机时效果会更好
第4个回答  2020-02-04
二战时航炮已经和一战早期飞机所使用的轻武器枪械不同,二战时航炮不论口径射程,还是射速都远高于一战,而且二战时航炮已经是专业为飞机设计的重武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