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军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有绰号,比如林彪的“红军之鹰”、徐海东的“徐老虎”、刘亚楼的“雷公爷”等等,都成了他们的标志。 其中有两个人的绰号很有意思,一个叫“铁脑壳”,一个叫“铁屁股”。
咱先来看看“铁脑壳”。
“铁脑壳”名叫罗元发,1910年生于福建龙岩。关于1910年,咱先来引申一下,在这一年出生和去世的名人非常多,出生的有:蒋经国、钱钟书、华罗庚、曹禺、费孝通、黑泽明、阮玲玉、德蕾莎修女;去世的有: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欧·亨利、吴趼人、霍元甲、安重根、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护士之母”南丁格尔。另外,后面要介绍的“铁屁股”也是生于1910年。
罗元发19岁参加红军,以勇猛而不失智慧著称,他率领的部队经常被中央军委表扬,比如狼牙山五壮士、击毙阿部规秀中将,都出自他的部队。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对延安进行大围剿,胡宗南派出八万精锐部队,放言“三天占领延安”。
当时的延安,只有几千军队,要抵御胡宗南的八万大军,难度可想而知。毛主席做出了决定:中央机关全部撤离延安。但是要撤离,就要有时间,至少要拖住胡宗南七天,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罗元发。
此时,罗元发正担任教导旅旅长,接到命令后,二话不说,立刻率领部队进入了战斗。
因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战斗可想而知有多么艰苦,但罗元发硬是扛住了胡宗南的数次进攻。到第五天,彭德怀亲自打来电话,说:“罗旅长,毛主席要我转告,说你们打得很好,打得英勇顽强,掩护了中央和延安人民的转移。你要把毛主席的话传达到每个战士,坚决完成抗击敌人七昼夜的任务!”
罗元发回答:“请彭总放心,我们决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的期望,狠狠打击敌人,坚决完成任务!”
其实,这个时候的罗元发部队已经损失惨重,谁也不知道还能抵抗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但罗元发就是有这股硬气,硬是以血肉之躯,抵抗住了胡宗南数万大军的疯狂进攻,成功地掩护了中央机关安全撤离。
战后,彭德怀使劲拍着他的肩膀,说,真是个挤不烂、打不垮的“铁脑壳”!
1955年授衔时,罗元发被授予中将军衔,后来担任空军副司令。
2010年5月10日,罗元发病逝,正好100岁。
另一位“铁屁股”,名叫陈伯钧,1910年生于四川达州,跟“铁脑壳”罗元发是同龄人。
陈伯钧在军中的起点比罗元发要高,17岁就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六期,跟罗瑞卿、张宗逊、戴笠、廖耀湘、程子华、臧克家等人成为同学,毕业后参加了秋收起义,并跟着毛泽东登上了井冈山,成为毛泽东嫡系中的嫡系。
在红军时期,陈伯钧的经历非常丰富,大家都知道,我军有三大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而陈伯钧在三大方面军中都干过,而且都是军级以上干部,这在开国将帅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个,足见陈伯钧出色的能力。
红军长征时,陈伯钧担任红5军团第13师师长,负责红一方面军的断后任务。在湘江,蒋介石集结了40万大军,妄图将中央红军消灭于湘江,陈云给红5军团参谋长刘伯承发来电报:“这是紧急关头,关系中国革命的命运,希望你们下最大决心,赶快拉过湘江。”
形势千钧一发,刘伯承把断后掩护的任务交给了陈伯钧。陈伯钧率领13师立刻投入了战斗,硬是扛住了蒋介石的数万大军的围追堵截,顺利地掩护了中央红军渡过湘江。
直到1972年,聂荣臻元帅还对陈伯钧说:“要不是你的十三师在湘江战役与敌苦战一整天,我们前面的部队没那么顺利渡江,就不知是什么结局了。”
战后,刘伯承盛赞说:“十三师是我最放心的师!”而陈伯钧,也被誉为红军的“铁屁股”。
解放战争时期,陈伯钧担任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一副司令,参与指挥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傅作义投诚后,几十万大军的改编工作,就是陈伯钧负责的。
1955年授衔时,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1974年2月6日,陈伯钧病逝,终年64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