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肝硬化的有哪些?

如题所述

软肝汤【原料】生大黄6~9g,桃仁9g,地鳖虫3~9g,丹参9g,鳖甲9g,炮山甲9g,黄芪9—30g,白术15~60g,党参9~15g。
【制法】每日1剂,水煎服。
【主治】活血化瘀,软肝散结,益气健脾。治疗早期肝硬化伴轻度腹水(瘕瘕、积聚、胁痛、臌胀)。
【验效】湿热内蕴者,选加茵陈、山栀、茯苓、黄柏、垂盆草、平地木等;脾虚气滞者选加砂仁、陈皮、枳壳、苏梗等,肝气郁滞者选加柴胡、郁金、青皮、广木香等;肝络血瘀者选加乳香、五灵脂、赤芍、红花、九香虫等;肝经郁热者选加山栀、丹皮、龙胆草等;周身浮肿有轻度腹水者,选加防己、蟋蟀于、冬瓜皮、玉米须、茯苓等,大便次数多而溏薄者,大黄减量或改用制大黄先煎。姜氏治疗肝硬化有丰富经验,本方所附6个病例,经辨证加减,在症状、体征和各项肝功能指标方面,都取得明显疗效。
【注意】孕妇忌服。解毒活血方【原料】赤芍30g,八月札10g,灵芝10g,连翘10g,藤梨根10g,黄芪15g,枸杞子15g,红花10g,丹参3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6天,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疗程结束后半年作随访调查。
【主治】行气活血,益气解毒。治疗肝硬化。
【验效】伴黄疸者加茵陈10g;胁痛加郁金10g;腹胀加大腹皮10g;脾大明显者加鳖甲10g。治疗308例,结果:显效208例,有效76例,无效2例,恶化2例。
巴轻饼【原料】巴豆10粒,轻粉6g,硫磺6g。
【制法】上药共研末,用大麦面调成饼,经纱布包之,外敷脐部一夜许,腹水消失即去之,无效隔日再敷。
【主治】行气散结,主治肝硬化腹水。
【验效】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如保肝护肝,适当输血浆和氨基酸等,黄疸较明显、肝功能损害严重加用甘利欣(甘草二铵)、门冬氨酸钾镁等。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时除及时输血外,还应用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对合并原发性腹膜炎者先应酌情使用抗生素,肝昏迷时选用支链氨基酸、谷氨酸钠、谷氨酸钾等治疗。治疗100例,结果:显效39例,好转43例,无效18例。
【注意】在外敷巴轻饼的同时不可再服泻下利尿药物。另外,若患者皮肤有不良反应,可用生理盐水洗涤,并以消毒纱布覆盖以防止感染。严禁药物入口。
健脾化瘀利水汤【原料】北芪、猪苓各30g,白术、茯苓、枳实、丹参、赤芍、大腹皮各15g,泽泻、莪术、当归各12g,甘草6g。【制法】水煎服。【主治】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主治肝硬化腹水。【验效】伴消化道出血者,去丹参、莪术、赤芍,加茜草、蒲黄、白及各15g;伴黄疸者,加茵陈、溪黄草各15g,腹水日久,肾阳亏虚者,加巴戟天、菟丝子、制附子各15g;阴虚火旺者,加女贞子、旱莲草各15g。腹水期,给予白蛋白10g静脉滴注,每2天1次,氢氯噻嗪25rag口服,每天3次,螺内酯20rag口服,每天3次,及中药内服。腹水消退后期单纯用中药。治疗89例,结果:显效67例,好转1例,无效7例,死亡10例,总有效率为56.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