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六公爵的结局都怎样?

如题所述

"朱元璋"、"开国功臣",看到这两个词,你最先想起的是什么?是朱元璋残害多名陪他打天下的功臣?还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那你可知,朱元璋曾封了六位国公,其中有人的爵位是一直承袭到大明灭亡的呢?

卫国公邓愈

邓愈,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泗县)人。他的父亲邓顺兴是当地有名的正义之士,在元末也投身起义。后来邓顺兴战死,其部将由邓愈之兄邓友隆执掌。然而邓友隆也命途多舛,英年早逝,所以邓愈在十六岁那年就不得不率军奔赴抗元前线。

至正十五年(1355)春,队伍已过万人的邓愈决定加入朱元璋的阵营。朱元璋对他的军队和他个人都很满意,所以赐其名为"邓愈"。

往后邓愈对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为其接连立功。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称王时,邓愈被任命为右御史大夫。大明建立后,邓愈被加封为太子谕德,后又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和卫国公。

洪武十年(1377),在邓愈病逝后,朱元璋追封他为宁河王,谥号武顺,配享太庙。可惜继承了邓愈爵位的长子后因李善长而受牵连,最终夺爵被杀。直到明世宗时,邓愈的五世孙才被续封定远侯,并把爵位传了下去。

宋国公冯胜

冯胜,初名国胜,又名宗异,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他与朱元璋手下另一员大将冯国用是兄弟,二人早年结寨自保,后来一同归附。

和其他起义豪杰相比,冯家弟兄俩最大的特征就是熟读兵书,懂得行军布阵。不过也许是太专心研究兵法,冯胜老是在胜仗中间穿插一些失误,也不太掂量得清政坛的一些危险,所以朱元璋既给过他太子右詹事、太子太师和宋国公等高位,也打过他板子,减过他赏赐。

洪武二十八年(1395),撞上了蓝玉案枪口的冯胜被赐死,他的爵位也被夺回。直到明思宗自缢,南明政权的弘光帝追封开国名臣,冯胜才被追封为宁陵王,谥号"武壮"。

曹国公李文忠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保儿,盱眙(今安徽省明光市)人。他是朱元璋的外甥,从见到朱元璋起就深得其喜爱,甚至曾得到朱元璋的许可姓朱。且待李文忠展露出自己的军事才华,朱元璋对他更加器重。

洪武三年(1370),李文忠被授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的荣誉,加封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并获得曹国公的爵位。洪武十六年(1383),李文忠去世,其子李景隆继承曹国公之爵。然而因为李景隆挡了靖难之役诸功臣的路,所以后来遭到弹劾,最终落得被削爵圈禁的地步。

鄂国公常遇春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凤阳怀远(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

他是穷苦农家出身,但不愿浑浑噩噩做一辈子农人,所以一直在苦练武艺。起初他在别人的邀请下入伙为盗,但他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出路。

至正十五年(1355年)春,听闻朱元璋正在和州(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境内),常遇春便前去投奔。

其实两人的初次见面并不和谐。常遇春兴致勃勃。而朱元璋以为他和其他来混口饭吃的人一样,没什么本事,所以冷眼相待。最后,看在常遇春身材魁梧又言辞恳切的份上,朱元璋还是将他留下了。

如果当初朱元璋真的拒绝常遇春,那他大概会连肠子都悔青。因为这可是在往后"出则摧锋,入则殿后,未尝败北"的常遇春!所幸朱元璋做了常遇春的伯乐,在称帝后就封其为鄂国公。

可惜洪武二年(1369),尚在出征的常遇春在军中因病暴毙,年仅四十。痛失爱将的朱元璋便只能再封赏常遇春的儿子。不过常家子弟远没有常遇春争气,后来皆因故被削爵。

韩国公李善长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他大抵是明初功臣里最有名的一位,也是故事最跌宕起伏的一位。因为他是明初六公爵里唯一的一位文臣。

和武将相比,李善长这个文臣总是直接围绕在朱元璋身边的。他懂谋略,懂人心,也懂朱元璋是如何一步步利用手下的众人成为四海之主的。所以若是武将因兵权过大而陷入危机,那么李善长就是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朱元璋的忌惮。

因而即便李善长能凭借数年来的劳苦功高而被封为定国公,被朱元璋赞作大明之萧何,他最终也还是逃不开"大清洗"。洪武二十三年(1390),李善长全家七十余人被处死,留下的活口再也不能继承爵位。且因为李善长有此结局,他六公爵之首的位置也让给了原本排第二的徐达。

魏国公徐达

徐达,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人。同为凤阳出身的农家子弟,徐达很早就和朱元璋成为了好友。

至正十三年(1353年),已加入郭子兴阵营的朱元璋回到家乡募兵,徐达欣然前往。自此,朱元璋的奋斗之路有了徐达这位老朋友的助力。

徐达虽然出身平平,但在军事领域颇具天资。所以在朱元璋的倚重下,徐达一路披荆斩棘,从一个小小的起义军最终成为朱元璋手下的一员大将。至正二十四年(1364)正月,朱元璋为吴王,徐达便为中书省左相国。洪武元年(1368)秋,称帝的朱元璋将徐达任命为中书右丞相。随后徐达与常遇春等人一同攻克元大都,灭亡元朝。

此后十余年,徐达以征虏大将军的身份又统一多地,为明一统天下立下大功。故而朱元璋命人在徐达的南京府邸左右各建一牌坊,即"大功坊"。然而朱元璋还来不及再感谢这位至交,洪武十八年(1385),徐达就因病倏然长逝。

因此朱元璋只得追封徐达为中山武宁王,赐谥号"武宁",并许诺徐家后代三世皆有王爵之位。

难得老朱家这次守住了承诺。徐达作为开国第一功臣,配享太庙,并被尊为开国六公爵之首。他的长子徐辉祖虽因反对朱棣篡位而被削爵,但四子徐增寿的后代皆世袭定国公之爵,一直到明朝倾覆。

从六位开国公爵的境遇我们可以看出,朱元璋确实有极为冷酷的一面,不然他也不会对李善长等人出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8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大明王朝宣告建立。这一年为洪武元年,按照惯例,新王朝建立后要给开国功臣论功行赏,朱元璋却并没有急于做这件事,因为他一统华夏的目标还没有完成,经过两年时间,到了洪武三年,形势基本稳定,朱元璋终于要大封开国功臣。


这一次,朱元璋总共封了36个爵位,其中6个公爵、28个侯爵、2个伯爵。

6个公爵分别是:鄂国公常遇春(由于常遇春死于洪武二年,所以其子常茂世袭郑国公)、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 、曹国公李文忠、 宋国公冯胜 、卫国公邓愈。

下面我们来看看6公爵的结局:

韩国公李善长—满门抄斩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朱元璋把他比作为自己的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洪武三年(1370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

权倾朝野的李善长逐渐变得目中无人、自大高傲,引得文武百官对其横眉怒目,李善长却依旧我行我素,浑然不知隐藏在平静背后的杀机。

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被疑谋反,由于李善长和胡惟庸来往过密而遭到了文武百官的弹劾。一向心狠手辣的朱元璋并没有处置李善长及其家人,沐浴皇恩的李善长不但没有对朱元璋表示感谢,反而处处以“功臣”自居,彻底败光了在朱元璋心中的好感。洪武二十三年,胡惟庸一派的残党丁斌获罪被捕。


朱元璋从丁斌的供词中掌握了李善长明知胡惟庸意图谋反却知情不报的罪状。瞋目扼腕的朱元璋暴跳如雷大开杀戒,将李善长一家七十余人全部处斩。

魏国公徐达—善终而逝

徐达 (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市)人,明朝开国军事统帅,淮西二十四将之一。徐达出身农家,元朝末年,徐达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大败陈友谅。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以为左相国。二十七年(1367年),率军消灭张士诚地方割据势力。同年,任征虏大将军,与副将常遇春一同挥师北伐,推翻元朝的统治。


洪武元年(1368年),攻入大都,灭亡元朝。以后,连年出兵打击元朝残余势力,官至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国公。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

徐达为人谦虚谨慎,不贪功、不自傲,即便是吹毛求疵的朱元璋对徐达也颇为满意。

徐达的一生光荣,而圆满—— 洪武十八年,徐达因身患重病,不治而逝,朱元璋闻此消息后掩面垂泪,连连哀叹。

曹国公李文忠—善始善终

李文忠(1339年-1384年),字思本,小名保儿,江苏盱眙人(今安徽明光) [1] ,明太祖朱元璋的外甥。是朱元璋的名将、谋臣,明朝开国第三功臣。

明朝建立后,李文忠多次领兵出塞征讨元军残余势力,战功显赫,获封曹国公。


李文忠是朱元璋政权的核心班底。由于李文忠的样貌和曹国长公主(追谥)极为相像,怀念姐姐的朱元璋爱屋及乌,故对李文忠喜爱有加。

  

李文忠是一位文武全才,武能安邦、文能定国。大败赵普胜、扫灭池州四县、坚守严州、招降王溥…因战功卓越而被朱元璋赐“国姓”,更名为朱文忠。

1384年(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追封岐阳王,谥“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次第三。赐葬钟山。朱元璋亲自书写悼文致祭,发丧之时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纷纷掩面而泣以示哀悼。

宋国公冯胜—“蠢”死的公爵

冯胜(?—1395),明朝开国名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国用弟,定远人,喜读书,通兵法,元末结寨自保。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与傅友德、蓝玉等率兵二十万远征辽东,降伏纳哈出,肃清元朝在辽东的势力。因累积军功而受封宋国公,“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胜居第三”。


冯胜有勇有谋、武艺高超,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数十年,杀敌无数、功勋卓著。 击败陈友谅、征讨山东、固收长江、攻克潼关、讨伐山西、撕裂陕西叛军、力挫蒙古大将扩廓帖木儿,论功劳、论苦劳,冯胜之功、苦不下于徐达。

将权力看的极重的朱元璋,向来不喜欢皇子结交外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逆天而行,私自会见冯胜而被朱元璋发现,愤怒的朱元璋严惩了朱橚,因此,冯胜的被疏斥可能是皇帝疑心这名王子与这位将军之间存在着危险的军事联盟。太子死而皇孙幼明太祖年事已高,对人猜忌甚多。冯胜功劳最多,多次因小事违背了明太祖的心意。

蓝玉被杀当月,冯胜应召回京。两年之后,被赐死,诸子都不许继嗣。他这位公爵应该是结局很不好的一位了。冯胜虽然没有谋反之心,但手握军权的冯胜实在不应该和皇子勾勾搭搭,冯胜完全是被自己的鲁莽和愚蠢害死的。

卫国公邓愈—侠客老邓

邓愈(1337~1377年),原名邓友德,字伯颜,泗州虹县(今安徽省泗县)人。明朝开国名将。天生魁梧,勇武过人。16岁领兵抗元。1355年(至正十五年),率所部万余人从盱眙投奔朱元璋,任管军总管,朱元璋赐其名为邓愈。

1370年(洪武三年),邓愈跟随徐达远征甘肃,击败北元军队,招降吐蕃、乌斯藏诸部。晋封为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

  

邓愈是江湖气息最重的明朝开国功臣,与其说邓愈是一位将军,不如说他是一名侠客,邓愈天生神力,正直勇敢,颇有豪侠的气质,邓愈领导当地人民反抗元朝,因其英勇善战而被泗州、盱眙、灵壁等“六镇九县”的百姓奉为保护神,邓愈的势力也从最开始的几千人发展至数万人。

邓愈追随朱元璋征战沙场,立功无数,明洪武十年春,冯愈率大军讨伐吐蕃,邓愈指挥得当,将吐蕃诸部赶尽杀绝,不仅缴获了猪马牛羊数十万头,还将明朝的版图扩大了数千里。朱元璋下旨,特赐邓愈蟒袍、玉带,享皇亲待遇。

1377年(洪武十年)十一月初九日,邓愈病逝于寿春(今安徽寿县),追封为宁河王,谥号武顺。朱元璋闻此消息后泣不成声,下令停朝三日,三日之内文武百官不得行婚嫁、寿典之事,违令者斩。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亲自迎接邓愈的灵柩,接灵之时神情凝重,嚼唇忍泪,文武百官皆不敢正视其灵柩,刹时之间风不敢鸣、云不敢聚。邓愈的墓地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朱元璋下令在邓愈下葬的山上种满松柏,为邓愈遮风挡雨,并特旨邓愈的画像在紫禁城的太庙中享受皇家香火。

郑国公常茂—扶不起的阿斗

  

常茂这个“傻冒”是大明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儿子。

  

理论上来说,常茂没有资格被列入“开国六王”,他的父亲常遇春才是真正的英雄。

常茂,是常遇春长子,因为常遇春在北伐过程中病逝,没赶上大封功臣,朱元璋感念常遇春的功劳,就将常茂封为郑国公。

常茂并没有继承父亲的军事才能,却养成了一般官二代的骄傲自大。


纳哈出投降后,常茂在宴会上得知纳哈出准备逃跑,却不按冯胜的指令行事,擅自行动,导致纳哈出部溃散,朱元璋为此动怒,将他安置到龙州。

于洪武二十四年病逝。

综上所述,明朝开国六公爵,真正实现世袭的只有魏国公徐达,甚至还多了一个世袭的定国公,相比其他五家不是一代就两代的结局,徐家算是非常成功了

第2个回答  2021-01-23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开国6公爵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 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这几位死死的都是比较惨,邓愈,常茂是病死的。冯胜是被害死的,其余三人都是被猝死的
第3个回答  2021-01-16
魏国公徐达是明朝的军事统帅,最后因病去世;郑国公常茂后因错误贬去广西龙舟;韩国公李善长被朱元璋满门抄斩;宋国冯胜被朱元璋赐死;卫国公邓愈和曹国公李文忠因连年征战英年早逝。
第4个回答  2021-01-18
当时的李善长被朱元璋处死全家,徐达因病去世,常茂被发配到龙州,最后病死了,李文忠病死,冯胜被赐死,邓愈染病去世。
相似回答