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简称和美称是什么?

如题所述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贵州的美称有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贵州是中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省份,目前集观光、度假和深度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和谐旅游目的地正在悄然形成。世界旅游组织称赞贵州是“生态之州、文化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

①生态之州:贵州全省有野生动物资源1000余种,其中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15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二级国家保护动物有69种,主要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类。银杉、珙桐、桫椤、贵州苏铁等15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②文化之州:贵州发现有旧时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春秋时期,牂牁国是贵州这块土地上的大国之一,春秋后期夜郎国取代牂牁,日渐强大,今天,在贵州仍不难寻觅到夜郎文化的遗踪。

明太祖朱元璋从南京等地调集30万大军到贵州屯田驻军,“开一线以通云南”,使江南文化与高原山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屯堡文化。被称为“中国儒学最后一个高峰”和“近代启蒙思想先导”的王阳明,在“王学圣地”贵州修文龙场“悟道”,开一代学风,推动了中国思想界的变革;

发生在贵州的“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则是中国现代史和军事史上最具浓重色彩的一笔,是“长征文化”的经典。

③美酒之州: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酒文化的显赫性。“酒”和“游”,自古以来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州酒文化对贵州旅游的影响尤为深刻。在贵州各种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叫得最响。茅台酒被誉为文化酒、外交酒、健康酒。

④歌舞之州:侗族的芦笙舞,多由舞者边吹边舞,有独舞,也有集体舞,参加人数不限,风格淳朴健康,生活气息浓郁。

而在苗族人的观念中,芦笙是“母亲”(始祖母)创造出来的,所以,“芦笙舞”也是黔东南苗族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普及的舞蹈,“参差六竹管,长芦黄钟涛,短声清微散,舞来随节施,吹去别促缓,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满山。”

木鼓舞是台江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以反排木鼓舞享誉最高。位于贵州台江县城东南方26公里的反排村,是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的发源地、自古以来,反排村世代相袭,保留着传统的木鼓舞技艺。

苗族的飞歌流行于台江、剑河、凯里等一带。以台江施洞地区歌曲最为优美。

扩展资料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设1个直管市、8个专区、1个专区辖市,共置79县。

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治所为凯里和都匀。

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专区,设地级六盘水市,辖三个特区,市政府驻水城特区,为贵州省第二个地级市。

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治所为兴义。

1983年,撤销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县,设县级凯里市,为自治州首府。

1987年,撤销六盘水市水城特区,设水城县和钟山区,六盘水市政府驻地改为钟山区。

1988年,撤销黔西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兴义县,设县级兴义市,为自治州首府。

1990年,撤销遵义地区赤水县,设县级赤水市。合并安顺市和安顺县,作为安顺地区行政中心。

2003年,析分遵义市红花岗区部分地区,成立遵义市汇川区。

2011年,撤销铜仁地区,设地级铜仁市,原县级铜仁市改为碧江区,原万山特区改为万山区。铜仁市辖二区八县。同年,撤销毕节地区,设地级毕节市。原县级毕节市改为七星关区,毕节市辖一区七县。

2013年,推行省管县试点模式,将原属遵义市的县级仁怀市,毕节市的威宁县划为省直管县试点。

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贵州贵安新区的批复》(国函〔2014〕3号)同意设立国家级新区——贵州贵安新区。 同年,撤销安顺市平坝县,设安顺市平坝区。

2016年,撤销遵义市遵义县,设遵义市播州区。

2017年4月,民政部同意撤销六盘水市盘县,设县级盘州市,由六盘水市代管。

2018年8月,根据《民政部关于同意贵州省撤销兴仁县设立县级兴仁市的批复》(民函〔2018〕107号),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黔西南州兴仁县,设立县级兴仁市。

参考资料来源: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概况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贵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7

多彩贵州!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

贵州的美称有多彩贵州, 美酒贵州, 文化贵州, 还有( 黄果树之乡 凉都 六盘水 蜡染之乡 林城贵阳)等美称。

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

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

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

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扩展资料:

位置境域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气候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2016年提高0.3℃。

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水资源

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2002年贵州省河川径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

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土地资源

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

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5%。

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2002年底,贵州省实有耕地面积176.94万公顷,比2001年减少6.29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5公顷,远低于全中国平均水平。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

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

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

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贵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3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其美称有多彩贵州、文化贵州。

1、贵州的简称: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截止2108年底,管辖地区有6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9个县级市、52县、11民族自治县、15个市辖区和1特区。

2、多彩贵州的由来: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各民族文化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3、文化贵州的由来: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现已发现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40多处。


扩展资料

贵州省其他方面情况:

1、位置境域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13′之间, 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东西长约595千米,南北相距约509千米 。全省总面积176167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8%。

2、气候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变化小,冬暖夏凉,气候宜人。2002年,省会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4.8℃,比2016年提高0.3℃。

从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多在3℃~6℃,比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一般是22℃~25℃,为典型夏凉地区。降水较多,雨季明显,阴天多,日照少。

3、水资源

贵州河流数量较多,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4条。2002年贵州省河川径流量达到1145.2亿立方米。

贵州河流的山区性特征明显,大多数的河流上游,河谷开阔,水流平缓,水量小;中游河谷束放相间,水流湍急;下游河谷深切狭窄,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中国第六位,其中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占中国总量的4.4%,水位落差集中的河段多,开发条件优越。

4、土地资源

贵州省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较少。

山地面积为108740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61.7%,丘陵面积为54197平方千米,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31.1%;山间平坝区面积为13230平方千米,仅占贵州省土地总面积的7.5%。

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由于人口增多,非农业用地增多,耕地面积不断缩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贵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4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其美称有多彩贵州、文化贵州。

1、贵州的简称:

贵州,简称“黔”或“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贵阳。截止2108年底,管辖地区有6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9个县级市、52县、11民族自治县、15个市辖区和1特区。

2、多彩贵州的由来: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全省共有民族成分56个。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畲族、毛南族、满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等18个民族。各民族文化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3、文化贵州的由来: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和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今五六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栖息繁衍,现已发现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等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40多处。

扩展资料:

贵州的民族多样化:

截止2009年末,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全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11个民族自治县,有253个民族乡。千百年来,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人口超过10万的有的民族有:汉族(2191.17万,占62.2%)、苗族(429.99万,占12.2%)、布依族(279.82万,占7.9%)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贵州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26
贵州的简称是‘贵’‘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