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java面试题

1.在hibernate中当一个数据很大时怎么处理
2.long 型的很大的数,不用string,char的api如何实现反转
3.怎样用hashmap实现一个tree
4.请写一个简单的线程池
5.String str = "yes" if (str == "no") str += "ok" 一共创建了几个对象
6.项目的最大的处理流量是多少
7.怎么处理多台数据服务器之间session 和cookie得问题
8.Hibernate中解决n+1次查询的方法
9.什么是Checked Exception,Unchecked Exception?
10.描述一下JAVA ClassLoader 或者J2EE ClassLoader的工作原理
11.SQLserver、ORACLE、Mysql中实现分页的机制各是什么
12.Dom4j如何使用
13.单列模式3个特点
14.解释spring的工作机制

spring 容器 内部工作机制

Spring的AbstractApplicationContext是ApplicationContext抽象实现类,该抽象类的refresh()方法定义了Spring容器在加载配置文件后的各项处理过程,这些处理过程清晰刻画了Spring容器启动时所执行的各项操作。下面,我们来看一下refresh()内部定义了哪些执行逻辑:

1.初始化BeanFactory:根据配置文件实例化BeanFactory,getBeanFactory()方法由具体子类实现。在这一步里,Spring将配置文件的信息装入到容器的Bean定义注册表(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但此时Bean还未初始化;
2.调用工厂后处理器:根据反射机制从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找出所有BeanFactoryPostProcessor类型的Bean,并调用其postProcessBeanFactory()接口方法;
3.注册Bean后处理器:根据反射机制从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找出所有BeanPostProcessor类型的Bean,并将它们注册到容器Bean后处理器的注册表中;
4.初始化消息源:初始化容器的国际化信息资源;
5.初始化应用上下文事件广播器;
6.初始化其他特殊的Bean:这是一个钩子方法,子类可以借助这个钩子方法执行一些特殊的操作:如AbstractRefreshableWebApplicationContext就使用该钩子方法执行初始化ThemeSource的操作;
7.注册事件监听器;
8.初始化singleton的Bean:实例化所有singleton的Bean,并将它们放入Spring容器的缓存中;
9.发布上下文刷新事件:创建上下文刷新事件,事件广播器负责将些事件广播到每个注册的事件监听器中。
在第3.4节中,我们观摩了Bean从创建到销毁的生命历程,这些过程都可以在上面的过程中找到对应的步骤。Spring协调多个组件共同完成这个复杂的工程流程,图5-1描述了Spring容器从加载配置文件到创建出一个完整Bean的作业流程以及参与的角色。

图5-1 IoC的流水线
1.ResourceLoader从存储介质中加载Spring配置文件,并使用Resource表示这个配置文件的资源;
2.BeanDefinitionReader读取Resource所指向的配置文件资源,然后解析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每一个<bean>解析成一个BeanDefinition对象,并保存到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
3.容器扫描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的BeanDefinition,使用Java的反射机制自动识别出Bean工厂后处理器(实现BeanFactoryPostProcessor接口)的Bean,然后调用这些Bean工厂后处理器对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的BeanDefinition进行加工处理。主要完成以下两项工作:
1)对使用到占位符的<bean>元素标签进行解析,得到最终的配置值,这意味对一些半成品式的BeanDefinition对象进行加工处理并得到成品的BeanDefinition对象;
2)对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的BeanDefinition进行扫描,通过Java反射机制找出所有属性编辑器的Bean(实现java.beans.PropertyEditor接口的Bean),并自动将它们注册到Spring容器的属性编辑器注册表中(PropertyEditorRegistry);
4.Spring容器从BeanDefinitionRegistry中取出加工后的BeanDefinition,并调用InstantiationStrategy着手进行Bean实例化的工作;
5.在实例化Bean时,Spring容器使用BeanWrapper对Bean进行封装,BeanWrapper提供了很多以Java反射机制操作Bean的方法,它将结合该Bean的BeanDefinition以及容器中属性编辑器,完成Bean属性的设置工作;
6.利用容器中注册的Bean后处理器(实现BeanPostProcessor接口的Bean)对已经完成属性设置工作的Bean进行后续加工,直接装配出一个准备就绪的Bean。
Spring容器确实堪称一部设计精密的机器,其内部拥有众多的组件和装置。Spring的高明之处在于,它使用众多接口描绘出了所有装置的蓝图,构建好Spring的骨架,继而通过继承体系层层推演,不断丰富,最终让Spring成为有血有肉的完整的框架。所以查看Spring框架的源码时,有两条清晰可见的脉络:
1)接口层描述了容器的重要组件及组件间的协作关系;
2)继承体系逐步实现组件的各项功能。
接口层清晰地勾勒出Spring框架的高层功能,框架脉络呼之欲出。有了接口层抽象的描述后,不但Spring自己可以提供具体的实现,任何第三方组织也可以提供不同实现, 可以说Spring完善的接口层使框架的扩展性得到了很好的保证。纵向继承体系的逐步扩展,分步骤地实现框架的功能,这种实现方案保证了框架功能不会堆积在某些类的身上,造成过重的代码逻辑负载,框架的复杂度被完美地分解开了。
Spring组件按其所承担的角色可以划分为两类:
1)物料组件:Resource、BeanDefinition、PropertyEditor以及最终的Bean等,它们是加工流程中被加工、被消费的组件,就像流水线上被加工的物料;
2)加工设备组件:ResourceLoader、BeanDefinitionReader、BeanFactoryPostProcessor、InstantiationStrategy以及BeanWrapper等组件像是流水线上不同环节的加工设备,对物料组件进行加工处理。
我们在第3章中已经介绍了Resource和ResourceLoader这两个组件。在本章中,我们将对其他的组件进行讲解。

出处:http://blog.csdn.net//xujar/archive/2008/10/31/3193975.aspx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2
5.String str = "yes" if (str == "no") str += "ok" 一共创建了几个对象
个人认为有四个对象,不知对还是错
String str = "yes"声明第一个对象
if (str == "no") 创建一个“no”对象
str += "ok" 创建一个新对象str和一个"ok"对象
可以参考
咬文嚼字之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性能分析(六)
http://www.diyjava.com/jcrm/ShowArticle.asp?ArticleID=6197

8.Hibernate中解决n+1次查询的方法
答案可以参考进行解答
http://www.diyjava.com/kyjs/ShowArticle.asp?ArticleID=6284

参考资料:http://www.diyjava.com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8-12
5。我只知道这题的答案,创建了0个对象。因为“YES”是从string池中拿的。不需要创建。
第3个回答  2009-08-16
这个面试题想回答全面不容易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