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发生了什么大事 详细

如题所述

1895年 1895年1月5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宣布发现X射线。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坚生于四川省巴州(今平昌县)龙岗寺。
1895年1月18日,德雷福斯被遣送到圭亚那的魔鬼岛监禁。
1895年1月20日,威海卫战役开始。
1895年2月3日,定远舰中鱼雷自毁北洋舰队将领刘步蟾追随自己的爱舰,自杀殉国。
1895年2月11日,北洋舰队将领丁汝昌在失败后宁死不降吞鸦片自杀殉国。
1895年1月下旬至2月初,威海战役中北洋军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1895年2月21日,兴中会总部在香港中环士丹顿街13号宣告成立,通过了修订的《兴中会章程》。
1895年3月16日,孙中山在香港主持兴中会骨干会议,决定在10月26日策动起义时以青天白日旗取代大清黄龙旗。
1895年3月26日,日本派兵占领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遭到台湾人民的奋起抵抗。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1895年5月2日,康有为联合在北京会试的举人一千三百多人于松筠庵会议,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史称公车上书。
1895年5月25日上午,台湾抗日政府正式成立,定名为台湾民主国。
1895年5月29日,日军开始进攻台湾,台湾军民英勇抗击。
1895年6月1日,清政府的代表李经方与日本人签订《交接台湾文据》,台湾正式割让给日本。
1895年6月3日,日本陆海军同时向基隆发起进攻,基隆失陷,台北危急。
1895年6月6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崧逃回厦门。
1895年6月17日,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在台北举行始政仪式,正式建立起在台湾的殖民统治。
1895年7月,日本的“总督府”派人在台北成立“国话传习所”,推行奴化教育。
1895年8月22日,胡适父亲胡传在厦门病逝。
1895年8月24日,蒋介石父亲蒋肇聪得霍乱病逝,享年54岁。
1895年8月底,第一次广州起义准备工作大体完成。
1895年9月16日,日军成立“南进司令部”,调集4万大军,海陆并进,向台湾南部进犯。
1895年10月2日,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成立。
1895年10月11日,抗日义军与日军在嘉义展开激战。日军战败。
1895年10月12日,抗日义军退出嘉义城。
1895年10月26日,第一次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被捕。
1895年11月7日,陆皓东就义。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被发明出来。
1895年日期不详,严复《救亡绝论》在《直报》刊出。
本年,齐齐哈尔设立黑水厅。
1895年日本暗杀了朝鲜反日的明成皇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8-11
马达加斯加沦为法国保护国。
古巴独立战争开始。
意大利占据埃塞俄比亚。
基尔运河启用。
路易·巴斯德发明巴斯德消毒法。
乔治·斯托尼建议将导致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电子。(Philosophical Magazine 40 (1895), 372)
威尼斯双年展首次举行。
1月23日——卡尔斯滕·埃格贝尔格·博克格尔文克成为第一名在南极洲大陆登陆的人。
4月17日——中日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今下关)签署《马关条约》。
4月下旬——公车上书
4月27日——法国布耶水坝失事,导致86至200人死亡。
5月7日——俄罗斯科学家亚历山大·波波夫首次使用偶极天线接受无线电波。
5月23日——唐景嵩发表“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
5月25日——台湾民主国成立,唐景嵩出任总统,丘逢甲为副总统兼台湾义勇军统领,刘永福为大将军,年号“永清”。
5月26日——台湾民主国国会议长林维源于乙未战争之前,未战阵前弃职逃亡中国厦门。
6月3日——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加来义民》揭幕。
6月4日——台湾民主国总统唐景嵩于乙未战争之前,未战阵前弃职逃亡中国厦门。
6月上旬——台湾民主国义勇军统领丘逢甲在得知唐景嵩弃职逃亡中国厦门之后,亦弃台湾人民及台湾义勇军而不顾,私自挟带公款官银十万两于乙未战争之时,未战阵前弃职逃亡中国广东嘉应州(现今中国广东梅县)。[1]
6月17日——日本台湾总督府在台北城举行始政式。
8月1日——福建古田爆发古田教案。
10月——孙逸仙借清朝在甲午战争战败时,于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当日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结果起义失败,陆皓东被处死,而孙逸仙则流亡海外。
10月20日:台湾民主国第二任总统刘永福于日军三方包抄逼近台南城时,向日军议和未果,最后弃台湾人民不顾,阵前弃职逃亡中国厦门。
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X射线。
12月——韦廉姆·G·摩根在美国发明排球。
12月28日——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次放映电影。
第2个回答  2009-08-11
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1895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编辑本段]甲午战史
一八九四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甲午中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
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段最好的时期。在此期间,国内无大乱,远东的国际环境缓和,中国与西方各国都处于和平状态。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历经三十年,效果明显。这表现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以及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政变遭到失败等。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英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共进行了五次对外战争,中法和约是唯一一个没有割地赔款的和约。当时的环境应当说对中国的自强相当有利。
甲午战争前,远东地区基本是俄、英争霸,中国和日本的情况虽有不同,但都受到不平等条约的制约。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完全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则一落千丈,财富大量流出,国势颓微。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社会的震动之大,前所未有。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甲午一战,日本成为亚洲的暴发户。战争赔款二亿三千万两库平银;舰艇等战利品价值也有一亿多日元。而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好几亿元,全部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所以,一想到现在有三亿五千万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无比的富裕。”占领朝鲜、台湾后,在战略上对东北、华东构成了直接威胁,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跳板。日本第一次尝到了侵略的甜头,极大地刺激了其扩张他们侵略领土的欲望。。
第3个回答  2009-08-11
中日甲午战争,结局是清朝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第4个回答  2009-08-11
公车上书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
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