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你怎样看待不喜欢亲近的人跟自己“同款”的心理?

如题所述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每一个人的思想和思维模式都是非常复杂的,具有独特性。而每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会受到他从小的成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并在这个基础之上不断地加入外界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专属于个体的思想体系。而这个总体的思想体系就形成了我们大脑当中的认知模式,个体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心理发展过程来决定自己日后的行为模式。总是不想和别人一样的这种心理可能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不安,害怕失去某种东西,例如自己的独特性等等,这也许与个体的小时候经历有关,可能曾经发生过因为自己和他人某种相似的地方,但是别人却通过这种相似的地方或去了原本属于个体的东西,因此,才会产生更加不想教育别人一样的抵触心理,其实也是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就是个体本能的这种欲望被保护了起来,一旦别人侵犯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内心的不安感就会油然而生。此外,还可能是由于个体具有比较强烈的控制欲望,因为这种本能性的欲望促使个体在任何一种情况之下都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一旦遇到那些与自己高度相似的人或者是所做的事情也许自己的想法高度相似的话,个体怎么总程度上就会失去了对自己等下能够把控事物的恐惧程度,在这种情况之下,个体往往会感觉到基础不安,希望能够重新掌握主控权,而不是在别人的控制之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21
有时候觉得自己挺自私的,不喜欢别人买和我同款的衣服因为这样再好看的都会变得没特色,不喜欢有人翻我的东西因为我有洁癖讨厌私人物品被别人碰,不喜欢把手机借别人玩因为里面有自己的小秘密,但如果是我的朋友那这些都无所谓,因为我最讨厌的还是本来属于我的人最后却变成了别人的人。
第2个回答  2018-08-21
所谓的“异类”是什么样子的呢?比如高龄不婚,婚后不育、喜欢同性等等。当然以上这些都是社会性的大问题,把目光收回来,说些小事:不想和别人穿同款衣服,梳同款发式,用同款工具。或者再抽象一层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都不愿意和别人一样。综上所有的行为,都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表现,但是现在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些行为也都渐渐在被人接受,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转变,一个从求同到求异的转变。“求同”是在社会不发达状态下,大家抱团取暖的一种现象;现代社会飞速发展,尤其互联网的崛起,使得这种“求同”状态被瓦解,现在如果你和别人都一样,绝对是无人关注的,只有尽可能发挥你的长板,做到与众不同,才会博得掌声。
第3个回答  2018-08-21
这种心理也要避免两个方面的极端:第一,如果事事都不想和别人一样,那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了心理疾病,因为正常的生活作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事情还是要和他人一样的,否则反“自然”的状态是无法生存的;第二,不想和别人一样,是因为看不上别人,认为别人都不如自己,自己才是最好的,这也是有问题的,对自我认知的不清晰。
第4个回答  2018-08-21
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意识。我想起了曾经的一个同事,当时我们是中专院校的教师,有次聊天,她告诉我:“感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给我很深印象。之后她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到县城司法局,再后来,她再一次考到成都市区一所职业院校,参加过类似考试的人都知道竞争有多么激烈。当时,我们一个宿舍,晚上我睡觉的时候她在学习,早上我一睁眼她又在学,我知道,她付出是什么。到现在,我们仍旧保持着联系。一次聊天,她说说不定哪天考个博。是的,在她身上,我看见了,和别人不一样的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